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微信小程序讓傳銷平臺無處遁形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平安中寧”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查詢舉報中心首頁。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查詢結果頁面。

網絡傳銷忽悠人

近年來,傳銷、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頻頻出現。騰訊最新的數據顯示,以互聯網傳銷平臺為例,2016年出現的平臺數佔比為26%,2017年新出現的平臺數量佔比超過60%。“互聯網傳銷打著創新的名義,利用新型社交媒體快速發展的勢頭,通過網絡發展下線,通過移動支付、虛擬幣等新型手法交易,都會給監管帶來一定挑戰。”李旭陽分析稱,就目前收集了解到的傳銷組織類型分佈來看,金融投資理財類、商城返利、虛擬幣、微商類型的傳銷組織數量最多,成為新型網絡傳銷的主流模式。

識別難。大量平臺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給平臺識別帶來困難。互聯網在面向普通消費者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務的同時,也為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將金融詐騙、金融傳銷包裝成“創新”產品和模式,名目繁多、花樣翻新。這些非法信息和活動隱蔽性強,監管部門還缺乏有效的平臺發現機制。

定性難。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金融平臺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定性必須謹慎。互聯網環境中的金融業務呈現出明顯的混業化、多元化、跨地區發展特徵,在客觀上增加了規則適用的不確定性。

預警難。目前,多部門之間缺乏快速反應機制和整體的金融風險聯防聯控體系,單一部門又缺少多維度數據支撐,很難對金融平臺的風險給出準確及時的預警。

處置難。善心匯、錢寶等涉眾網絡傳銷和金融平臺往往參與人數眾多,一旦發展到一定規模,關停處置時可能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新型網絡傳銷存在傳播快、地域分散、隱蔽性強等特點,需要在技術上採用創新的方法及時主動發現。”李旭陽說。

可提供一鍵查詢

2017年 11月,原工商總局與騰訊公司就“打擊傳銷活動、清理網絡傳銷信息、完善社會共治體系”等進行溝通,雙方正式簽訂了《網絡傳銷監測治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建立網絡傳銷監測治理基地,圍繞傳銷違法活動的線上監測、調查處置、善後處理、宣傳教育、法律研究等開展全方位合作。基地將執法部門的“雲上稽查系統”與騰訊公司的“網絡傳銷態勢感知系統”進行技術對接,開展線上監測、數據傳輸等工作。雙方還將充分利用典型案件、熱點事件等,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幫助公眾增強反網絡傳銷意識,助力社會共治體系不斷完善。

騰訊結合自身的大數據優勢,提出了金融、傳銷風險態勢感知和預警的解決方案。據李旭陽介紹,該方案從基於人工智能的平臺識別、基於數據挖掘的多維度信息關聯、基於知識圖譜的平臺風險指數計算、高危平臺預警4個環節入手,能較為全面地發現互聯網上活躍的傳銷等金融風險平臺,並且依據多源數據融合技術整合多個維度的數據,計算風險指數,對發現的高危平臺及時給有關部門提供預警信息,配合有關部門對非法平臺“打早”“打小”,具有識別全、預警快等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