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禁曲是真的嗎?

創意點子

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這就是音樂的誕生。音樂可以表達喜悅、平靜,也可以表達哀傷、幽怨。當音樂的詭異已經超越了它原本和諧和優美,就開始吞噬人們脆弱的內心,使人情緒萎靡、悲傷,甚至引發一場場命案。因此,這樣的音樂問世之後又不得不銷燬歌譜和樂稿,有的還被全世界禁播。

《懺悔曲》、《第十三雙眼睛》、《黑色星期五》三首曲子被世界公認為魔性禁曲。我們來依次說一說。


上帝的救贖——《懺悔曲》


《懺悔曲》又稱為《惡魔曲》。作者為美國人,在其編成曲子後身亡。原本是作為贖罪的宗教曲,希望人們為此而懺悔過去和罪惡以得到神的寬恕。

然而這首曲子卻引起千人相繼死亡,他們聽了這首音樂之後選擇的是最簡單粗暴的懺悔方式——自殺。

那些在《懺悔曲》下自殺的眾多生靈無外乎是神最虔誠的教徒。他們在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同時,又發現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生老病死。這些痛苦依然是上帝給予他們的懲罰。當越來越不堪忍受痛苦的現實和生活給予自己的報應與懲罰,於是選擇了結。

《懺悔曲》背後無數個逝去靈魂的心境和追求,但並不會影響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去輕生,這不能說別人心胸坦蕩

。如果《懺悔曲》真的可以洗滌罪惡和心靈,就不會出現連續不斷的罪惡。自殺懺悔只是給自己的一種安慰。

然而傳聞還有另一種說法,《懺悔曲》的內容和信仰毫無關係,歌曲講述的是一個女人被她的丈夫背叛後選擇了絕望的自殺,她描述的場面是悲憤和消極的,是她想象中死亡的場景。

而譯文歌詞中“而自殺者無外乎是最虔誠的教徒”這一說法,更是缺乏事實依據。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徒是不可以自殺的,因為他們堅信,人的生命是來自上帝的,不能決定何時離開世界,也就是不能自殺。

無論真假,這兩個背道而馳的講述,都是指向同一個黑色旋律。《懺悔曲》最終也被銷燬,並且列為世界三大禁曲之一。


死神的召喚——《第十三雙眼睛》


《第十三雙眼睛》相傳起源於非洲的原始部族,音樂的旋律十分詭異,作曲者的創作意圖已不可查。

從樂曲的名字來看就十分陰晦。在西方文化中,13這個數字是被當地人認為是不祥的數字,尤其是宗教領域波及的地方,沒有人喜歡這個數字,因為它象徵著耶穌的第十三個門徒猶大,猶大無情地出賣了耶穌,使耶穌痛苦地被釘在十字架上,“13”象徵著不幸與受難。

據說20世紀中期,喀麥隆有個部落的人在聽了此曲之後,不約而同地集體自殺了。出於這個原因,《第十三雙眼睛》被禁止演唱,官方聯手銷燬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譜,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譜僥倖存留下來

後來,大概在1991年的時候,一位知名的音樂家偷偷地買下並收藏了它,回家自彈自唱,聽了僅存的片斷曲譜之後,便撕掉了手中的譜子,然後從窗戶一躍而下。從那以後,與《第十三雙眼睛》相關的一切消息隨著曲譜的絕跡而徹底消失。

魔曲《第十三雙眼睛》被後人公認為世界三大禁曲之一。

沒有人知道這首曲子殘害了多少人,現有的一些所謂“殘曲”因為使用了大量延長磨碟音,旋律比較奇特,才使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但所有作曲都可能產生因曲調的不和諧音導致的厭煩,不過這種影響卻和原版不可同日而語。


心魔的哀唱——《黑色星期五》

多年來,一些難以置信的報道和傳聞給《黑色星期五》披上了極度神秘的色彩。這首“黑色的星期五”問世後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因為這首曲子會觸摸你的靈魂,深入你的心靈,對聽者拉扯,咆哮,低吟,又放佛一個無形的幽靈在你面前流淚傾訴。

有這麼一個傳說,聽過《黑色星期五》的人都會自殺。據說,在這首歌存在的幾年裡,聽過的人沒一個能笑的出來。很多人患上精神分裂,抑鬱症等,自殺的人竟數以百計。

自殺者留下遺書都說自殺是因為無法忍受著無比憂傷的旋律,此間還有無數的吉他,鋼琴等藝術家彈過此曲後從此封手

作者死前做過深深的懺悔,他說沒想到這首樂曲給人類造成了這麼大的災難,這並不是他的初衷的,他自己也沒想到此曲會害死如此多的人,於是和歐洲各國聯手毀掉了此曲。

據中央電視臺曾經的報道,在中國至今還有一個人保留著這首曲子的原版,保留了50多年,不過到現在這位收藏者及其家人沒有在眾人耳目中出現過。

另一種說法是這首曲子早就絕跡了,它的原名叫《魔樂》,它不是一個人創作的,而是由一群音樂大師一起合作,真正聽過這首曲子的人都沒有生還的。

最流行的一個說法是最後的完整版現在保存在美國俄亥俄洲的一所音樂大學的保險櫃裡鎖著,而也有傳聞原稿被作者一把火燒了。


魔曲殺人原因

三部詭異的音樂,都曾經在歷史上掀起一段波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三大禁曲中的《懺悔曲》,造成了1000多人因聽曲後自殺。眾所周知的《黑色星期五》造成157人死亡,《第十三雙眼睛》死亡人數未知。

難道一曲音樂真的就像我們想象的那麼恐怖嗎?它的本身帶有魔力還是詛咒?

有些致力研究這些詭異曲子的人曾經調查發現,這些曲子的本身並不帶有什麼特殊的魔力,而是將曲子演奏出來的聲樂、聲波,例如《黑色星期五》中每一句歌都從頭到尾加入了顫音,這種音波效果會使人感到不安、恐懼和極度的輕生思想。

人在接觸到這些“恐怖”的信息後回去躲避它們,以免對自己產生影響。但是關鍵就在於《黑色星期五》是以音樂的方式來表達,而且旋律優美,使聽的人無法抗拒繼續聽下去,這長達47分13秒的“恐怖”信息和極度悲傷已經足以使人產生輕生的念頭了。

《懺悔曲》和《第十三雙眼睛》也無例外的用到了讓人們心靈震顫的音符。作曲家將低沉、悲憫、哀怨的氣氛化成音樂,演奏出來會使每一個接觸它的人身同感受。

這些禁曲聽起來都讓人會有巨大的悲哀感,即便是現存的改動後的曲子,心理承受力差的聽後依舊可能會自殺。據心理學家分析,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心理效果。

每一首曲子的每一個符號都把聽者帶到蒙太奇一樣的幻境,失憶、失明、戰爭、廢墟、雪地、牽手、血染……從而令他們感到孤獨、恐懼、不安、焦躁、生生死死就在那些音符中反覆疊加,悄悄給每個聽它的人蒙上一層陰鬱的影子,然後侵佔神經,直到它們一層一層崩潰……


蔡駿

據說在西方音樂史中,有三首被神詛咒的歌曲,引起了無數人的自殺,下面就跟著殤哥走進世界三大禁曲背後的故事吧!


第一:懺魂曲

《懺魂曲》的曲作者是美國人,據說曲成之時既即是他的忌日,一首看似悉數平常的宗教贖罪曲,卻導致自殺者數以千計。被命名為《惡魔曲》。

自殺者無外乎是最虔誠的教徒,他們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同時,又越來越不堪忍受痛苦的現實和生活給予自己的報應與懲罰,於是紛紛選擇了結苦難的一生。

教徒們相信天堂的存在,對上帝召回更是欣然接受。在《懺魂曲》歌聲中,死亡不再可怕,它來得越早,就意味著解脫得越早,教徒們紛紛迫不及待的離開人間地獄、升入理想中的天堂,解放自我。所以才會有如此多人聽這首歌贖罪。此曲現已在全球封禁。


第二:第十三雙眼睛

《第十三雙眼睛》相傳起源於非洲的原始部族,是一種詭秘的音樂,作曲者的創作意圖已不可考。

據說20世紀中期,喀麥隆有個部落的人在聽了此曲之後,不約而同地集體自殺。出於這個原因 《第十三雙眼睛》被禁止演唱

官方聯手銷燬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譜,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譜僥倖存留下來,後來,大概在1991年的時候,一位知名的音樂家偷偷的買下並收藏了它,回家自彈自唱,而當他反覆聽了僅存的片斷曲譜之後,竟匆匆地燒掉了手中的譜子,從窗子縱身跳下,從那以後,與《第十三雙眼睛》相關的一切消息隨著曲譜的絕跡而徹底消失。


第三:黑色星期天

《黑色的星期天》,也譯作《憂鬱的星期天》,是匈牙利自學成才的作曲家賴熱·謝賴什(1899-1968)譜寫於1933年的一支歌曲。歌曲原名為《世界末日》,以樂譜的形式發行,隨後歌詞改用詩人 László Jávor 的版本,歌曲則於1935年在匈牙利以 《Szomorú Vasárnap (憂鬱的星期天)》的名稱錄製發行。

據說,《黑色的星期天》是賴熱·謝賴什和他的女友分手後在極度悲慟的心情下創作出來。由於歌曲中流露出懾人心魄的絕望情緒,導致了數以百計的人在聽了它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支歌遂被冠以“匈牙利自殺歌”的稱號,甚至一度遭到了BBC等國際知名電臺的禁播。


其實吧,我覺得三大禁曲之所以如此惡名遠揚,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問題加上這三首歌所製造的令人極其壓抑沉悶的感覺,才會使人產生輕生的念頭,而並不是說這些歌誰聽誰就必死無疑


屌絲技術

關於這些傳說中的禁曲,上大學的時候確實聽過。

那時候年輕衝動,對一切都很好奇,和宿舍一群兄弟各種途徑找,除了《黑色星期五》之外,還找到了其他的所謂禁曲。

我們聽了,還不止聽一遍,然而欣賞不來,該吃食堂還吃食堂,該打魔獸還打魔獸……

現在流傳最廣的三大禁曲:《懺魂曲》、《黑色星期五》、《第13雙眼睛》

因為網傳這幾首曲子是禁曲,原版被銷燬,流傳的版本也多,所以,沒人知道現在聽到的到底是個啥。當然,也沒人知道原版到底能不能“殺人”。

先說說《懺魂曲》。

按照網絡知識,這首曲子是一首宗教贖罪曲。那些虔誠的教徒們,一邊向上帝懺悔,一邊被自己的罪惡深深的折磨著,於是選擇自殺了結自己的一生,希望可以上天堂……

傳說聽過這首曲子自殺的人數以千計。

西方宗教是“原罪論”,啥意思呢?就是人人生來就有罪,需要虔誠的贖罪才行。要是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確實很容易心裡有問題的。有些人太相信,再聯繫一下實際,覺得上帝老懲罰自己,抑鬱自殺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你這東西要是放在咱們這就不靈了。我們大多數人不信上帝啊,肯定也不相信生來就有罪的說法。我們相信人定勝天,孫悟空能上天鬧個亂七八糟的,神仙們閒著沒事還到人間享受享受生活,妖魔鬼怪們修煉千年就為了個“人形”……

所以想靠一個贖罪曲子折騰死人,來咱們這肯定不行。所以這個禁曲,只能是特定範圍內的特定人群……

再說說《第13雙眼睛》。

這首曲子傳說是來自非洲原始部落的詭異音樂,據說20世紀中期,喀麥隆有個部落的人在聽了此曲之後,不約而同地集體自殺……

(不敢相信很歡快的非洲音樂能殺人)

再往後,一個音樂家找到了一小段曲譜,在自己家彈著,還沒彈完,就跳樓自殺了。

於是,這曲子成了禁曲,徹底消失了。

這個似乎更扯,非洲音樂,讓一個部落的人集體自殺了,這事兒又是誰記錄下來的呢?記錄者怎麼沒死?真有這樣的音樂,非洲部落就沒人了。

這個傳說連個人名和時間都懶得編,不值得相信。

再說了,又是特定人群的禁曲,和咱們沒關係。

最後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五》。

這個傳的算是有鼻子有眼,還是蠻像回事兒的。

據說這首曲子來自法國,1932年誕生,1945年被毀。在這期間,聽到它的很多人都選擇了自殺,一些沒自殺的,也患上了抑鬱症。

現在依然能聽到,不過據說不是原版,而是另外一個作曲家的作品,也挺魔性的。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一個解釋,覺得蠻有道理的。這個解釋認為,《黑色星期五》本身就是很悲傷的樂曲,它最流行的時候,正是納粹橫行歐洲的時候。

無數人被戰爭折磨,活下來的人要麼飽受親人逝去的痛苦,要麼尊嚴人格受到嚴重的踐踏,或者連最基本的吃飽飯都是問題,他們的精神本來就在奔潰的邊緣,聽到這麼悲傷的音樂,自殺是很有可能的。

這個解釋確實有些道理,還有高手認為,這些曲子因為次聲波啥的,可以刺激人的大腦皮層,影響情緒和判斷——科學方面懂得不多,希望大神普及一下。

不過如果要是心理健康,生活當中沒有太多煩心事兒的人,應該很難受到影響的。

對了,關於禁曲《黑色星期五》,目前能聽到的大多都是《憂鬱的星期天》(也有說這兩者其實是同一首曲子),推薦大家去看一部電影:《布達佩斯之戀》,和這曲子有關,很精彩!


七追風



原版的《黑色星期天》是一首47分13秒的歌,主要由鋼琴伴奏。據說,聽完的人,沒一個能笑的出來。很多人患上精神分裂,抑鬱症等等……因此,如果現在你們聽到《黑色星期天》,並非它的魔力不再,而是已經不再是原版了。



其實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聲波的作用,它在每句歌詞裡從頭到位都添加了顫音,這種音波會使人感到不安和煩擾!但歌曲本身非常好聽,你會不自覺的聽47分13秒!恐怖的信息和極度悲傷可能導致輕生!


喬春雨一個斯多葛

世界十大禁曲裡面有七條是網頁推薦的,《嫁衣》這首我記得故事是說一個男的背叛了一個女的,然後那個女的很傷心,就穿著紅色嫁衣跳樓了。聽說聽了這些禁曲的人多半是自殺了,剩下少數聽過的都是腦殘了(找不到什麼詞可以形容了)。其實我也全部聽過,聽完確實挺壓抑的,心裡承受能力差的就不要去聽了。


殤雪零

關於《黑色星期天》,我親歷過一起,十幾年前的事了,現在還是記憶猶新。這首曲子帶有心理暗示,但是不是對所有人有效,只有專注的人才容易受到它暗示。說一說受具體情況吧:那時候沒有mp3,是用cd放的,我的一個室友在電臺兼職做主持人,拷貝了一份刻成光盤帶回寢室,說了這曲子的故事,問我們敢不敢聽?其中一個室友表示他敢,然後他就獨自帶著耳機聽,我們其他人都陸續上床睡覺了,沒當回事。過了一會兒,發現聽歌的人出去了,帶曲子回來的室友急了,連忙出門去找。在樓下小賣部找回了聽歌的那位,回來後描述了找人的過程:“他跑到樓下,看見聽歌的室友拿著cd,戴著耳機,站在小賣部門口,沉醉的彷彿是在欣賞美妙的歌曲。他喊了幾聲,沒有回應,連忙衝上去一把扯下他的耳機和cd,拿到手裡才發現,cd早已停止播放,這時,聽歌的室友恍若夢中醒來,問他為什麼拿掉cd,曲子還沒聽完。”聽完描述,我們都紛紛調侃聽歌的那位千萬別跳樓,他也哈哈的沒當回事,還說這曲子旋律挺好。沒一會兒,大家又相繼上床準備睡覺。真正恐怖的事情來了,聽歌的那位室友平時是個夜貓子,晚上精神的很,白天瞌睡多,但是那天回到寢室後他很快就入睡了,正當我們快要睡著的時候,聽歌那位室友在睡夢中哼著一首不知名的曲子,旋律清晰流暢。一下子,我們都感到後背發涼,立馬喊他名字,但喊不醒,還在繼續哼著。離他近的那個室友用腳在他床猛敲了幾下,他才行來,問:“怎麼了?”我們說:“你是不是在哼剛才你聽的那首曲子?”他說:“沒有啊?!我只是睡著了。我今天怎麼好像挺快的”。這下我們全寢室都睡不著了,怕他再出什麼問題。全部熬了一個夜,第二天早上送他去找心理學的老師給他做了疏導。後來也沒發生其它可怕的事情。


GM175739145

三大禁曲我不知道,我知道十大禁曲的兩首,一首是《嫁衣》,另一首是《妹妹揹著洋娃娃》,我覺得嫁衣挺好聽的,妹妹揹著洋娃娃沒聽過。主要是我聽懂了含義。。。

整首歌一共5分21秒,是我愛你的意思

可是主唱就唱到4分44秒,意思是死死死

有一句歌詞是 嫁衣是紅色,毒藥是白色。紅嫁衣是指血,指自殺,白毒藥是男人產的那啥。這和這首歌的故事背景一樣

故事背景:一個女學生被強姦後自殺,留下的遺書被改編成了這首歌

嗯。。我瞭解的就這麼多

可是真的很好聽哎


Scorpion拉霏爾

有的,但是靈不靈我就不知道了,據說很多人因為紅嫁衣而死。紅嫁衣的傳說是;一個女的和一個男的結婚了,但那個男的發現她不是處女,要跟她鬧離婚,她跟她媽媽說了這件事,然後她媽媽給了他一瓶毒藥,讓他自裁了。

妹妹揹著洋娃娃,指的是一個父親喝醉酒了,把母親給殺了,嗯,他的小孩子幫他把他母親給埋了,然後他父親又把他給殺了,然後她揹著洋娃娃走到了櫻花園,和小小鳥講述的這一切……

仟魂曲,據說是一個恐怖。音樂家寫出來的音樂,月浦被一個人買走了,那個人試著彈出了這個樂譜裡的音。當他談完這一首曲子的時候,就跳樓而亡了,大概就是這樣……


漫畫配櫻花

當你聽到某些歌想起某些人情不自禁流淚的時候

那才是禁曲🍃


可憐的花村遊戲廳老闆

是假的,而且很大可能只是曲作者的營銷手段。

首先,“三大禁曲”沒有任何可靠的消息來源和權威認定,很可能只是網絡上的都市傳說。

若是這種“禁曲”真的存在,恐怖組織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獲得它,將其列為大規模恐怖攻擊手段。只需將其在廣場,超市,火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播放,即可造成威力巨大的恐怖襲擊效果。而且還合乎法律,可以光明正大地執行。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筆者作為作曲人,對旋律及其引起的內心情緒變化有一定涉獵,並不相信音樂具有此類效果,查遍相關論文資料,也未見到有類似的先例。而網絡上關於各種“三大禁曲”的都市傳說,都經不起嚴密地考究和論證。比如所謂次聲波殺人說,事實上現在的音響設備根本沒有還原次聲波的能力,而樂譜則更加寫不到如此之低——鋼琴最低的音也只到27.5HZ,其他樂器則更高。類似的說法只要對音樂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不過是笑談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