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表的淡季和旺季

摘要

田文燦 / 大連理工大學

论文发表的淡季和旺季

旺季,淡季

一年十二個月,各個月份的發文量是不是都一樣呢,恐怕不是。

根據統計結果,一年中,發文量始終處於波動狀態,尤其是下半年波動非常劇烈。而且,整個春天(從二月到五月),發文量普遍較低,屬於發表論文的淡季。發文量在十二月、九月、四月和七月比較低,而在一月和十一月份發文量比較高。

论文发表的淡季和旺季

Monthly averages 2012-2017 Created by Smriti Mallapaty on 26 Apr 2018

什麼因素影響科學家發文章?

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的副主編Eithne Tynan說,許多因素會影響出版時間。首先是提交論文的時間,其次是同行評審的時間長度和期刊的出版週期。對於大多數自然期刊來說,從提交到接受需要4到8個月的時間,然後準備發表文章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一些期刊甚至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來完成上述過程。

為什麼四月份是發文量的谷值?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聖誕節和新年假期開始前,科研人員忙於完成其他任務,沒有多餘時間去提交可能會在明年四月份發表的論文。十一月份的峰值,也可以基於同樣的理論進行解釋。Tynan說,在暑假期間,Nature Communications收到的論文數會達到另一個高峰。因為此時教學負擔較輕,學者們有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的研究上。

站在評審專家的角度,年末和年中的心有旁騖也可以解釋12月份和7月份發文低谷,因為在聖誕假期和暑假期間,評審專家都不太會評審論文,這使得論文的接受和發表不得不推後到下一個月份。

參考文獻

[1] Gemma Conroy (26 April 2018). April publishing lull follows end-of-year academic flurry. Nature Index.

[2] Tort, Adriano BL, Ze H. Targino, and Olavo B. Amaral. (2012). Rising publication delays inflate journal impact factors. PLoS One, 7.12: e53374.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