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平安中宁”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查询举报中心首页。

「提醒」微信小程序让传销平台无处遁形

查询结果页面。

网络传销忽悠人

近年来,传销、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频频出现。腾讯最新的数据显示,以互联网传销平台为例,2016年出现的平台数占比为26%,2017年新出现的平台数量占比超过60%。“互联网传销打着创新的名义,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过网络发展下线,通过移动支付、虚拟币等新型手法交易,都会给监管带来一定挑战。”李旭阳分析称,就目前收集了解到的传销组织类型分布来看,金融投资理财类、商城返利、虚拟币、微商类型的传销组织数量最多,成为新型网络传销的主流模式。

识别难。大量平台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给平台识别带来困难。互联网在面向普通消费者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将金融诈骗、金融传销包装成“创新”产品和模式,名目繁多、花样翻新。这些非法信息和活动隐蔽性强,监管部门还缺乏有效的平台发现机制。

定性难。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金融平台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定性必须谨慎。互联网环境中的金融业务呈现出明显的混业化、多元化、跨地区发展特征,在客观上增加了规则适用的不确定性。

预警难。目前,多部门之间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和整体的金融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单一部门又缺少多维度数据支撑,很难对金融平台的风险给出准确及时的预警。

处置难。善心汇、钱宝等涉众网络传销和金融平台往往参与人数众多,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关停处置时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新型网络传销存在传播快、地域分散、隐蔽性强等特点,需要在技术上采用创新的方法及时主动发现。”李旭阳说。

可提供一键查询

2017年 11月,原工商总局与腾讯公司就“打击传销活动、清理网络传销信息、完善社会共治体系”等进行沟通,双方正式签订了《网络传销监测治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建立网络传销监测治理基地,围绕传销违法活动的线上监测、调查处置、善后处理、宣传教育、法律研究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基地将执法部门的“云上稽查系统”与腾讯公司的“网络传销态势感知系统”进行技术对接,开展线上监测、数据传输等工作。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典型案件、热点事件等,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帮助公众增强反网络传销意识,助力社会共治体系不断完善。

腾讯结合自身的大数据优势,提出了金融、传销风险态势感知和预警的解决方案。据李旭阳介绍,该方案从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识别、基于数据挖掘的多维度信息关联、基于知识图谱的平台风险指数计算、高危平台预警4个环节入手,能较为全面地发现互联网上活跃的传销等金融风险平台,并且依据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整合多个维度的数据,计算风险指数,对发现的高危平台及时给有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配合有关部门对非法平台“打早”“打小”,具有识别全、预警快等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