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毫升化妝品賣2250元,咱山東的深藍之謎在哪?

每年3月底到7月底是海帶收穫的日子。山東在海藻產業上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全國大約有接近一半的海帶產自山東的榮成。當大多數人對海帶的認知還停留在食材概念上時,有企業通過技術集成創新,讓批發價每噸五六百元的海帶,產生了240萬的價值。這成為我省推動海洋經濟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躍升,向全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發展的一個有力佐證。

60毫升化妝品賣2250元,咱山東的深藍之謎在哪?

榮成市石島管理區東楮島海帶養殖區,拖船拖著裝滿海帶的舢板駛往岸邊卸船。楊志禮攝

海帶加工成化妝品市場潛力巨大

不少女性可能聽說過lamer這個護膚品品牌,其中文名字是海藍之謎,一瓶60毫升的精華凝霜售價2250元,號稱面霜之王。這個雅詩蘭黛旗下的品牌與海藻有關,據說是美國科學家在遭受了嚴重的灼傷之後,花了12年時間,通過深海巨藻研製出來的,蘊含修護力。去掉那些華麗的辭藻和煽情的故事情節,海藍之謎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來自深海巨藻,修復能力強大。

東方海洋海藻技術中心主任李曉捷介紹,除了食用外,海帶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50-60年代在醫藥衛生上用於提取碘,70-80年代工業用褐藻膠紡織印染,80-90年代食品工業用作食品添加劑,新世紀則注重綜合利用,加工利用率提升,如鮑魚、海參養殖餌料的供給,國內外海洋蔬菜食品的需求,褐藻膠的精細加工應用,海藻肥、化妝品、巖藻多糖新興產品的發展等方面。

前面提到的雅詩蘭黛化妝品品牌,有部分產品就是山東企業代加工的。在山東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的企業,他們的海藻酸鹽時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它的前身是膠南縣海洋化工廠,早期利用海帶同時提取碘、甘露醇、褐藻膠。而現在,主要從事海藻酸鹽、功能糖醇、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六大產業的研發與生產。

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藻加工提取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了,但是在新產業上,比如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肥料等,這些終端產品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市場潛力巨大。“我們的在化妝品產業上,有自己的品牌,同時我們也為一些國際高端品牌做代工。比如說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該負責人說。

深加工成醫用敷料,幹海帶升值300倍

除了化妝品,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也是海藻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巨大的研發千里,海洋明月集團提出了“小海藻、大健康”的路線,產業鏈向上下游滲透,向健康產業轉型。企業的商業模式,也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互聯網+個性化定製、工業旅遊營銷,匯聚一個服務產業板塊明月海洋生活家,輸出健康理念、引導健康生活方式及提供健康產品。

海帶養殖榮成產量全國第一

我國海藻產業已形成海藻養殖、海藻化工、海藻食品、海藻生物材料等系列產業,是世界上海藻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根據2017年的《中國漁業年鑑》,山東在2016年海藻的種植面積是2.25萬公頃,其中海帶1.65萬公頃。海藻的產量約67萬噸,其中海帶產量53.3萬噸。

威海榮成是全國海帶第一養殖大市。今年6月2日至3日,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上,榮成市委副書記張校林在致辭中提到,榮成的海帶養殖、加工企業260多家,海帶養殖總面積60萬畝,年產量50萬噸,佔山東省的83%、全國的44%。除了威海榮成,山東煙臺在長島和開發區有一些小規模養殖戶。

目前,山東海藻產業發展還面臨著經營主體“小、弱、散”、自主品牌培育不力等問題。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海藻加工行業還是個小行業,國內外並不是很多。甚至有些企業還面臨著原材料不足的情況。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海藻作為原材料,其中一部分來自威海榮成,另一部分則是進口自智利和秘魯,主要是褐藻。

另據瞭解,去年,日照一家企業巖藻黃素生產線投產,據說可帶來1.6億以上的利稅收益。而他們所用的原料是馬尾藻。馬尾藻的用途相對較少,只在近一兩年有企業將嫩的馬尾藻做食品,即便是用馬尾藻提取的膠也跟用海帶提取的強度不一樣。因此,馬尾藻的養殖較少。如果生產量較大,可能滿足不了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