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西安東大街,

是西安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

你還記得麼?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28大跨,當時人們騎著它逛遍大街小巷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東大街上,推車子賣的鐘樓小奶糕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為了過年買衣服,大年二十八在東大街走幾個來回

如今,東大街已經變了樣,但人們的記憶卻不褪色

楊勇:西安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東大街新華書店承載了許多兒時回憶。小時候去趟西安不容易,大人先領著在興慶公園一逛,再到東大街新華書店買些娃娃書,大華飯店吃小籠包,冰激凌。那時印象中 城牆土黃色,鼓樓門洞車來車往。回去前到西大街帶回德懋恭水晶餅,回民的臘牛肉……滿滿的都是回憶!

鄧義龍1953:希望西安飯莊能早日重新矗立在東大街上,那是我三十五年前舉行婚禮的地方啊。。

老郝:1925年西安飯莊還沒有,門前是石子路,門口很小,有條狗老在此側腿撒尿,時時吠二聲,夏日的知了叫蓋其聲!

菡萏:城牆裡應該存留這類有記憶的東西,這些寄託了許多人對西安的感情。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多次在此停留,其美食滿足了多少人的味蕾。至今想起當年進城,就必定會提及東大街及東大街上西安飯莊的鍋貼和葫蘆雞。城牆裡的記憶不應這麼消失,鐘樓書店已面目全非,西安飯莊也要去了,東大街已今非昔比,可惜了。

東大街上的西安飯莊,

一直是西安人記憶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西安飯莊創建於1929年,在建店伊始,即有“東鍾西鼓、青龍白虎、香菜熱湯、西安飯莊”的民謠流傳於世。

可以說,西安飯莊在西安人心中的地位是難以替代的。

西安飯莊以“陝菜正宗、陝西風味小吃大全”聞名於世,由馮克昌先生及當時西安的一些社會名流集資建成,初名為“西安飯店”。1942年馮克昌將各名流集資款一一歸還,形成獨資經營,改“西安飯店”為“西安飯莊”。1957年改為國營。

1936年“西安事變”期間,周恩來在西安飯店設下“和平宴”,用特色菜點、黃桂稠酒招待了東北軍、西北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及抗日民主人士等,最終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973年6月,周總理來西安,下榻丈八溝賓館,當時從西安飯莊抽調了幾名廚師和服務員參加飯菜烹製和服務招待工作,周總理想起30多年前的往事,便對在場的領導囑咐要擴大西安飯莊的規模。

1977年下半年,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一座橫亙70米,高6層,營業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的西安飯莊大樓在東大街中段竣工營業,西安飯莊店名由郭沫若先生題寫。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南方:百年回味一席飯,千載古城多情趣。

清韻幽香:真是那句,30年河東,30年河西,不論怎麼變化,西安飯莊應該保留它的美味讓更多的人們記住它的歷史和它帶給西安人民的美好時光,在時光匆匆中一直有它的文化,而讓我們這一代人能回憶起曾經的歲月。

劉仁:西安飯莊百年老店,承載著多少歷史滄桑,多少美談佳話,是永遠抹不去的鄉愁,不只是美食是流傳百年佳話。

cherry:依稀記得小時候經常週末爸媽帶著我去西安飯莊吃小吃的情景,那時的我,以為它會一直在那裡,一直。。。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西安飯莊如今成為“集三秦美饌之精,留萬眾口福之香”的“秦菜正宗”,遠近聞名。

其製作技藝早已被列入第一批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你吃過的或見過的或聽說過的這些:

肉夾饃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涼皮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泡饃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

這些你見過的、沒見過的,

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

只要是陝西的美食,

西安飯莊全都有。

並且還原最地道最傳統的做法,

所以才有了這樣一段話:

西安飯莊就是陝西一座價值連城的飲食博物館,它一隻手伸向傳統,一隻手伸向未來,既承繼與傳遞著陝西飲食文化的一脈古老薪火,又讓陝西飲食能肩負當代重任,輻射四海,輝映華夏。

西安,以前的東大街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麼?

老陝們,

為記憶中的西安

為現今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