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希臘建築師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爐一切如在希臘

希臘建築師Kostas Chatzigiannis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十一年。他喜歡上海的老建築,無論是100年前歐洲人為了在此安居而建的住宅樓,還是70多年前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的竹子涼亭,Kostas都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工作,他一直往返於中國和希臘,不同的文化和經歷也體現在他的設計中。8年前,Kostas為當時的上海“世博會”設計了希臘館。最近,他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將其變成了一個展示希臘旅遊、歷史、藝術和美食等特色的文化交流中心——希華館。近日,”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對他進行了專訪。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由老洋房改造的希華館

香山路上的一棟老洋房底樓,粽子的香味、上海阿姨的閒聊、某扇房門背後電視機的聲響,塞滿了小小的樓梯間。Kostas的工作室就在這樓梯間上的二層,這位來自希臘的建築師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十一年,租下這裡以後,他把牆面漆成復古綠,房間中央擺放了一個裝飾用的老式壁爐,他在上面又懸掛了一串霓虹燈。

“我很喜歡上海的老房子,它們的歷史和魅力是新建築所沒有的,所以在這裡,我總是選擇租老房子。”Kostas說道。“我覺得上海最美的建築之一就在香山路,在我工作室的對面。那是一個融合了意大利風格等元素的洋房,原來供修女和修士居住,裡面還有一座小教堂,從外面可以看到教堂的祭壇。”

Kostas喜歡建築背後的故事。“大約100年前,一些歐洲人來到這裡造了房子。當時沒有飛機,一趟旅行需要很長時間,他們可能要花一個月從歐洲來到這裡,五到十年後再回到歐洲。當時,他們來這裡,真的是為了安居的。”Kostas說,正因為這樣,他們留下了一些好建築。“這些歐洲人用的都是考究的材料。他們用壁爐讓屋子變得舒適,他們喜歡挑高的空間、木質地板等等,這些給房子帶來了魅力。現在,你可以對老房子做一些並非傳統的裝飾,比如我在工作室壁爐上添加的霓虹燈,並且引入地暖、空調等現代技術,這樣,你擁有了一些‘自由’和創造力,但你仍然尊重古老的結構。”

除了這些歐洲人留下的老宅,Kostas也喜歡其他的本土建築。“松江有個叫‘方塔’的公園,裡面有一個竹子做的小型半戶外涼亭,據說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仍然完美地屹立著,老人們會在那兒聊天打麻將。”在Kostas看來,這種不起眼的公共建築同樣有趣。

“作為建築師,每當我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我總會加上一些自己的感覺,我不喜歡生活在別人的風格下。”Kostas去過上海的各個地方,也換過幾次住處。“我喜歡改變,喜歡新鮮感,這可能和我的工作有關,我總是在做不同的項目。”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Kostas曾在上海的武康大樓里居住

最近,Kostas改造設計的希華館對外開放。這是一個希臘文化中心,位於愚園路上,由希臘企業家Kontomichalos夫婦創立,它的前身是一棟建於1936年的雙子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變遷,已經難辨最初的模樣。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改造之前的建築

“剛來這裡時,我看到的是一個很久沒有人打理的舊房,有人做了一些糟糕的翻修,窗戶是簡單的鋁合金窗,裡面的地板用了廉價的材料。室外花園裡雜草叢生,樹木瘋長。”Kostas說,他們首先做了清理,並將那些糟糕的裝飾去除,“當我們把這一些都去掉之後,我看到了它潛在的美。”

根據Kontomichalos夫婦的委託,這座建築將是一座具有希臘特色的小性綜合體,展示希臘在旅遊、美食、歷史等方面的特色。建築具有旅遊在設計中,Kostas試圖將希臘歷史與現代性相結合。“(我在建築中用到的)材料、形狀、顏色受到數千年希臘歷史的啟發,在此基礎上,我創造了自己的方式:將形狀縮短或拉長,改變光澤,讓它們顯得更加現代。在這個項目設計中,我們追溯了古代希臘的設計、藝術和哲學,試圖提取其中關鍵的元素。”Kostas說道。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歷史大廳

一樓的廚房是整個建築的核心。“這裡可以用來準備食物,也可以當成工作坊,讓人們學習希臘食譜,或是如何製作橄欖油。”Kostas認為,廚房是一個房子的“心臟”,而在希華館,這個多功能的廚房作為中心,連接了大廳和歷史大廳。在一樓的貴賓廳,Kostas試圖體現當代希臘人的生活方式。橄欖樹的綠色、海洋的藍色、橄欖油的金色、木頭的黃色,他從希臘的自然景色中提取出這些色彩,並且賦予它們現代性。而在二樓的“米諾”廳,牆上明亮的紅色來自古希臘的米諾斯遺址,裝飾圖案則借用了米諾斯宮殿中發現的花飾、神獸等形象。據Kostas介紹,米諾斯是希臘最早的文明之一,“在這個文明中,他們大量運用了像鮮血或葡萄酒那樣的深紅色。我們對此進行了再創造。”未來,“米諾”房間將主要用來舉行午宴。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米諾廳

“我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會給人一種在希臘的感覺,但並不是直接的複製,而是一些微妙的聯繫。”Kostas說道。

帕特農神廟、聖托里尼的白色小屋和藍色大海、神話故事裡的諸神,這些人們印象裡的“希臘”,經過Kostas的“再創造”,擁有了新的尺度以及現代性。在希華館,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雕塑。“屋外花園裡擺放著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的雕塑,他是現代醫學之父,寓意‘自然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旁邊則是健康女神海吉亞(Hygeia)的雕塑。在歷史大廳,離入口很近的地方,有個三米高的大理石壁爐,它上方有一個‘勝利女神’(Nikey)的雕塑,在古希臘,她意味著勝利,一旦人們獲得了什麼勝利,就會造一個這樣的雕塑。壁爐的左右兩側,有兩幅描繪“半人馬戰役”的帕特農神廟浮雕畫。房子裡還有一件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小雕塑,最歐洲一個古老的寫字標誌,據說這個標誌最早證明了人們有寫字的訴求。”

作為一個希臘與中國間的文化交流中心,在建築改造上,保留其原本的地域性和引入希臘元素同樣重要。對於建築的結構部分,Kostas儘可能地進行了保留和修復。

“地板損壞嚴重,與此同時,地下有地鐵經過,會產生大量振動,對此,我們用金屬和水泥對地板進行了加固,考慮到上海冬天的氣候特點,我們又加了地暖。”Kostas說,對於那些破壞太嚴重的部分,他們進行了更多的自由創造,而對於值得尊重和保護的部分,他們都做了保留。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愛琴海廳,地板進行了加固

“幸運的是,天花板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我們只是把舊橫樑拿下來,拿到工廠加固,再裝回去。現在看到的天花板基本上就是80年前的那樣。”Kostas說道。在希華館頂層的閣樓間,老房子的原貌最為清晰。細看那些屋頂下的木樑,可以發現木頭因腐蝕而留下的洞孔,有些木樑的邊也已微微彎曲,在Kostas看來,這些“損壞”是時間的證明,經過加固重裝,仍然可以使用。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頂層閣樓

在整個希華館中,壁爐是貫穿每個樓層的重要元素。Kostas保留了壁爐原來的位置,用來自希臘的白色大理石打造了新的壁爐。“在歐洲,壁爐非常重要,人們聚集在那裡取暖,因此壁爐也成了讓家庭團聚的地方。”Kostas說,古希臘神話中甚至有一位名叫赫斯提亞(英語Hestia)女神,她是爐火女神、家宅的保護者。“壁爐的使用可以拉近一個家、一個房間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經過他的改造,80年前的壁爐可以重新燃燒,不過,這種壁爐的“復原”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希華館是雙子樓的一部分,它和相鄰的房子共用一個煙囪,需要經過特別的設計,才能保證順利排煙。

Kostas不希望改造後的建築在周圍的空間裡顯得突兀,“一方面,需要創造一些東西,另一方面,它不能讓人感覺格格不入。”Kostas試圖用一種“安靜”的方式將希臘特色與上海老建築相融合。屋頂上的瓷磚和鄰樓顏色相近,相比純白,他用了米白色,既呼應了希臘的白房子,又呼應了周圍的環境。二樓陽臺使用了上海本地的鐵門鐵窗,但是外面的摺疊木百葉又體現了歐洲南部特色。“我沒有使用‘瘋狂’的配色。通過一系列細節,我保持了它和‘鄰居’的相似性。”

一位希腊建筑师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炉一切如在希腊

希華館花園

希華館擁有不同的功能。“對於參觀者來說,他們會對不同的東西感興趣。有人喜歡歷史,他們會注意到那些雕塑和畫,有些人喜歡食物,他們可以去廚房上烹飪課,有些人喜歡自然,他們會去花園。”Kostas說道。他希望這個改造後的老建築,能夠讓不同的人都找到各自的空間。不過,作為一個以商業作為主要功能的建築,能否真的讓人感受到希臘文化與上海老建築的歷史氣息,或許需要時間來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