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榜样

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

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

以榜样为镜,

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工作,

守正修德、务实创新、亲睦和善,

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人生光彩。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本期人物 宗兆营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一位哲人曾说过:“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每天都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一直以来,滕州监狱民警宗兆营用这段话勉励着自己。

1

做最好的自己,匠心施教种希望

匠心

2017年5月7日晚上九点钟,一个普普通通的值班时间。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宗兆营没有停下来休息,此刻他正在给一名罪犯写信。这名罪犯曾经在他所在的监区服刑改造,2016年底调到某某监狱继续服刑。宗兆营深知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会对这名罪犯的改造产生影响。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他在信中写到:

调到其他监狱改造对于你来说是件好事,毕竟那里距离你的家乡较近,你的亲人会见也方便,信中你就提到去年年底你的父亲和弟弟看望了你。对了,你的侄女格格又进步了吧?她是一个好孩子,有机会代我向格格小朋友问好啊,祝她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还有你的弟弟、弟媳,他们都很善良,他们在外边很努力,你也要加油啊!……每一名监狱民警都希望罪犯早获新生,走上健康的生活道路,在滕州监狱是这样,在所有监狱都是这样,相信你在民警的教育下,一定会越来越进步……时刻保持乐观心态,拥有感恩的心,无论在哪里都要体现出价值,要用正能量感染他人,通过学习丰富自我,成长自我,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罪犯调走了,宗兆营对他的教育引导并没有结束,作为一名监狱民警,他懂得一名罪犯积极改造对于监狱、家庭和社会的意义。他忘不了这名罪犯当年入狱时绝望的眼神,忘不了这名罪犯忏悔的心声,更忘不了这名罪犯在监区育新文化节上表演节目时的喜悦。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教育改造罪犯是一项系统工程,帮助他们重塑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监狱民警不懈的努力,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宗兆营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罪犯弃恶扬善、回归正途。他经常与罪犯聊家常、讲政策、谈人生,在坚持对罪犯进行行为矫治的同时,更是通过自身的正能量和积极心态感染罪犯,正如孔子讲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策划的思想教育课《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让罪犯懂得了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团体咨询课《阳光心态》,让迷失的罪犯豁然开朗;新时代政策宣讲课,让罪犯对新生产生向往……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宗兆营包管包教的罪犯这样评价他:宗警官正直善良,他一身正气,一心让我们改造好。在罪犯眼中,他既是令人敬畏的管教民警,更是值得信赖的“知心人”。监区有一名罪犯,性格孤僻,思想顽固,改造不积极。2013年起,宗兆营主动承担了对这名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为了找到教育改造的突破口,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查阅该犯的案卷资料和多次面对面谈话,找到该犯的症结,一个清晰的改造规划浮出水面,创造性地为这名罪犯建立起教育专档和改造晴雨表。通过每一天的信息绘制动态状态图,掌握该犯情绪变化趋势,及时修订针对性教育改造预案。经过两年的努力,这名罪犯改造趋于稳定,从落后分子成长为改造标兵。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 ■■■■

2

做最好的自己,忠心司法求公正

学习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怀揣着对监狱警察职业的热爱,宗兆营在监管改造一线抒写着自己无悔的警察故事。2007年9月,他被调整到监区从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面对崭新的工作岗位,虚心向同志们学习,向专业书本学习,两个月的时间用完了两个笔记本,记录了两万余字。从罪犯的行为规范条例到计分考核,从指挥罪犯队列到与罪犯的个别谈话教育,从对罪犯的日常考核到行政刑事奖励,把点滴的知识内化成开展工作的基础,逐渐成长为改造战线上的行家里手。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公正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减刑假释是重要的执法内容之一,刑罚执行工作相对枯燥单调,在执法上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处处体现公平公正的执法原则。宗兆营作为监区管教助理每年制作的罪犯减刑假释材料达200余人次以上,对每一名罪犯的材料都要核对四、五遍。很多时候任务繁重,正常的工作时间干不完,白加黑五加二就成为家常便饭,正是这种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了执法“零差错”。

一名监狱民警最欣慰的时刻,就是看到罪犯破茧成蝶回归社会,成为一名合法公民。宗兆营在为罪犯办理释放手续时,都会再嘱咐几句贴心话,送上新生的祝福,多年养成的习惯成为监区民警称道的口碑。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一年冬天,刑释人员徐某释放回家后,因为当地行政区域变动上不了户口,当地派出所需要监狱对释放材料作一下证明才能够落户口。徐某从潍坊辗转上千里路来到监狱关押点,内心十分着急。宗兆营了解到情况以后,自己开着私家车带他到狱政科办理相关证明,又开着车把他送到汽车站,一路上嘘寒问暖,让他感觉到监狱民警的关心没有因为他的出狱而戛然而止。那时起,每逢春节徐某都会给宗兆营发短信拜年,他也一如既往地回信支持他、鼓励他。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3

做最好的自己,正心修身塑文化

修身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拥有这种实力,我们的精神世界才是丰满的自信的。工作以来,宗兆营先后参与组织了“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晚会、青年辩论赛、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丰富了民警职工的文化生活。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在2009年12月,监狱和检察院联合举办“检警情”文艺晚会,他积极参与舞台剧《情》的演出。为了在节目中生动再现监狱民警的大爱精神,讴歌监狱民警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他查阅相关监狱资料,走访德高望重的老民警,用心感受老一辈监狱人的平凡与执着。一个多月的排练时间里,他为了不耽搁监区工作、不缺席节目排练,每天都要在在监区和监狱工会礼堂之间往返四五次,一个来回就是三公里,一天下来就是十公里以上的路程,那段时间对于他来说跑断了腿说破了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节目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节目组演出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监狱民警的最高礼赞。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从舞台回到现实,宗兆营努力争当生活和工作的主角,面对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他都要一丝不苟去完成。为了准备一场育新文化节晚会,要提前一个月做准备,白天的时间不够用,他就加班加点地干,甚至于把工作带到家里抢时间。当看到监区各项教育改造活动结出累累硕果时,他开心地笑了。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宗兆营认识到积极参与监狱文化建设对于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他主动融入到监狱文化活动正心修身。2014年2月,在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拍摄的《严防每道关口,确保监狱安全》纪录片中,他代表基层监狱民警介绍了工作经验,展现了监狱民警对工作的热爱。多年来他撰写的专题征文和理论研讨文章二十余篇,多次获奖和发表。2016年,作为山东监狱系统“先模人物事迹巡讲团”成员,在全省巡回演讲12场,弘扬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民警故事」做最好的自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宗兆营已经从警21个春秋。21年来,他把责任与担当扛在肩头,把正义与公平放在心头。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21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份坚持铸就了一名监狱民警的风采,赋予了他荣耀与力量,激励他在从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