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軍隊會使用“工合”這個中文口號?

用戶133749265

“工合”(Gung Ho)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思想,是美國人借鑑中國治軍理念,在海軍陸戰隊中推行的治軍理念,而且還被正式收入美國字典。

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公認的精英部隊,隊員經常自稱“人不多,很自豪(the Few, the Proud)”,是“工合戰士(Gung Ho Soldiers)”,這裡的“工合”一次便源自中國漢語。

“工合(Gung Ho)”一詞,在美國《韋氏大學字典(第11版)》中的定義為:

1、(中國普通話)中國工業合作社(1942年)的簡稱;2、極度的興奮與激動。

《新英漢詞典(世紀版)》定義為:(美)同心協力、熱烈、狂熱等等。

“工合”代表一種精神,源自於延安時期八路軍治軍理念

抗戰初期,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卡爾遜(Evans F.Carlson)受羅斯福總統之命,來中國戰場考察,他曾去延安和華北考察我黨領導的抗日遊擊戰爭。毛澤東、朱德、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等領導人都曾與之長談,交流治軍和抗戰經驗。

通過認真細緻的考察,卡爾遜在1938年春給羅斯福總統的私人信件中大膽預言,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不僅能戰勝日本侵略者,而且也能打敗國民黨。

卡爾遜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他親眼見到了我黨領導八路軍抗戰的努力,體會到了八路軍的治軍理念,他認為關鍵之處有三點,一要實施政治教育,讓當兵的知道為什麼打仗;二是要實行軍事民主,儘可能讓士兵對軍事決策參與或知情,贏得部下信任;三是要做好群眾工作,軍民魚水關係對游擊戰爭的作用至關重要。

卡爾遜發現,美國軍隊缺乏的恰恰是這三點。返回國內後,卡爾遜嘗試利用八路軍治軍思想來訓練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突擊大隊,並稱此法為“工合精神”。

“工合精神”訓練成果十分突出。1942年夏,卡爾遜率第二突擊大隊在南太平洋馬金島與日軍苦戰,一仗打出威風,讓該部隊贏得“卡爾遜突擊隊(Carlson Raiders)”的美名。

當時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這次勝利是因珍珠港事件備受打擊的美國人,期待已久的勝利,更體現了美國頑強不屈的戰鬥精神,極大鼓舞了美軍士氣,這一戰例還專門被拍成電影,“工合”精神一戰成名,譽滿天下,後來還被列入英語字典,可謂影響深遠。

還有一種頗為幽默風趣的說法是,卡爾遜的“工合”口號是從中國士兵學來的。

卡爾遜曾在戰場上問一箇中國士兵:“你為什麼要打仗?你的同胞為什麼不怕死?”

那人答道“救——國!”

卡爾遜又問:“那你們怎樣去救國?”

卡爾遜“通力合作,不怕死,就能打敗鬼子。”

“通、力、合、作?”卡爾遜沒聽懂。

“工——合!”那人又把四個字簡化成兩個字。

“工合!工合!就能打敗日本人”這兩個字在卡爾遜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卡爾遜的海軍陸戰隊員以後在打仗時,就高喊著“工合”二字勇猛衝鋒,讓日本人聞風喪膽。

這顯然是一種附會之說。因為在1943年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突擊大隊成立一週年時,卡爾遜正式發表了關於“工合精神”的完整戰陣訓詞(全文見下圖),這顯然不是一句簡單的衝鋒口號,而是一種治軍理念。

創建“工合精神”的卡爾遜做到美國海軍陸戰隊准將,1946年因病退役,著有《中國的雙星》,敘述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故事。為了紀念他,美國海軍2007年8月將一艘在建的兩棲攻擊艦命名為“馬金島號”,該艦艦徽上就有“工合”的英文拼音。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是落後的,一直在向先進的美國學習。但實際上,美國也在學習中國,我們沒必要妄自菲薄,與謙虛相比,我們缺少的更是自信。


狄飛驚

首先並不是美國所有軍隊都會喊“工合”這個口號,更準確的說,“工合”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是作為內部的一個精神存在著,真的去沒事去喊“工合”口號,反正我是沒見過.........而且怎麼聽,怎麼覺得奇怪。

海軍陸戰隊的一艘兩棲攻擊艦“馬金島號”,在它的艦徽上就有“工合”的英文拼音(見上圖,該艦的棒球帽),為的就是紀念“工合”精神,已經它的提出者,卡爾遜上校。

“工合”是個啥意思呢?其實就是老外斷章取義,拿了一個簡稱作為自己軍事理論方式的名稱而已。“工合”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當我介紹卡爾遜上校的時候會提出。

左邊那個就是斯諾

斯諾是什麼人,大家應該知道了,再後來的事情就一步一步來了,卡爾遜先是在上海深入民間,瞭解中國,這裡就要說到“工合”這個詞來源的第一個說法了,37年,卡爾遜重新被調任中國(中途離開過,去了南美),37年淞滬會戰開始,在戰場上,他問一個參加救助的民工:“你為什麼要打仗?你的同胞為什麼不怕死?”“救——國!”那人答道。“那你們怎樣去救國?”“通力合作,不怕死就能打敗鬼子。”“通、力、合、作?”卡爾遜沒有聽懂那人口中鄉音濃重的上海話。“工——合!”那人又把四個字簡化成兩個字。“工合!工合!”這兩個字在卡爾遜心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這是第一種說法。

再後來,卡爾遜離開上海,為什麼要離開,有的時候,歷史真的是串起來的,並不鼓勵,斯諾那段時間剛剛完成《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一書的初稿,卡爾遜看了之後,覺得斯諾描繪的朱德,毛澤東這群人,太牛掰了,如果真的是這樣,將來中國一定是這群人當扛把子。

軍人嘛,不像斯諾那種文人,有點共產主義情懷,軍人相信事實,而且你想啊,卡爾遜本來就是個搞情報的,中國有這群人,他怎麼可能沒有興趣呢,而且斯諾也說“還沒有任何一個外國軍官敢勇敢地穿越封鎖線到他們那裡去”,這話一說,像卡爾遜這樣的人肯定炸毛,於是卡爾遜弄來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軍用通行證,以美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和美軍觀察員的身份,於1937年11月下旬從南京出發,正式開始了他的華北敵後考察。

這就是埃文斯·福代斯·

卡爾遜本人

卡爾遜途經武漢、鄭州、西安、淦關、臨汾,於同年12月中旬抵達山西省洪洞縣高公村八路軍總部,受到朱德總司令的親自迎接,經作家周立波翻譯,他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

這裡就要提到第二個說法了,卡爾遜參觀根據地倒是沒有什麼限制,隨便看,還跟著八路軍出任務,當時根據地有一種叫做工業合作社的組織,這裡要提一句,工業合作社的簡稱就是“工合”,其意思就是努力幹,一起幹,這個組織現在還有,大體工作內容就是從國外引進各種先進工業技術。

卡爾遜就覺得共產黨這邊,協作精神非常好,官兵一致,軍事民主,而且強調集體主義,打仗不怕死。

朱德和卡爾遜

回去後,又經歷了很多事情(那個年代嘛,感覺你接觸了共產主義了,就好像被赤化了,要怎麼著了,還好後來打仗了)1941年5月,卡爾遜重新穿上軍服,他本來告誡麥克阿瑟日本要進攻菲律賓,他很想在菲律賓中部山地訓練民兵打游擊戰的,但麥克阿瑟相信的是正規戰,加上軍種的隔閡,他回到陸戰隊任聖迭哥埃里奧特兵營第二團作戰情報官。1942年2月5日,卡爾遜受命組建獨立營,就是後來的“卡爾遜飛行突擊隊”或稱“工合營”。羅斯福總統把他的愛子詹姆斯·羅斯福送到卡爾遜身邊擔任突擊營參謀主任。卡爾遜以5比1的比例嚴格挑選了1000名突擊隊員,採用八路軍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和“思想教育”的方法,讓士兵們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卡爾遜把部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稱為“工合”!

如果“工合”的故事說到這裡,就算結束了,那麼其實對今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為什麼“工合”的故事和精神能夠一直流傳呢?是因為一次經典的戰例。

1942年8月16日,卡爾遜運用八路軍的奇襲戰術,偷襲日軍重兵守衛的馬金島一舉成功,

載運卡爾遜部隊的軍艦,是當時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最大的兩艘潛艇“鸚鵡螺”號和“魚”號(這兩艘潛艇排水量均為2700噸,長113米以上)。美方之所以打破慣例,用潛艇載運登陸部隊,顯然是為了達到使日軍毫無覺察的目的。

在潛艇上的卡爾遜本人

此戰卡爾遜部隊已殲滅了約200多名守島日軍,摧毀了島上大部分軍事設施並掠獲大批有價值的情報資料,更關鍵的是已經達到了調動日軍部隊的戰略目的,而且只損失了9人,與成為他軍事生涯中的一塊豐碑,被永遠載入了美軍戰史。而卡爾遜本人也名噪一時,被視為美軍的一員良將。戰後,美國影片《工合》就是反映卡爾遜運用八路軍游擊戰術進行馬金島偷襲戰經過的。後來在使命召喚5這部遊戲中,也有關卡體現。


號角WG

很簡單,美軍是和我們的八路軍學的。

八路軍,和新四軍,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八年抗戰中,共擊斃日軍達58萬,超過了國民黨軍隊的任何一支集團軍甚至戰區。

毛主席認真教授卡爾遜戰略戰術

不僅如此,美軍在考察八路軍的戰術時,用“工合精神”加以概括,在美軍中推廣,直到現在,工合成了美軍的必勝口號。

把八路軍的作戰精神引入美軍的是卡爾遜,他才用過了八路的游擊戰術和思想教育軍官平等等方法和原則,讓士兵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這種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卡爾遜用“工合”二字代表。工合實際上是抗日戰爭中我國為保障軍需進行工業生產的“工業合作協會”的標誌。

在第一次的訓話中,卡爾遜對士兵們說

我們將和你們同吃、同住、同工作、同戰鬥。我們心甘情願地放棄一切特權。你們必須練得不吃飯也不睡覺,一天行軍50英里以上;還必須學會在叢林中作戰,用各種武器在各種可以想象的到的位置上進行射擊。有那麼一天,我們惟一的口糧是從日本鬼子屍體上搜尋到的食物。

這一切,完全是八路軍的模仿遊戲。

1942年,卡爾遜在馬金島戰役中一戰成名,後來他又在瓜島戰役上故技重施,以17人代價,擊斃日軍800人。


這一切都源於卡爾遜在1938年訪問延安時的認真學習。

當時,朱德元帥這樣教導卡爾遜觀察員。

1,要搞政治教育,讓士兵知道為何打仗。

2,要搞軍事民主,讓士兵有全局觀念。

3,要搞軍民融合,軍事行動不能脫離群眾基礎。

當然,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也有想要學習八路軍的,八路軍說,要提高國軍戰鬥力很簡單,每個連隊派一名共產黨指導員就行。

蔣介石沒有學八路軍的戰略戰術,反而找了侵華日軍統帥岡村寧次當參謀,當師傅。真是崇洋媚外很無恥。

後來,美國人把卡爾遜的“工合精神”搬上大熒幕,拍出來電影《工合》,紀念這位善於學習的美國將軍,也感謝八路軍在軍事思想上的無私傳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