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沒有兵符,為什麼不能再造一個兵符?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古代皇帝沒有兵符,為什麼不能再造一個兵符?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兵符主要是調兵用的,軍隊不是全部駐紮在首都附近,各地都有,比如司馬懿打孟達,不是十萬大軍交給司馬懿,而是司馬懿用聖旨任命狀和虎符調動沿路軍馬!為什麼沒有兵符的皇帝不能再造過一個兵符?

首先,材料問題比較苛刻。這種材料非金即玉,不是普通人能夠得到的。第二,技術問題。兵符是一個模子製出來的然後分成互補兩半。事後模子就被消毀,再想仿照的話,模子不可能做得一模一樣。防偽技術。兩個兵符上的圖案和銘文是互補的,你在製作時不可能仿得一模一樣。所以,兵符要換就一對全換,只換一個補另一個肯定不對。

古代皇帝沒有兵符,為什麼不能再造一個兵符?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因為軍隊裡從上到下都知道這兵權是司馬家在掌控著,上下將領大多都是司馬家的親信。如果你曹芳拿個兵符過去調兵,我敢說不出意外的話你曹芳是走出不了這個兵營的,有多少想向上級表現的軍官不把你抓起來獻給司馬家。掌控一個軍隊,是有極嚴格的上下級制度的,司馬家能從上到下徹底掌控一支軍隊,那可不是隻憑一個兵符掌控的。

古代皇帝沒有兵符,為什麼不能再造一個兵符?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為什麼將士們可以跟著沒有虎符的孫鏜走呢?說到底是因為大家都認識他,知道他是即將帶領他們的主將,也知道今晚是為了皇帝打仗,所以才有這兩千人跟著去。如果一個陌生人來到軍營裡,就算拿著虎符,也是不會有人和他們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