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教師李芳:除了老師,誰會救你?

悼念教师李芳:除了老师,谁会救你?

悼念教师李芳:除了老师,谁会救你?

01

2012年初,我遇見一位教師的父親。

他的名字叫馮自謙,是新野縣的一位農民。

當時,他不到50歲,已經滿頭白髮,滿臉皺紋,消瘦單薄得如同掛在深秋老樹上的枯葉。

在我家附近的小茶館裡,他給我講起去世一年半的女兒馮協時,幾度掩面而泣:

一個人在地裡幹活時,他忽然聽見她在身後甜甜地喊“爸,快歇歇吧”;

一個人在家裡枯坐時,他忽然看見她揹著書包推門進來,笑盈盈地說“爸,我回來啦”;

一個人上街趕集時,他總覺得她就在身後站著,當他猛地回頭時,卻什麼也看不到……

馮協走了。

2010年9月17日,馮自謙唯一念過大學的孩子——女特崗教師馮協,在山區剛剛任教18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那天是週末,她帶著幾個孩子去另一個學生家中走訪。

走到半路中,有個孩子去河邊洗腳,不小心掉落水中,馮協聽見呼救,毫不猶豫地跳進水裡,把學生推到岸邊,自己卻再也沒能站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但事發後,這件事一直被捂住:

教師在週末擅自帶著學生去家訪,是違反相關規定的。

哪怕她的初衷是好的,哪怕她為救學生而死,哪怕她才剛滿22歲,她依然不值得被原諒、被宣揚。

為了給女兒正名,為了在女兒墳前立塊碑,證明她是為救學生而死的,馮自謙跑斷了腿,說盡了好話,一夜之間白了頭。

事發大半年後,馮協的事蹟終於被媒體得知,後被追授一系列榮譽。

只是,再多的榮譽,也換不來父親的那個貼心小棉襖了。

我至今記得,馮自謙哭著對我說的話:“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她能保護好自己。”

也就是那一刻,我深深體悟到:

再耀眼的榮譽,也縫合不了親情的傷口。

每一位已逝英雄的背後,都有一家人“我只要你還活著”的奢望。

悼念教师李芳:除了老师,谁会救你?

馮協老師

02

這兩天,信陽女教師李芳為救學生,用身軀擋住失控的賣瓜三輪車,不幸去世的消息,感動了很多人。

6月11日下午5點多,信陽溮河區董家河鎮小學教師李芳,護送學生過馬路時,突然被一輛賣瓜的三輪車迎面撞來。

情急之下,李老師一邊大聲呼叫讓學生避讓,一邊衝上前去用身體護住學生。

她受傷的四名學生被搶救後均無大礙,而她的生命永遠停在了49歲。

看著手機上,她笑容可親、眼神明亮的照片,我想,這位用生命營救生命的女教師,也是女兒,是媽媽,是妻子。

她身後,大概也有一家人“寧願她還活著”的奢望吧。

如今,輿論的關注下,捨身救人的李芳老師成為競相報道的典型。

這榮譽,她當之無愧。

因為,愛生如子的她,足以撐起一大批紮根基層、默默奉獻的鄉村教師的群像。

但我忍不住退一步想:

在社會矛盾和家校分歧日益嚴重的今天,如果李老師當時沒能救下學生,或者她即便出手相救,自己有幸活下來,但某個學生不幸身亡,身為家長的我們,能否站在理性包容的角度,看待這場意外之災呢?


身為教師主管部門的教育局,面對這棘手的局面和事故,又能否站在客觀公道的角度,不被洶湧的輿情所裹挾,堅定不移地站在我們的好老師身邊,說句“不要怕,還有我們”呢?

作為學生家長,我每天都在祈禱悲劇停步,所有老師和所有學生都能平安健康。

作為媒體人和寫作者,我又深知:悲劇無法假設,輿論向來可怕,人心一直叵測。

當李芳老師以鮮血和生命,撐起基層教師的良心和形象時,我們不能也不該忘記了:

還有很多像她這樣鞠躬盡瘁的老師,仍在堅守,仍被誤解,仍在流淚,甚至仍未瞑目。

悼念教师李芳:除了老师,谁会救你?

李芳老師

03

身為家長,我常常捫心自問:

這個時代,除了親人,除了那些心懷使命的軍人和警察,還有誰會在生死呼嘯而來的關頭,義無反顧地營救我們的孩子呢?

恐怕,只剩我們的老師了。

21年前的5月,在北京市香山南路,海淀區紅旗村教師向麗麗等公交車時,看到一輛失控的平板車衝向站臺,毫不猶豫將站臺上的兩名學生推開,自己當場被撞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21歲。

10年前的5月,汶川地震,天崩地裂,舉國成殤,我們的老師譚千秋、杜正香、張米亞、鄭發富、肖明清、楊文友等等,顧不得救家人,顧不得管自己,一次次俯下身來,護住我們幼小的孩子。

6年前的5月,在黑龍江佳木斯市四中門口,一位叫張麗莉的年輕女教師,為了救她的學生,失去雙腿,終生殘疾。

……

如果繼續寫下去,這份名單還可以很長,很長。

一次次,都是這些教我們孩子知識、改變我們家庭命運、撐起我們民族未來的老師,用身軀為學生打開生命之門,用生命換來孩子的餘生與夢想。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社會矛盾的激化,教育壓力的逼迫,生存困境的加劇,無處安放的焦慮,讓家長一次次站到老師的對立面,對我們的老師進行無事生非地指責,不由分說地辱罵,威脅要挾地狀告,甚至拎起兇器地殘殺。

不能再這樣了。

因為,老師中固然有害群之馬,教育中難免有分歧之爭,但家長必須和老師攜起手來肩並肩。

唯有如此,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

也不知從何時起,身為老師主管部門的教育部門,面對被侮辱被損害被毆打的老師,一味地逃避,一味地推責,一味地害怕把事情鬧大丟了烏紗帽,所以才一味地為熄滅輿情而犧牲無辜老師。

不能再這樣了。

因為,尊師重道,首先要決策者和教育部門尊師重道。

愛護老師,首先要領導者和各學校愛護老師。

悼念教师李芳:除了老师,谁会救你?

譚千秋老師

04

李芳老師走了。

願好老師一路走好。

但她的走,要讓那些愚昧的家長,看見老師滾燙的血和赤誠的情。

她的走,要讓個別懦弱的教育部門,看見過去的狹隘和曾經的愚昧。

她的走,也要讓那些憑良心和熱心教書的老師們,看見關愛和希望。

唯有如此,才不枉她的一場捨身,一世深情。

05

我是一位家長。

我想抱抱那些無私無畏的好老師,親口對他們說一句:

謝謝您。辛苦了。

願你也加入進來。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end

來源 丨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