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河蟹更快更好的脫殼?

怎樣使河蟹更快更好的脫殼?

警惕蛻殼不順造成的後遺症!科學養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河蟹顫抖病、水腫病、軟殼、蛻殼不遂、甲殼潰瘍等病症的發生率。而我們可以從哪幾方面著手呢?

1、河蟹蛻殼要補鈣

眾所周知,成品河蟹養殖過程中,河蟹會蛻殼5~6次。河蟹每次蛻殼需要從水、飼料中吸收大量的【鈣】來滿足生長需要。

鈣吸收不足,會造成河蟹甲殼不能正常硬化。從而造成軟殼病、蛻殼不遂。這樣極易使病原菌侵入蟹體,導致病害發生。嚴重影響螃蟹的正常生長,甚至造成死亡。

蛻殼後至硬殼前,為河蟹最脆弱階段,更容易受到敵害生物、其他河蟹的傷害。

而人工集約化養殖過程中,水體中鈣的含量嚴重不足。

因此,補鈣促進迅速固殼,對河蟹養殖來說至關重要!而補充高活性、好吸收的鈣源,是河蟹補鈣硬殼的重中之重!

2、改底調水助蛻殼

河蟹蛻殼期間,需消耗比平時多幾倍的【氧】。

但人工養殖過程中,河蟹密度高。水質、底質環境容易被汙染,造成溶氧偏低。在此情況下,河蟹池塘,改底、調水、增氧非常必要。

定期有針對性、計劃性的使用改底、調水等水質改良劑,能有效改善池塘環境,降低池塘耗氧量。同時注意對池塘進行增氧。

注意,不隨意使用刺激性強的化學制氧用藥。如:過碳酸鈉、過氧化鈣、雙氧水等。以免刺激蛻殼過程中的河蟹,造成死亡。建議使用:機械增氧或溫和型增氧劑。

河蟹蛻殼期間不進食,因此蛻殼時減小投料,甚至停料,降低飼料對池塘環境的汙染。

3、增強營養強體質

蛻殼期間,河蟹需消耗大量的【營養能量】。所需要的營養和能量絕大部分來自於平時的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