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下滑,樓市能“冷靜”下來了嗎?

最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明顯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其中就包括咱們的地產大亨們。從2010年房地產開發同比增幅達到頂峰33.2%之後,就一直處於下降區間,2015年曾跌至1%,之後稍緩,2017年增至7%,但仍然處於下降區間。

關於經濟增速下滑,其實大家都有心理準備。早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這也意味著我們從以前不正常,不健康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進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而房地產這個畸形發展的行業,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制約。

經濟增速下滑,樓市能“冷靜”下來了嗎?

第一,土地資源制約。為保證老百姓能吃飽飯,我們就必須嚴守18億畝土地紅線,不得跨越。所以,全國各地在建設用地供給方面收緊了閘門,並進行有計劃的減少。房地產企業拿不到地,就不能保持一定的規模,貸不到款,資金鍊就會斷。資金鍊一斷,眾多小房地產企業就面臨倒閉。

第二,政策制約。為保證社會和諧穩定,國家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並在2018年上半年調控160次,穩定房價,這在房地產行業內掀起軒然大波。房地產本來就重如山的壓力頓時倍增。

第三,資金制約。美聯儲加息的決定已經下來一段時間了(雖然國內並未跟隨),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環境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好了,這又限制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第四,....

但是,這些制約真的讓房地產行業“冷靜”下來了嗎?沒有,而且還被啪啪打臉。“紅五月”,70個大中城市只有四個一線城市房價有所下降,其他均上漲。有些地方房屋的價格漲了兩倍還多。

至於下半年在各方面影響下,樓市是否能夠冷靜下來就得看政策調控的力度了。如果仍然像現在這樣,這邊緊縮調控呢,那邊吸引人才放寬限制,必然無法有效穩定房地產行業正常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