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揚州自古繁華,錦繡江南,春風十里,秦淮樓船,章臺巷陌,那是一個讓人有著無限遐想的花花世界。但姜夔的《揚州慢》,卻給了我們別樣的景色,告訴我們,繁華的背面,也有悲涼和悽慘。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全詞

揚州,淮水東南的名城,以竹西文化聞名遐邇的好地方,從這裡路過,我怎麼能不解下配鞍稍作停留,看看這名城。走過杜牧筆下那春風吹過的十里揚州路,進入我眼簾卻盡是些猶如荒草的蕎麥。自從上次金主完顏亮起兵南征之後,城中那荒廢的池水和古老的枯樹,似乎都對戰爭起了厭惡之情。夕陽的餘輝灑在青石路上,耳邊卻傳來了號角聲,在這殘破荒廢的舊城郭中上空迴盪。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金國完顏亮南征

就算是當年的杜牧何等的俊秀高雅,若是今天再來到了這裡,定然會為揚州的變化而吃驚,即便是有豆蔻年華的秀麗女子在此歌唱,即便是杜牧能想象那曾經的青樓的金碧輝煌,在這樣的風景中,也絕對寫不出那樣情誼深遠的詩文了。二十四橋雖然健在,可湖中卻只有孤冷的月色在水波中盪漾,不見當年教人吹簫的身影。而橋邊紅芍依舊年年盛開,卻再也等不到欣賞的人了。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姜夔畫像

姜夔寫這詞之後不久,自己還配了序,為我們交待了背景,他在南宋淳熙年丙申月冬至的時候,路過揚州,眼中只看得到薺草和麥子,昔日繁華的揚州落魄蕭條至此,讓他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揚州慢》。他還拿去給自己老師千巖老人看,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評價他的這首詞有詩經中《王風黍離》的意境。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揚州意境

姜夔這詞,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古今對比的手法來進行反襯,曾經的美好,曾經的月夜流金,曾經的才子佳人,對比現在的荒蕪,現在的廢池喬木,現在的清冷空城。讓我們和他一樣覺得可惜,覺得戰爭的可恨。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嚮往的揚州

而且姜夔不僅僅是自己討厭戰爭,在他的眼中,人格化之後的風景,一樣討厭戰爭,“猶厭言兵”的“厭”字,便是此詞的詞眼了。而且姜夔用過去的完美襯托如今的荒廢,在我看來,在以樂景寫哀情之勝,莫不如此,加上他對杜牧詩句的化用,和引入戰爭背景,讓我讀到了一絲稼軒詞的風味,我很喜歡。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青樓夢好

即便是讀的《揚州慢》,可我一樣也開始嚮往那個傳說中的揚州了,“十年一覺揚州夢”、“煙花三月下揚州”、“珠簾十里揚州路”。那個揚州,醉了杜牧,醉了姜夔,也醉了天下所有的人。但姜夔的卻在夢醒之後,不得不告訴世界他看到的真相,那個揚州退去了唇脂,粉黛未施,不但是繁華落盡,而且正在歷劫,尚未重生。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二十四橋仍在

想到這裡,我便開始反思了,為什麼那個繁華奢靡的揚州不見了,只留下了這些殘垣斷壁和人們口中對過去的傳說。不知道當時的姜夔是不是這樣想的,戰爭當然是導致揚州破敗的直接原因,但什麼導致了戰爭呢?眾多的原因中,難道就沒有因為揚州的紙醉金迷,招來了覬覦,揚州的鶯歌燕舞,消磨了志氣。這麼好的東西卻在這麼羸弱的人手中,誰都會想要搶走,佔為己有吧,在爭搶的過程中,這個好東西當然會有所折損。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夜夜笙歌所,紙醉金迷地

我總覺得,繁華之所在,夜夜笙歌之地,也最是消磨志氣的位置,身入其中之後,若是意志力普通的凡俗之人,多半難以自拔,必然就此消沉墮落,頹廢無為,最後和這奢靡之所一道湮滅。而現在不像古時,現在的“揚州”更加的溫柔,更加的奢靡,銀座、酒吧、會所,現代的“揚州”比比皆是。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影視劇中銀座陪酒

在往深處想想,揚州城的風景變化,也可以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遭遇,有的時候,意氣風發,有的時候,頹廢喪氣。所以只有居安思危,看到揚州繁榮的背後,給自己帶來的風險和不利。

品讀《揚州慢》,溫柔的揚州,銷金窟耶?英雄冢乎?

影視劇中豆蔻年華的詞工

若是和我一樣意志不堅的人,即便腰纏十萬貫,也且莫輕易上“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