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與七仙女拜堂,老槐樹激動說錯一字,兩人百年姻緣變成百日

“孝”乃百德之首,是永不過時的文化傳承,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亮眼的一部分,中國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在我國曆代朝代中,沒有哪一個朝代不提倡“孝”文化的,“孝”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在我國曆史上出現過許多大孝子,董永就是其中之一,一提到董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和七仙女的故事,確實,董永與七仙女的神話傳說可以說是我國眾多神話故事中的佼佼者,然而“董永”不僅僅出現在傳說中,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他與七仙女的傳說有著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董永與七仙女拜堂,老槐樹激動說錯一字,兩人百年姻緣變成百日

在我多流傳下來的許多史書中都能看到“董永”的身影,他本身據說是漢代一位地地道道的小農民,他出名的原因可以說是歷史的選擇,社會需要他這樣的“孝子”作為榜樣。

董永乃漢代千乘人,後遷居於孝感,不僅有歷史典籍佐證,今天仍能在孝感境內找到他存在的蛛絲馬跡,拋去傳說的外衣不說,董永當真是一位至孝之人。

據記載,董永自幼喪母,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老後他便經常用車拉著父親出門,最為感人當屬他“賣身葬父”的故事。

董永與七仙女拜堂,老槐樹激動說錯一字,兩人百年姻緣變成百日

由於家境貧寒,父親死後董永無法將其安葬,便到一大戶人家願意將自己賣為奴隸,大戶人家被他的孝心所感動便給了他一萬錢並且還他自由,董永拿著錢感恩戴德最終將父親安葬,並且守孝三年。

三年後董永又返回大戶人家並且在路上與一女結為夫妻,大戶很奇怪,說已經將錢給了你,為何還要回來?董永說明來意,原來他是來“還債”的,由此可見董永不僅至孝而且懂得感恩,後來大戶只是讓他的妻子織了一百匹布用來還債,董永妻子十天就織完了所有布匹並且對他說,自己是天上的織女被其孝心所感動特意替他來還債的。

董永與七仙女拜堂,老槐樹激動說錯一字,兩人百年姻緣變成百日

後來在人們的讚美和憧憬中故事愈演愈烈,最終形成了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其中還有個頗有意思的橋段。

七仙女愛上了有孝心的董永,便在姐姐的幫助下下凡,二人在一棵老槐樹下見面,而這棵老槐正是七仙女請來的“媒人”,董永問老槐樹為何能開口?七仙女說大樹開口乃是姻緣天配,二人便雙雙跪地行拜禮。

董永與七仙女拜堂,老槐樹激動說錯一字,兩人百年姻緣變成百日

老槐樹非常感動,沒想到激動之下說錯了一個字,將“百年合好”說成了“百日合好”,使得二人只有百日的緣分,這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由來。

如今能在許多地方看到這段傳說,比如“孝子祠”中二人的雕像,祠中還掛著董永生平的牌匾。

董永與七仙女拜堂,老槐樹激動說錯一字,兩人百年姻緣變成百日

董永無疑是神話和現實結合最自然的一位,這恰恰表現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孝”的推崇和理解,可以說他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人物那麼簡單,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他早已變成了一種精神,以民間傳說的方式傳承給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