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沒義務幫忙帶孩子,媳婦也沒義務照顧老人,但真到老人需要照顧時,會怎樣呢?

寧93281681

發表一點個人的意見。我們單位確實也有兩個女職工,男方老人一直沒有給看孩子,心中誹議非常大,也曾經提出,老人老了之後不要有她們照顧的想法。但是她們也明確表態,該出錢出錢、該付贍養費出贍養費。但是,出力是不行,或者說不樂意。

不過這兩個家庭男方都不是獨生子女,主要老人還是偏向在跟前的子女,才產生這種矛盾。

其實這個事情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不管怎麼樣,血脈關係斷定了我們的親情關係。不管父母以後的做法如何,都改變不了我們的贍養法定義務。

像獨生子女家庭,不僅要支付贍養費,該盡照顧義務的時候還要進行照顧。可能關係不好,女方少出面就可以了,但是絕對不能妨礙男方盡相應的義務。否則這種做法只能加深家庭矛盾,也改變不了任何事實。

其實這個問題也說明了,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在改變,人們的思想也要變化起來。

孩子成年後就應當逐步與父母的經濟和社會關係獨立,父母也不要總覺得孩子長不大總是指手畫腳。這項就形成了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尤其是小孩子的養育問題,父母撫養子女是法定義務,但是爺爺奶奶撫養孫子孫女並不是法定的義務。如果因為爺爺奶奶不照看孫子孫女就斷絕與老人的贍養關係,這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養老保險制度的逐步確立和完善,未來我們老年人的養老將逐漸脫離開子女養老的窘境。

我們國家的撫養子女的觀念也是要改變的時候了,我們需要互相尊重各自的幸福生活。如果不能幫助孩子照看,老人也不要胡亂建議,讓孩子們多生孩子了,這樣會干涉孩子的生活,不可取。


暖心人社

老人沒義務幫忙帶孩子,這句話我是贊同的。

老人把孩子拉扯大,實屬不易,年老了應該頤養天年,享樂。


父母生下子女,要自己教養。生而不養為何要生下孩子?

後一句媳婦沒有義務照顧老人持保留意見。

子女贍養父母通過法律明文規定,是子女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通過道德來約束人們。這裡就有人會有反對聲音,那是子女贍養父母,不是媳婦贍養照顧。夫妻通過法律結合一體,那也就是一起承擔贍養責任。不然為什麼要稱為夫妻共同財產?作為女婿也一樣,當岳父岳母需要照顧時,也一樣要盡力而為給予幫助。

回到原話題:老人沒有義務帶孩子,媳婦也沒有義務照顧老人,當這一天來臨時會怎樣?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是的,在你生育時,最需要幫忙的時候老人沒幫忙,而年老了你也覺得不需要照顧老人。換位思考,當年婆婆也是自己帶著孩子過來,有可能是三個更有甚者五六個孩子,在那個年代煮飯得燒火,還有割草餵豬,要下田耕種,各種生活的苦難都磨礪了,也一樣堅強挺過來了,而現今的生活,一切自動化,只生一個兩個,老人就會覺得年輕人太過矯情了。


所以我們作為年輕人,應該是理解老人,他們能來幫忙是情分,學會感恩,畢竟養育孩子的事情他們已經經歷過了,年老了可以享享福,休息會。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自己帶孩子,才能更深刻體會到自己的父母當年的養育是多麼辛苦,更應該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這個時候更應該要孝順父母才對。


熙媽育女養成記

老人沒義務幫忙帶孩子是對的,但因此推斷媳婦就沒義務照顧老人我覺的就有一些本末倒置了,因為這壓根就劃分錯了責任體。


老人的義務是帶兒女到成人。把兒女帶大成人後,無論從法律上還是道德上老人都完成任務了,至於帶不帶孫子就要看老人自己意願了。提別是孫子孫女多的,帶不過來的話帶誰不帶誰都是錯。如果兒女以沒帶孫子為理由拒絕照顧老人,簡直就是沒天理啊。因為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是不容商量的。因為老人把你的老公帶大了啊,他們已經盡了對你老公的扶養義務,所以你老公就有義務贍養老人,不管他們是否給你們帶孩子了。 你說我自己和公婆又沒有撫養關係,可以不盡贍養義務吧?那要是你老公也這麼想呢。凡事要將心比心,如果你的爸爸媽媽老了你老公卻不去照顧他們,理由就是你沒照顧他的爸媽,你是不是會覺得很心酸?如果你爸媽恰好就你一個女兒,沒有你老公的幫助你能照顧好自己年老的爸媽嗎?這是同樣的道理啊,為了家庭和睦,不要有沒義務照顧老人的想法。帶娃有困難可以盡力和老人商量,老人不想帶孫子孫女也許真是老了,活著身體不行。可以和他們商量比如選個折中的方法,比如找個保姆和他們一起帶,老人只需要監督保姆,陪孩子玩耍就行了,減輕他們的負擔。


朱鐵平

有多少夫妻生氣是因為婆婆太期負人,都說婚後男人現出原形。生了孩子後婆婆現出原形,這話一點都不錯。

現在的老人太多為老不尊,以為自己是長輩就可以胡作非為。沒有所謂的應不應該,只有願不願意,我們和婆婆沒有血緣關係,只有禮尚往來,你對我好我就會對你好,反之亦然!

在你懷孕的時候就和婆婆發生如此多問題,鬧得不愉快,為什麼做月子還會把婆婆叫來,不是你媽媽也在嗎?婆婆做不好,那媽媽就做個榜樣出來給她看啊?其次你真的能力有你說的很強,可以花錢請保姆啊。一個魅力四射的女人是不缺乏追求者的,即使你離婚了,也不怕找個到更好的。所以,多去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也不排除現在很多老人,他們在你需要時候,非常理直氣壯的說,我們老了不用你們管,孩子你們自己帶,等孩子十多歲了他們老了,需要兒女伺候時候,又擺出可憐模樣,試問兒女是神不是人,就是不計較去伺候,可是這只是進贍養義務,不會帶感情的,所以正在進入爺爺奶奶角色的人,一定好好想清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無論老人幫不幫帶孩子到老了一樣要盡孝,她們含辛茹苦把孩子們養大不容易,心想能歇歇了又要帶孫子。一是身體不行了,二是精神也不行了。要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相互體貼!


笑搞

真的是這樣,你生孩子的時候她一點不幫忙,等她老了你不管,就會有一大堆的白蓮花跑過來指責你不孝!我爸老大,底下5個妹妹,我媽生我的時候5個姑姑都有工作了,我奶奶就是不來伺候月子,我媽那時候上班產假只有56天,她也不來帶我,我4姑正好那時候換工作在家閒著,特想來看我,來了不到一個月就被我爺爺叫走了。我姥姥是農村的要照顧孫子,又擔心我沒人管,沒辦法了叫我姨放下地裡的農活不掙工分來看我。

我奶的5個閨女生孩子她挨個伺候一遍月子,還給帶孩子,給她外孫女做褥子,棉衣,用剩下的布頭給我拼了個小褥子。小時候暑假沒人看我,實在沒辦法了我媽把我送她們家,我爸給我5塊錢叫我買冰棍吃,被我奶發現,直接給收走了,打那以後一個冰棍也沒給我買過,我想吃香蕉,好說歹說買了3根。

後來她老了,我爸想讓我媽伺候,就他一個兒子,覺得該跟著他,我媽就是不同意,說現在想起媳婦了,媳婦難的時候幹嘛呢?後來我5個姑和我爸輪流伺候。


趙小麗166837

最近有個好朋友生病住院,她告訴我她同一病房有個老太太住院,都是兩個女兒伺候兒媳就來了一次。所以養兒子有啥用,辛辛苦苦給他買房子,兒媳根本就不會感恩,就算給他們買房伺候月子看孩子,老了生病照樣不伺候。如果沒有女兒,伺候的大多數兒子。現在有幾個兒媳伺候公婆的?!


歌聲與微笑36

“老人沒義務幫忙帶孩子,媳婦也沒義務照顧老人”,這話貌似有理,《婚姻法》確實沒有明文規定兒媳必須贍養公婆、女婿必須贍養岳父母。

但,夫妻是命運共同體,應該互相扶養、共擔責任。由此推導,兒媳應該有照顧老人的義務。

很多做兒媳的認為不公平:我每天上班、做飯、帶孩子,上躥下跳累成狗,公婆卻每天打牌釣魚跳廣場舞。我最艱難的時候不幫一把,憑什麼你老了動不了了卻要求我來照顧?

對,法律就是這麼規定的。法律有時候看起來很反人性,卻自有其道理。

任何物種的天性,都是親愛自己的子女、而厭棄衰老的父母的。因為只有將全部資源(食物、安全)傾注於新生後代,才能保證種族在險惡的自然環境中得以延續。有些少數民族,在食物匱乏的時代,子女會將失去勞動能力的年邁父母背入深山等死,以節省糧食。這種貌似泯滅天良的做法,卻是沿襲了無數代的古老傳統。物競天擇之殘忍,未免令人唏噓嘆息。

但當人類擊敗地球上所有物種、統治了這個星球,且進入物質極大豐富的文明社會之後,種族消亡的風險已降低至無限趨近於零,食物短缺亦不再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人類對生存質量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即,尊重每一個生命——這也是文明社會區別於矇昧社會的顯著標志。

“幼吾幼,以及吾之老”(本人篡改),這是一種美好期望,也是一種契約。於是,“孝道”就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而在法治社會的今天,則以法律條文或司法解釋的形式得以確認。

《二十四孝》是反人性的,《婚姻法》也是反人性的。反的是人性中的惡,弘揚的是人性中的善。站在個體角度,從某個時間節點觀察,有些確實顯得不公平。但站在人類歷史高度,從代際傳承的時間長河中觀察,卻又是整體公平的。

不過,道理雖如此,但現今社會,年輕人夫妻雙方都要出去工作,生存壓力大。而老年人壽命普遍延長,退休後精力尚較旺盛,幫忙帶帶孩子,也是應該的。“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一家人之間,互幫互助,才能相親相愛,才能體驗到“愛”這種人類最高級的情感,才能真正享受到一個幸福的晚年。


毫米


刷新一切152730410

本人做媳婦的,個人認為,老人是沒有義務幫忙帶孫子的。因為她已經完成了帶孩子的使命,把自己的孩子帶大,盡到了自己的義務。但古話說:羊又跪母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老人應有照顧生養自己父母的義務。同樣的道理生養的兒子有照顧爸媽的義務,至於媳婦就沒有義務了,因為她的照顧生養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是自食其力的媳婦,請你不要阻止老公用自己的錢照顧贍養他的父母!除非動你的那!如果你是依靠老公為生活來源的,更應該閉嘴好好教育下一代,好有更好的回報!


好好想想71499878

你這個問題不是在就事問事,而是在拷問人性——其實,如同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一樣,媳婦照顧老人也是照顧是情分,不管是本分。


真到那天怎麼辦,其實要看三方面:

一,老人待媳婦的態度,只要不太過,不做那種天怨人怒,缺德帶冒煙的虐待媳婦,不把媳婦當人看的事兒,通常真有一天老人動不了了,媳婦也不會旁觀的,縱使不能像對親媽一樣,但做到老有所養還是沒問題的。可是也有一部分老不要臉的,年輕的時候折磨媳婦,到老了還想媳婦做奴僕一樣伺候她,我認為給她三個字就好了——老不羞!

二,看兒子和媳婦感情,兒子媳婦感情好,即使公婆對媳婦不好,可是看在自己老公面子上,也不會坐視不理,保證老有所養也都可以做到的。

三,就看媳婦品性了,公婆缺德,夫妻感情又不好,或者夫早亡,再或者離婚後夫早亡,這時候真的就是看媳婦的心性是否善良了——善良的,受了再多委屈,看到老人動不了的可憐樣子,多少都會伸一手管一管;心腸狠辣的,或者被公婆丈夫傷透了心的,這時候不落井下石就已經是給老人面子了,真的別奢求太多了。

話也說回來,剛結婚的時候沒有媳婦不想和婆婆把關係處好的,後來會出問題,追根究底其實根本因由一定是在婆婆身上——面對媳婦的討好,婆婆擺不正位置,仗勢欺人;對待媳婦的稚嫩笨拙,婆婆缺少包容不算,還挑撥挑剔;面對兒子媳婦的親暱,婆婆心態不正,非要“捍衛”兒子的“所有權”……

所以,固然後來婆媳關係問題忽悠對錯,可是從角色開講,婆婆絕對是婆媳關係問題的根源!


人不能太自私太想當然,老用道德綁架媳婦幹嘛呢?!怎麼就沒人出來說女婿該不該給丈母孃養老是應該的呢

補充一點:法律上,媳婦是沒有義務給公婆養老的,正如女婿沒有義務給丈人丈母孃養老,老人沒義務幫忙帶孩子一樣。所以以下言論,我僅談論我們中國人最重視的“人情”!

所以這裡我專門解釋一下:

首先,我在回答任何問題的時候都會撇開個人情緒,儘可能用中庸的視角去看待和解答問題,竭盡全力摒棄個人感情色彩——不是怕事,是儘自己本分,避免自己言行誤導讀者。

其次,我之所以說婆婆是婆媳問題的根源,是立足於我國曆史傳承,公婆從古至今在婆媳關係當中就都處於優勢地位——例如古時媳婦進門要被婆婆立規矩,新婚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為公婆洗手作羹湯,這些都是由來已久。我不否認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如今都存在“惡媳婦”,但是中國的歷史因素就已經決定了“惡婆婆”絕對遠遠多於“惡媳婦”。而我正是立足於這樣的前提下展開分析的。

最後,很多讀者朋友說我的言論是不孝,不負責任——我這裡也想反問如此指責我的朋友,你們是媳婦嗎?你們的婆婆是我言論中折磨媳婦的“惡婆婆”嗎?如果不是,你確定你真的知道“惡婆婆”究竟可以做到有多“惡”嗎?如果以上三個問題有兩個以上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你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立場指責我的解答以及指責我解答中所說的“心腸狠辣的媳婦”——只因為,人遇事要懂得將心比心,如果你是女人,那請你捫心自問,這個世界上有幾個女人天性惡毒?有幾個惡毒的女人不是本性善良卻被逼到絕路而無奈的抵死反抗?!

人們往往都同情弱者——人老了,不得動,的確是弱了,可是請問狼會因為老了不能動就變成羊嗎?說到這又有人要來噴我了,“你怎麼可以這麼形容婆婆”吧啦吧啦……我如此形容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惡婆婆”。請相信我,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公婆惡起來,比狼更可怕!


所以,如果你不是惡婆婆,如果你沒遇到惡婆婆,就請別急著對號入座吧,更別拿你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媳婦。其實,媳婦在嫁進夫家的時候就已經在婆媳關係中出於絕對劣勢了——我有位朋友問我,說為什麼媳婦們遇到婆媳問題都不想著溝通啊講道理啊,非得忍著,讓著,退著,把自己逼到絕路在猛然激烈反抗,從而讓她們身邊的大部分人都忽略掉她們所受的委屈,把她們定義為“惡媳婦”呢?我記得當時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中國歷史上講求孝義,子不言父過,重男輕女等一系列的歷史因素導致了媳婦和婆婆的相處中,婆婆的地位絕對性的高於媳婦;因此,一旦有矛盾產生,遇到明理的有耐心有涵養的婆婆還好,願意和你溝通;一旦遇到一個胡攪蠻纏的婆婆,你和她溝通她給你罵人,你和她講道理她跟你說身份,你對她忍讓她得寸進尺……怎麼溝通,溝通什麼?!在婆媳關係中,公婆不需要跟媳婦溝通,沒必要和媳婦講道理,端出身份就已經可以碾壓媳婦,如果再拿出孝義,那就可以直接秒殺媳婦了。

然而這一切,在現代社會已經是行不通的了,那麼要想婆媳和睦相處,老有所依,依舊端著古早的身架,真的是行不通了。如此,正面正確認識現狀,尊重媳婦又有什麼不好呢?!

有一點對任何人都是公平且有效的——那就是,除了你的生身父母和親生子女,請不要對任何人報以理所當然的要求和想當然的期望,人生而平等,誰又真的比誰高貴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