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周灣:襄陽農商行金融扶貧雪中送炭 產業發展迸發活力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六月的谷城縣南河,隨著夏季汛期的到來變的歡騰活躍。位於南河下游的盛康鎮周灣村,一掃往年的空寂冷清,迎來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老百姓歡聲笑語地在烈日下忙碌,襄陽農商行扶貧工作隊帶來空前的扶貧脫貧熱潮。

周灣村是一個典型的“空心村”,青壯者外出務工,年老體弱者駐守村裡。村裡主要經濟來源為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傳統的農業經濟結構並不能改變當地人貧窮的狀態,集體經濟也幾乎沒有。

湖北襄陽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超說,襄陽農商銀行是地方性法人銀行,肩負起支農支小支貧的社會重任,不僅要主動對貧困戶“輸血”扶持,還要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項目增收,增強“造血”功能,為脫貧攻堅、“三農”發展和實體經濟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因戶制宜 脫貧致富奔小康

南河兩岸的稻田,正充盈著泉水,水稻還需要3個多月才能進入收穫期,田野裡的玉米長勢喜人,四處能看到蝴蝶、蜂蜜的飛舞。而村裡,隨處可見正在翻修或者興建的小樓。

周灣村支部書記方正華介紹說,周灣村目前未脫貧79戶貧困戶124人中,一般貧困戶17戶42人;低保貧困戶25戶40人;五保貧困戶37戶42人。在襄陽農商行的幫扶下,村裡確定了以食用菌主導、養殖普及、種植跟進、勞務結合的發展思路。

目前,全村除了政策兜底的貧困戶以外,大力扶持養豬、養雞、養牛等養殖業。扶貧隊員陳偉介紹說,農村扶貧首先要樹立幾個榜樣帶頭,只有榜樣脫貧了,才能有更多的人相信你,願意跟著扶貧政策走。

現年51歲的周桂花,是周灣村2組人,全家四口人,多年前因為子女讀書,家庭比較貧困。2016年,在襄陽農商銀行的幫扶下,支持周桂花發展養豬產業,提供政府貼息貸款10萬元,分3年還清。僅2017年一年,養豬70頭,直接帶動毛收入9萬多元,同時,周桂花還辦理了一個小型的豬伺料加工廠,每年又增加了2萬元的收入。僅不到2年的時間,周桂花一家不僅宣告脫貧,還蓋起來2層樓新房。

陳偉說,“我們希望通過提供脫貧造血的資金,帶動你們思想上的脫貧,再加上你們的勤勞致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也正因為有了你們這樣的好榜樣,才能讓周灣村整體脫貧變成了現實”。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扶持大戶 帶動農戶保增收

像周桂花這樣成功的養殖戶,村裡還有很多,但依舊還有許多農戶沒有脫貧思路,對於這樣的貧困戶,襄陽農商行扶持養殖大戶,讓他們成為裡面的員工。

30多畝的荒土地上,建起了兩座養殖大棚,土地中間還種植者大片的玉米。養殖廠負責人蔣德春介紹說,2012年租賃了村裡40畝荒山,從一片荒蕪的灘地上,一磚一瓦的建設,現在一年養殖肉牛64頭,養殖山羊30多頭。

2016年,襄陽農商銀行扶持養殖大戶,提供了30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讓蔣德春把養殖廠的規模擴大的一倍,從原來的30多頭牛擴大到現在的規模,還平整出20多畝的土地,種植了玉米。

同時,襄陽農商行也和蔣德春簽訂了“君子協議”,每年幫助村裡的貧困戶在這裡打工。蔣德春介紹說,目前這裡上班的人有7個人,全部都是貧困戶,每年可以為這些貧困戶增加1萬多元的收入。

扶貧隊員陳偉說,這些貧困戶平時可以忙自己的農活,閒的時候到這裡來打工,每天可以有70元的收益,不僅解決了養殖廠勞動力問題,還增加了貧困戶收入,一舉兩得。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谷城周湾:襄阳农商行金融扶贫雪中送炭 产业发展迸发活力

集體發展 入社分紅都說好

而在離村委會不遠的香菇種植大棚,則是襄陽農商行扶持周灣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另外一個典範。在很遠的路上,可以看到工人正在忙碌的為一座座大棚蓋遮陽網,旁邊停留的挖掘機正在現場施工。

去年,襄陽農商行扶貧工作隊到來後,逐戶走訪村民,確立要以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發展香菇種植,以香菇產業為主導的精準脫貧思路。

村支部書記方正華介紹說,2017年,村裡為了發展集體經濟,成立谷城縣周灣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該合作社由16戶貧困戶從襄陽農商行貸款132萬入股、有經濟的個人提供10多萬資金入股、30戶農戶提供29畝土地按300元/畝等多種形式入股成立。合作社承諾每年提供不得低於營業額5%的分給貧困戶,20%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該合作社2018年5月正式營業,擁有香菇12萬袋,一年保守估計能為村裡帶來20萬元的收入,解決24個貧困戶的用工問題。

目前,周灣村的香菇已開始銷往河北、四川等地,而在大棚旁邊的冷凍庫中,工人們正在忙碌的分揀和裝框。

方正華說:“村裡有了這個合作社,就能保障集體經濟的發展,還在建設中的倉庫,也是為今後擴大規模,發展產業而準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