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6.15日川普发动新一波的贸易战,500亿美元关税清单之后,又有了2000亿美元、以及4000亿美元的计划,可谓是贸易战来最火爆的一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遭遇集体抛售,从农产品到工业金属,几乎无一幸免。

贸易战引发国际期货跳水,国内分化

国际方面,美大豆领跌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商所CBOT大豆前月期货盘中一度跳水近7%,创2008年12月份以来盘中新低,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120亿美元大豆。CBOT玉米、小麦、棉花等品种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工业金属方面,LME铜、镍、锌、镍期货3月期主力合约盘中一度大跌超2%。上月,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改善提振,大部分工业金属刚刚刷新三年高点。全球矿业股也无法幸免,全球最大钢铁厂安赛乐米塔尔重挫3.4%,德国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下跌1.6%。嘉能可和必和必拓收跌近2.5%。

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国内方面,商品市场周二大幅震荡。6.19日端午节后,文华商品指数当日下挫1.66%,创下3月23日以来当日最大跌幅。工业品成为重灾区,沪胶主力合约盘中一度跌停,随后跌幅小幅缩窄,全日下跌5.74%,基本金属以及黑色品种跌幅都在2%以上。当天共有30个品种价格下跌,24个品种跌幅超过1%,11个品种跌幅超过3%,7个品种当日跌幅超过4%。大跌之下,部分空头获利颇丰。

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在工业品大跌的同时,部分农产品表现良好,成为逆势活跃品种。当日盘面上,上涨的品种全部为农产品,其中苹果主力合约1810早盘一度逼近涨停。但本周后期也进入跳水状态,恐慌气氛浓厚。

农产品方面机会多多

农产品今年有过多次活跃,已经成为了资金关注的要点。不仅期货如此,股市方面也是6.19日以农发种业、丰乐种业为首的农业板块集体大涨。这背后的逻辑是考虑到进口成本可能有较大的提高以及后期采购南美豆或不足以保证后期国内的需求,根据估算,可能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出现供需缺口。这推动了农产品价格。

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以大豆为例,2017年全年,中国共进口大豆9552.6万吨,同比增加13.8%,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来自美国的有3285.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4%,占美豆出口量的55%。来自巴西的有5092.7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53%,占巴西出口量的80%。

此外,也有基本面的修复,如国内纺织产销基本平稳,出口大幅回升,纺织服装回暖,推动棉花价格上涨;华孚时尚、新野纺织和鲁泰A坐拥新疆棉花资源优势和政策扶持优势,获益良多。生产全球80%以上灰色棉线的华孚时尚已将其灰色棉线业务全部转移到新疆,涉及棉花采购、加工、纺纱、印染等多个环节,2017年新增产能16万锭。新野纺织相继在新疆投资20多亿元,整合新疆的棉花收购、加工、纺纱产业链,带动公司产能达到170余万锭。2017年,公司收到1亿多元政府补贴。

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还有菜籽油方面,也有活跃,在5.30日菜籽油期货涨停,并且拉动现货价格,部分油厂当即就上调菜籽油出厂价,平均上调150元/吨。上市公司方面,经营棉籽油、葵花油的新赛股份表示,棉籽油、葵花油目前价格有抬头上行的趋势,占比较大的菜籽油涨价对棉籽油、葵花油有拉动作用,棉籽油、葵花油跟涨在情理之中。

贸易战新一波,大宗商品各品种风险与机会分析

过去两周,生猪价格触底反弹,从5月18日的10.04元/公斤反弹至6月1日的11.24元/公斤。对于6月、7月生猪价格走势,预计将小幅波浪形攀升,最高12元/公斤左右。6月、7月天气炎热,生猪生长较慢,供应量下降。夏季是猪肉的传统消费淡季,故预计生猪价格小幅震荡上行。养猪概念股自猪价反弹前2周即开始启动,其中前期股价回调较大的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在过去4周相对于大盘的累计超额收益均超过15%。

综合来看,市场弱势格局,贸易战因素影响大,但国内方面农业股异动较多,投资者在市场稳定后可关注这个板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