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這些賣油的阿拉伯土豪,成天炫富,但不是所有的阿拉伯油大爺們天生愛炫富,還有一個低調做人,高調賣油的阿拉伯乖寶寶,這就是阿曼。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阿曼的全稱是阿曼蘇丹國,面積30.9萬平方公里,人口442萬,首都馬斯喀特。阿曼的國土以沙漠為主,幾乎不合適人類生存,如果沒有石油的話……

有時候就得信命,非洲很多窮國也都有沙漠,就是沒有石油。阿曼原本是靠種地打漁的,餓不死,也發不了財。直到阿曼人發現自己的腳下,蘊藏著足夠他們吃幾千輩子的石油。阿曼的油氣儲量非常驚人,現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近7.2億噸,煤儲量約3600萬噸,金礦儲量約1182萬噸,銅儲量約2000萬噸,鉻100萬噸。還有銀、優質石灰石,水產資源豐富。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阿曼發現石油較晚,比沙特這些大兄弟的生活水平略差一些,但也算得上個富國了。更要命的是,阿曼不但有石油天然氣,還有一個任何一個阿拉伯兄弟都比不了的先天優勢——扼守世界經濟的心臟霍爾木茲海峽。很多人看地圖,以為波斯灣出海口是由伊朗和阿聯酋控制的,其實不是。在阿聯酋地圖的最頂角,有一小塊地方被單獨劃出,這就是阿曼的飛地穆桑代姆省。

波斯灣的石油佔了全球需求的六成以上,一旦波斯灣有個風吹草動見牛羊,你家裡的車估計就得趴窩,除非你特富,不在乎這點油錢。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阿曼名氣不如沙特大,但阿曼卻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4000年前就有人這裡出沒,進行海上貿易活動,並把這裡打造成半島造船中心。1624年,阿曼人建立亞里巴王朝,地盤有多大?嗯,一直打到了非洲的東海岸,和鄭和下西洋差不多是同一個地方。18世紀中期間,也就是乾隆到處旅遊的時候,阿曼建立賽義德王朝,定國名為“馬斯喀特蘇丹國”。阿曼是個小軍閥,自然打不過現代化武裝的歐洲大軍閥,被葡萄牙和英國接連騷擾,波斯灣北岸的波斯帝國也時不時插上一腿。1920年,阿曼被分裂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直到1967年才統一為“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直到1970年,卡布斯發動政變,宣佈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和其他阿拉伯賣油的兄弟一樣,阿曼也是個國王統治一切的國家。唯一的區別,就是沙特、卡塔爾、阿聯酋太鬧騰,不如阿曼老實。這和國王卡布斯的性格有關係,他在西方受過教育,而不是成天圍著油管子轉,弄的一身銅臭氣。他知道國家僅靠賣石油,只能當個土豪,但國家的整體層次上不去。他執政後,把賺到的石油財富,沒有用於個人揮霍,而是投入到公共領域,讓所有國民都分到紅利。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阿曼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在2010年前後,國內人均GDP一度達到2萬美元。卡布斯實行了很多改革措施,辦教育、修公路,改變了國家的落後面貌。阿曼從一個小窮國,變成一個擁有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小富國,阿曼被西方媒體稱為“從落後的中世紀一躍進入現代化20世紀的國家”。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阿曼在國內對人民實行高福利的制度,阿曼已在全國實行了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阿曼人家家都有汽車,甚至普及到一人一輛。好在阿曼地多人少,停車位多,不用擠佔小區公共綠地,也不用打架。阿曼的私人住房擁有率,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之一,幾乎每個成年人都可以申請到自己的住房。再看看阿曼的鄰國也門,簡直窮到了極致,還天天打仗。也門的人均GDP只有900美元,連阿曼的零頭都不到,是世界上經濟相差最為懸殊的鄰國之一。

石油小國阿曼,扼守半個霍爾木茲海峽,為何那麼低調?

阿曼有點錢,但不是很多,所以不想在江湖上惹事生非,安生賺錢過日子,很好。阿曼在國際上比較低調,長袖善舞,交結五湖四海的朋友。作為小國,可以學阿曼,悶頭髮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