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GitHub VS 谷歌+ GitLab,用戶爭奪戰已打響

在各大媒體紛紛報道 GitHub 被微軟收購的消息時,GitLab 也沒有閒著。GitLab 除了高調發文祝賀之外,還直接在官網首頁掛出了從 GitHub 快速遷移的工具和廣告 ,並在 YouTube 上進行了一些遷移教學的直播,推特上 #movingtogitlab 話題已近兩千。這種正面挖牆腳的行為也讓 GitLab 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平臺項目導入量在過去 7 天增長了近 10 倍,註冊用戶增長了 5 倍,GitLab.com 的服務器已擴容三次。

微軟+ GitHub VS 谷歌+ GitLab,用戶爭奪戰已打響

微軟+ GitHub VS 谷歌+ GitLab,用戶爭奪戰已打響

微軟作為 2016 年 GitHub 開源貢獻榜的榜首,在進行收購操作時卻受到大量開發者的反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微軟之前給人的印象影響。微軟之前收購了 Skype、諾基亞等,但之後這些產品均失去了原有的知名度。之前因種種原因,微軟也被開發者貼上強推廣告、打壓競爭對手、濫用壟斷地位等標籤。此外,許多人認為微軟收購 GitHub 後會面臨盈利壓力,並和自家產品進行整合,並對其中立性表示擔憂。

不過,在微軟昨晚發佈的新聞稿中,微軟強調完成收購後,GitHub 將仍然是一個開放平臺,並保留其開發者優先的風格獨立運營,這讓許多人鬆了口氣。GitHub 的新 CEO Nat Friedman 也發佈了一篇名為 “Hello, GitHub” 的文章來介紹自己,他表示自己從六歲開始就是一名開發者,自接觸 Linux 以後就一直活躍於開源領域。Nat 曾經創建了幾個開源公司,第一次在 GitHub 上進行提交是在 2009 年,並在 2011 年擔任 Xamarin 的 CEO 。兩年前,在微軟收購 Xamarin 時,Nat 加入微軟,擔任微軟副總裁。

微軟+ GitHub VS 谷歌+ GitLab,用戶爭奪戰已打響

事實上,在傳出微軟收購 GitHub 的消息後,Gitlab、BitBucket、SourceForge 都有推出(或本來就有)相應的遷移工具,但最終大批的項目湧入了 Gitlab 。除了對其平臺本身的運營認可之外,也或多或少與其背後的 Google 有一定關係。去年 10 月,GitLab 獲得了由 Google 領投的 2000 萬美元 C 輪融資,用於開發 DevOps 軟件和工具。雖然 Google 在 GitHub 上十分活躍,但 Gitlab 依然被部分人視為是 Google 系的產品,具備與微軟競爭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