如果不上幼小衔接班,暑假应该如何做入学的各种准备?

用户43660518535


7月毕业季,等暑假一过,马上又有一群“小毛头”要升级为小学生了。这几天,在亿童父母学院的后台总有家长求助,幼小衔接该怎么做?要不要报培训班?


在此小编提醒,对于孩子即将踏入小学阶段的家庭,这个暑假,请爸爸妈妈们重点陪孩子做以下三件事,比上任何培训班的效果都要好:

1.坚持阅读不能松懈

看过不少幼升小的孩子,为了应付繁重的作业,把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阅读习惯都丢了。建议爸爸妈妈们,暑假这段时间,在为孩子增加幼小衔接学习内容的同时,孩子的阅读习惯依然要保持,坚决不能让步,毕竟小学一年级语文中的识字、组词、造句、看图说话……这些在家里都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

2.兴趣班要少而精

目前市面上各种才艺兴趣班琳琅满目,有些孩子一周七天,每天都被兴趣班排得满满的,尤其是暑假,几乎成了孩子的“第三学期”。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有哪些特长,索性把“琴棋书画”都报一遍再做选择,这样是很要不得的。孩子样样学,样样浅尝辄止,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深入掌握,有压力不说,对学习也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慢慢地,浮躁之心就出现了。

建议爸爸妈妈们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重点突出,趣味十足,让孩子既学了,也玩了。

3.调好小学的“生物钟”

进入小学前,孩子的作息时间也要及时调整。幼儿园时期,孩子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有的午休时间接回来,有的晚睡晚起,有的为了要出游,一请假就是一个星期。

但是上了小学,学校的时间管理会更加严格和规范,所以要调整好孩子的生物钟,适应学校学习的时间与节奏。特别是上学前半个月,严格执行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对正常的入校学习帮助很大。暑假请提前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作息。

除了以上三点,小编还有两个温馨提示要送给即将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和孩子一起不忘初心,淡定前行。

不抢跑,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还是建议不间断慢行,有张有弛地过渡。

很多小学老师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希望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学习。

如果孩子的成绩一开始不够理想,那就用行动来证明吧,让老师知道孩子正在努力赶上,把成绩提高。小学老师其实是特别喜欢这类孩子的,当然也能够理解,毕竟在幼儿园期间,孩子是不能过多地学习写字和计算的。

之前看过一个案例:

刚入小学,班上有个孩子貌似在学前阶段就学习了很多科目,所以上一年级时每次考试都能得高分,一开始其他家长羡慕得不得了,这个孩子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家长们的聊天中。

可是到了期末开家长会时,班主任读了一连串的表扬名单,其中竟然没有这孩子的名字,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觉得自己都会,上课不认真,还影响周围其他同学,跟家长沟通,家长觉得我们家孩子就是聪明,玩着都能学会,只要每次能考高分就行了,所以也不管不问,老师对这一家人都感到很无奈。

果不其然,到了三年级这个分水岭,原本优秀的孩子成绩开始下滑,落到了中等偏下的位置。

每天坚持有计划地学一点,也许并不会突飞猛进,但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学期,功夫定不负有心人,这效果在不经意间就会显现了。如果长时间快速抢跑,短期内孩子可能成绩显着,遥遥领先,但他是真的学会了,还是只是记住此类题型了呢?如果是后者,孩子不仅学不扎实,反而会养成浮躁的学风,并且难度过大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时间久了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像刚才案例中那样,到了三四年级成绩就开始下滑,因为他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没有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一年级,需要家长的参与

幼升小的孩子刚刚暂别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欢乐时光,乍进入严肃规范的小学校园,开始端正地学习,不适应是必然的,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也是他们进入人生新阶段所迫切需要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家长的合力帮助了,尤其是家长。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和老师合力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养成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方法,那么孩子以后会越学越轻松,爸爸妈妈更是会越管越轻松。

北京最“牛”的小学之一——史家胡同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曾出版过一本书,叫做《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书中他讲到: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的一个月的时间,抵3年级以后一学期的时间,抵6年级以后1学年的时间,甚至更多……

低年级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自然而然地“放松”,不太用心引导孩子的学习,因为一年级的功课对于成年人来说太简单了,更别说那些在幼升小阶段中,如临大敌地监督着孩子提前学了不少知识的家长。但是一年级的知识,真的只是课堂上随便听听就会了吗?

当然不是。

一年级核心的学习任务并不是课本上那些知识,而是学习如何当一个学生;是了解并且全然接纳自己作为小学生的身份;是能够主动融入学习生活,最好还能够乐在其中;是开始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七月已来,九月不远,希望爸爸妈妈们在幼升小这个阶段不要过于焦虑,陪伴孩子稳扎稳打,顺顺利利地蜕变,期待孩子迎来愉快幸福的小学生活吧!


亿童父母学院


一年级虽然校本知识不难,但是最根基的部分,不论是基础运算或图形初步认知。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领域,来回答关于数学方面如何利用暑假做些入学前准备吧。不上衔接班是正确的选择,暑假多陪伴下即将的小学生吧。我建议从两个方面来培养。

数学认知

不要再练计算题了,幼儿园教的很多计算方法足够一年级跟着课本学了,带孩子去探秘生活中的数学吧。可以从以下方面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来拓展认知。

比如:认识上下左右,冰箱,书架等都可以作为出题的素材,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孩子主动去探索了解。

认识大小,认识时间,认识奇偶数,比长短,比轻重,认识整体与部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搜集制作数字标本,图形标本等。结合到日常生活中,实践比说教效果更好!

数学兴趣

可以找一些趣味类的数学思维拓展游戏,比如积木拼图类的,数字推理类的(四宫数独),找茬游戏(培养观察力),数字复印机(数感),根据图片讲故事(培养表达能力)等互动游戏,培养孩子对数字和图形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一切准备以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为主,形式尽可能生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一学堂王老师


借我的一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回答,数学学习的入学准备,欢迎尝试!

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 “数一数”的准备。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我们家孩子老早就认识数了,比如知道21路车,会按5楼的电梯,会数到200了。对,这的确是认识了“21”,也认识了“5”。这种认识和数学上的认识不太一样。未经系统的学习,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反复积累,只能说孩子记住了这个数,或是掌握了这个技能,比如家住5楼,他按“5”,他只是把到家与按数字“5”这两个信息建立了联系,并不能说他完全理解了5的含义。

为什么要做“认数”的准备,先看一个现象。

小学一年级在计算加法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小朋友要掰手指,而且在掰手指的过程中一定要接触到东西。有时是靠着脸,有时是顶着鼻子,有时用嘴舔手指……。这些行为其实都是正常的!只不过,因为别的小孩子不用,所以显得有点不一样。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在认数的各个阶段目标没有达成。

为什么是正常的?虽然你的孩子没有这个动作,但其实他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小孩子认数一般要经历四个过程: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等四个发展阶段。这样说,可能有点学术化。“口头数数”大家都能理解,家长带着孩子“一、二、三……”(注意不是1、2、3)这样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都会从头开始数给你听;“给物数数”也经常做,比如拿出4颗糖,让孩子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数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数,而有的孩子则是一下子报出是几。后一种孩子已从“挨个计数”过渡到“按群计数”了,这是思维水平的不同。大多数幼儿对5以内的数能做到“按群计数”,那么其余的少部分同学就要加油了。“按数取物”也很好理解,但取的方式也有不同,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取的主要方式了。有了以上阶段,孩子基本具备了数的概念,注意这个时候并不是与“数字”建立联系,只是和语音建立联系,也就是五颗糖是和“wu”相联系的,而不是和“5”等同起来。

重点来了!作为家长和宝宝,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Ø 会数数。这个不难,家长平时都能做到,三年幼儿园的学习生涯也能教会。

Ø 会一个一个地数。不是像上面那样小和尚念经了,而是要眼睛看着一个一个指物数,家里买了3个西瓜,问一问有几个?一家几口出门旅游,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等等。

Ø 会一下子报出有几个。桌上放了5个苹果,问他有几个?不能总是让他一个一个地数,这是同一思维水平的重复!要学会不指着数,学会放在心里数。一段时间之后,自然而然地会按群计数了。

家长不要急于教孩子认数字,写数字,枯燥无趣,很多孩子的手指也不具备握笔的能力。进入一年级前要积累各种各样实物感知,而不是抽象体会。感性经验多了之后,进入一年级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至于把口中的数抽象成数字符号,怎么书写等等内容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2. “比一比”的准备。

“比一比”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家长们都认为这个比较简单,的确是这样。一般比较方法是,比较物体一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轻重时,要借助简易天平进行判断。但如果数学仅仅是这样,那就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了,因为教材在编排时还需要学生比较多个物体和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以及采用一些灵活有比较策略,这对于刚入学孩子来讲,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继续划重点。家长在入学前要和宝宝一起准备些什么?

Ø 生活中遇到细长类的物品时,和他一起去比一比长短。经常让孩子拿尺、绳去和别人物体想比较,然后告诉你比较的结果。

Ø 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公园玩时,可以比一比身高。

Ø 关于比轻重,可以在家里做一个简易天平,注意不是像上图一样始终把它摆平哟。另外,就是经常让孩子捧一捧、拎一拎、掂一掂,比如到水果店里去让孩子挑水果,超市出来让孩子拎袋子,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体验活动,不要怕孩子累着,并不是纸上的学习才是学习,这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学习,比纸上得来的更深刻。

3、“分一分”的准备。

“分一分”是在一年级入学后让学生学习把一些常见的或熟悉的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是按一定的标准。标准有哪些?按“形状”、“大小”是标准,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天上飞的”也是标准。同样一些物体标准不同,分的方法也不同。

所以入学前的准备重点是什么?积累日常生活中给物品分类的经验。

Ø 常玩各种玩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皮球和积木等,在家里有事没事让他摸一摸、说一说,模拟一下实际存在的样子。

Ø 认识各种动物。这个好办,抽空带孩子去一下动物园,一天下来能认识不少,而且印象深刻,避免只认得动物图的现象。没空去动物园,乡下多跑几趟,效果也是一样的。

Ø 有意识地带孩子观察一些特征明显的事物。散步时看看树叶形状,观察花的颜色,区分超市里杯子的制作材料等,都是非常好的活动。

Ø 尽可能带孩子多乘坐一些交通工具。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给孩子不同行程体验,远比在家看光头强要好得多。

Ø 坚持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这个是我特别想讲的一点!孩子玩了一些东西,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归纳、自己收拾,家长切不可全盘代替,代替的越多,孩子体验的越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你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4、“认位置”的学习准备

“认位置”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物体间上下、前后和左右等位置关系。依据我的教学经验,最难的是辨认左右方位,其他位置相对比较容易。

要做的学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表达和应用!以下一些做法可作参考:

Ø 尽早自己吃饭,知道右手拿勺,左手拿碗(左撇子忽略)。

Ø 走在马路上,即时提醒靠右走,观察同向车辆行走方向,区分正确的和错误的走向。

Ø 在家里时常用方位词引导孩子拿东西。比如:小明(又是小明),把你右手边的苹果递给妈妈。

需要给各位宝妈说明的,为了避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避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教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什么意思呢?就是左右关系只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历,哪个在哪个的右边。呵呵,这样是轻松了不少,以前这个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的,学得头里精昏。

5、“10以内数的认识”学前准备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习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说实话,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老师的活,家长做好前面几个章节的准备,已经非常到位了。如果要做点准备的话,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Ø 让小手指更有力量。书写要用到手指,可很多孩子因为家中“瓶倒都不扶”,所以手指都缺乏锻炼,造成抓不住、握不紧,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Ø 让小手指更灵活。儿童的思维在指尖。让孩子多用手指,玩魔方、分筷子、拨珠子都是训练灵活性的方法。

Ø 让小手指更精准。可以让孩子多练习涂色,要涂的均匀,边缘清晰。也可让孩子用直尺画线,你别小看这个动作,很多孩子一学期下还做不好,手和尺不协调,画得不精准。


呆呆数学老师


我专职辅导一年级,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幼小衔接班可以不上,但幼小衔接必须有。


在这里,只说知识上的衔接,建议暑假期间,家长带着孩子做好以下几点:


每天固定看书15分钟左右。

每天必须有固定的阅读时间(15分钟),最好是连阅读地点也固定了。

识字的看字多的,不识字的看图画书;兴趣浓的自己看,兴趣不浓的家长带着看。

总之一定要保证阅读时间。

这既是知识上的衔接,也是学习习惯的衔接。


如果能坐得住,看得进,一年级学习就不难了。


提前学习写字。

家长有能力自己教,没办法的找个写字班、书法班。

总之必须提前准备。

开学后老师不会手把手教写字!也没办法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字写得好,字写得快的孩子,不会害怕写作业。

字写得丑,字写得慢的孩子,多数会讨厌语文。


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幼小衔接不要只盯着计算题,生活中的数学才是最重要的,数数、比大小、看时间、辨方位、买东西……平时多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和理解,这些才是拉开数学学习差距的关键。


开学前能做100以内加减法,对数学成绩影响不大。

生活中的数学学得好,一年级简单,二年级简单……整个小学阶段都简单。


提醒一下大家:暑假期间每天抽出1小时,胜过开学后每天3小时!



我是小谢老师,专职辅导一年级,不定时分享幼小衔接、一年级阶段干货内容,欢迎关注:)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虽然一直不建议孩子上幼升小补习班,但并不等于孩子可以放羊什么都不管。

小学整个六年一直都是学习习惯重要的养成阶段,听课习惯、作业习惯、性格塑造都是在这个期间完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规划孩子的起点就很重要了。

相信重视早期教育的爸爸妈妈已经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长是什么了,舞蹈 、音乐、英语、美术……这些爱好是否有天赋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清楚,开始上学后有特长的孩子不管是性格、同学关系包括学习能力都会很明显的优于没有特长的孩子。

暑假过度期做到巩固孩子的特长同时加强注意力集中时间,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讲一些故事,让孩子准确复述出来,了解孩子听课习惯(刚上一年级这个环节更加重要),少批评多鼓励,如果孩子养成复述习惯后,会告诉父母在学校发生的故事,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陪着宝宝一起长大,珍惜宝宝陪伴我们的时间祝小宝贝成长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