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6.15日川普發動新一波的貿易戰,500億美元關稅清單之後,又有了2000億美元、以及4000億美元的計劃,可謂是貿易戰來最火爆的一次。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遭遇集體拋售,從農產品到工業金屬,幾乎無一倖免。

貿易戰引發國際期貨跳水,國內分化

國際方面,美大豆領跌美國農產品期貨市場。芝商所CBOT大豆前月期貨盤中一度跳水近7%,創2008年12月份以來盤中新低,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120億美元大豆。CBOT玉米、小麥、棉花等品種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工業金屬方面,LME銅、鎳、鋅、鎳期貨3月期主力合約盤中一度大跌超2%。上月,受益於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改善提振,大部分工業金屬剛剛刷新三年高點。全球礦業股也無法倖免,全球最大鋼鐵廠安賽樂米塔爾重挫3.4%,德國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下跌1.6%。嘉能可和必和必拓收跌近2.5%。

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國內方面,商品市場週二大幅震盪。6.19日端午節後,文華商品指數當日下挫1.66%,創下3月23日以來當日最大跌幅。工業品成為重災區,滬膠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停,隨後跌幅小幅縮窄,全日下跌5.74%,基本金屬以及黑色品種跌幅都在2%以上。當天共有30個品種價格下跌,24個品種跌幅超過1%,11個品種跌幅超過3%,7個品種當日跌幅超過4%。大跌之下,部分空頭獲利頗豐。

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在工業品大跌的同時,部分農產品表現良好,成為逆勢活躍品種。當日盤面上,上漲的品種全部為農產品,其中蘋果主力合約1810早盤一度逼近漲停。但本週後期也進入跳水狀態,恐慌氣氛濃厚。

農產品方面機會多多

農產品今年有過多次活躍,已經成為了資金關注的要點。不僅期貨如此,股市方面也是6.19日以農發種業、豐樂種業為首的農業板塊集體大漲。這背後的邏輯是考慮到進口成本可能有較大的提高以及後期採購南美豆或不足以保證後期國內的需求,根據估算,可能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出現供需缺口。這推動了農產品價格。

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以大豆為例,2017年全年,中國共進口大豆9552.6萬噸,同比增加13.8%,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來自美國的有3285.5萬噸,佔中國進口總量的34%,佔美豆出口量的55%。來自巴西的有5092.7萬噸,佔中國進口總量53%,佔巴西出口量的80%。

此外,也有基本面的修復,如國內紡織產銷基本平穩,出口大幅回升,紡織服裝回暖,推動棉花價格上漲;華孚時尚、新野紡織和魯泰A坐擁新疆棉花資源優勢和政策扶持優勢,獲益良多。生產全球80%以上灰色棉線的華孚時尚已將其灰色棉線業務全部轉移到新疆,涉及棉花采購、加工、紡紗、印染等多個環節,2017年新增產能16萬錠。新野紡織相繼在新疆投資20多億元,整合新疆的棉花收購、加工、紡紗產業鏈,帶動公司產能達到170餘萬錠。2017年,公司收到1億多元政府補貼。

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還有菜籽油方面,也有活躍,在5.30日菜籽油期貨漲停,並且拉動現貨價格,部分油廠當即就上調菜籽油出廠價,平均上調150元/噸。上市公司方面,經營棉籽油、葵花油的新賽股份表示,棉籽油、葵花油目前價格有抬頭上行的趨勢,佔比較大的菜籽油漲價對棉籽油、葵花油有拉動作用,棉籽油、葵花油跟漲在情理之中。

貿易戰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種風險與機會分析

過去兩週,生豬價格觸底反彈,從5月18日的10.04元/公斤反彈至6月1日的11.24元/公斤。對於6月、7月生豬價格走勢,預計將小幅波浪形攀升,最高12元/公斤左右。6月、7月天氣炎熱,生豬生長較慢,供應量下降。夏季是豬肉的傳統消費淡季,故預計生豬價格小幅震盪上行。養豬概念股自豬價反彈前2周即開始啟動,其中前期股價回調較大的正邦科技、溫氏股份在過去4周相對於大盤的累計超額收益均超過15%。

綜合來看,市場弱勢格局,貿易戰因素影響大,但國內方面農業股異動較多,投資者在市場穩定後可關注這個板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