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準備參加北約峰會,對此你怎麼看?

毛開雲

北約,與日本八竿子打不著,迄今為止,還沒有日本首相參加過北約峰會。如果安倍參加北約峰會,將成為首位參加北約峰會的日本首相。那麼,安倍企圖參加北約峰會,到底意欲何為?

據《讀賣新聞》報道,如果安倍成功參加北約峰會,那麼,安倍將在北約峰會上發表演講,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強調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性;第二,闡述所謂加強海洋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尋求與北約國家合作;第三,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日本與歐盟經濟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安倍企圖參加北約峰會的三個目的,可以說動機都極為不純。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性,需要安倍去強調嗎?安倍無非是想在半島問題上尋找一下存在感。客觀地說,在半島問題上,安倍沒有發言權,即使發言也無人聽取。事實上,日本一直在半島問題上使壞。不是嗎?去年在半島局勢持續緊張時,日本兩次鼓吹“4月危機”和“8月危機”,而現在看來,日本真正傻眼了!

安倍所說的海洋安全,其實是別有用心。目前的海洋總體上是安全的,用不著日本擔心,日本擔心也只能是杞人憂天。安倍試圖把北約拉進“海洋安全群”,完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者,北約有自己的主張和主見,不可能聽從日本的使喚;二者,即使日本拉北約進群,北約也不會跟著日本興風作浪。

日本與歐盟進行經濟合作,本來無可厚非。在美國對日本實施高額關稅的情況下,日本要保持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必須多面出擊。然而,由於日本和安倍在世界上一直扮演“跳樑小醜”的角色,所以,對於日本和安倍的任何動作,國際社會都必須提高警惕。

一位網友說得好:“人做了錯事必須要受到懲罰才知道改正錯誤,自省向善。否則只會執迷不悟,得寸進尺。二戰後,德國受到了蘇聯的殘酷報復和懲罰,所以現在就老實多了不敢辦壞事了。而日本由於美國的包庇和縱容,二戰後並沒有受到殘酷的懲罰,所以現在賊心不死,仍想回到過去,死灰復燃。應該給日本比德國更加嚴厲的懲治,讓它永遠放棄侵略之心,提起侵略就心寒,提起侵略就膽顫。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制止日本人的邪惡之心。”誠哉斯言,網友一針見血揭穿了安倍企圖參加北約峰會的險惡用心。


毛開雲

安倍這次要到到訪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主要是去強調日本的關切,內容為半島無核化、海洋安保兩個主要方面。前者就不必多說,新加坡峰會著實讓日本人鬆了口氣,終於不用擔心“竄天猴”質量不好掉下來砸自己腦袋上了。後者其實對於日本而言才更重要,一直是它所擔心的。作為一個四面靠海的島國,資源匱乏,地質災害多發,人口又稠密,所以日本經濟以外向型為主,主要依靠海洋貿易。


(日本去往大西洋的主要航線)

關鍵海洋航線的暢通無阻,對於維護日本的海洋權益至關重要。日本與北大西洋沿岸國家之間的貿易聯繫,主要還是通過遠東-東南亞-印度洋航線完成,其中關鍵的節點部分就是東南亞航線,一旦被掐斷,日本不但能源通道被斷而且幾乎所有的對歐貿易都要停止。安倍不著急都難,所以他必須要在各種場合去不斷的強調自己的關切和不安,強行把自己跟域外國家扯上關係,進而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安倍參加北約峰會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在布魯塞爾期間還要同歐盟簽訂日歐經貿合作協定,這樣就打出了一套經貿與海洋安保的組合拳,著實是精妙。
(安倍與歐理會主席

圖斯克和歐委會主席容克)

北約和日本有著共同的安全關切,都與俄羅斯在地緣上接近,一東一西,而且還有美國的前線搭橋,這就給雙方的合作創造了無限可能。北約在東亞地區的全球夥伴國不單單僅有日本,韓國和蒙古國也是其中之一。這樣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大的圈子,對俄羅斯形成了包圍之勢。


古姿

據日媒說首相安倍晉三計劃於7月中旬開始對比利時、法國及中東地區國家進行國事訪問,可能會出席於7月11日至12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

儘管目前日方就安倍首相訪問事宜,正在與對方進行協調,但由於日本和北約關係向來密切,所以不排除安倍與北約領導人舉行峰會的可能性。

北約,主要是歐盟國家,而日本和歐盟有大量的貿易往來,雙方之間的經濟關係極為密切;此外,在反恐以及朝鮮半島無核化上,都有共同的利益點等。

不要以為北約遠在歐洲,就對亞太地區毫不關注,英法不是放言要派軍艦來南海搞航行自由嗎?目的除了刷存在感,也想在海洋安全保障 上,遏制某大國的崛起,在這一點上,日本和北約是一致的。

國內發展速度加快,在南海島礁派駐了軍隊,岸艦導彈和防空導彈包括雷達都已部署到位,即便美強行派艦機來搞所謂的航行自由,國內似乎也不再鳥他。

加上國內在東海方向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艦機繞臺飛(航)行,日本在北約峰會上一定會提出所謂的加強海洋安全保障等問題,以尋求北約國家的合作與支持。

美加緊實施印太戰略,取代先前的亞太戰略,不排除北約勢力從印度洋向亞洲滲透,安倍主動要跑去北約領導人見面,似乎不是個好消息,大有和北約合縱連橫之態勢。

2018年6月27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跳樑小醜安倍,現在到北約參加峰會,實在是自己找戲“補存在感”,但需要關注幾個點兒:

1.無論是北方四島還是南北會談或者特朗普的歷史性會談,日本都沒有成為主角,更沒有佔到任何便宜,這對於安倍來說,確實太尷尬。

2.日本現在的政策已經是多方找存在,多元開流,積極應對因為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作為外向型的海洋貿易國家,只能提前做準備。

4.北約作為冷戰產物,到現在已經突破了所謂的保護集體安全,已經挾全球最大的軍事組織,試圖影響全球!但是,一旦美國開始霍霍,日本就需要多處押注了。

5.新加坡峰會,基本上把小日本拋開,雖然安倍表態歡迎歡迎,其實內心無限淒涼:我們日本確實擔心竄天猴,但是開會也不能不叫我們吧?桌前我們不露面的,但私底下總該有我們吧?!

6.低頭哈腰跪見普京,現在又跑到北約參加峰會——企圖通過蹭會,自帶“光環”與節奏,一起壓制俄羅斯,安倍會有好果子吃?

7.中東的大博弈,直接讓美國有點兒不爽,現在各種實錘動作頻頻,未來美國勢必要向東看,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應對才是。


英武

春風得意馬蹄疾。

安倍晉三是現代日本創記錄的人——第一個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說的日本人;如果能夠連任,他將是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

安倍還是第一個二度出山任首相的人;如果能夠出席北約峰會,他也將是戰後第一位參加域外軍事聯盟並發表演講的日本人;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安倍苦於夫人引起的醜聞(安倍真的不知情嗎?),以及東亞核問題的"踏空行情",急於將國內輿論引導到國際。

而北約正在發愁如何處理和美國老大的關係之際,來了個大財神爺,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日本欲借北約之船"出海"的野心昭然若揭。

北約也早就不是區域性軍事同盟了。北約的手不僅僅伸到了地中海彼岸的利比亞,而且還在阿富汗保持著幾萬人的駐軍。

美國的軍艦大搖大擺到亞太來"橫行自由"已經是常態;英國和法國的軍艦也一直在蠢蠢欲動聯合軍事演習。日本不想結對同行嗎?

政治家要實現政治理念,首先要煽動起民族主義情緒;只有不斷宣稱自己的"不安全",才能夠復活軍國主義,成為正常國家。

因此說,川普正在"創造"歷史!


閒看秋風999

這是個非常不好的趨勢。北約向東亞擴張對大國非常不利。這種趨勢需要認真應對。因為馬上就危害東亞大國利益。

不要被特郎普的貿易戰迷惑眼睛。看似特郎普和盟國已經翻臉,其實對美國和盟國關係並不會傷筋動骨。

最好的例子是美國對敘利亞的打擊。美國牽頭,盟國跟進。

大家都在議論一旦美國發動戰爭,有多少盟國幫助美國。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明白了。

美國在東亞的目的仍然沒變,兩個大國管控分歧都是權宜之計。骨子裡的競爭沒有改變。只不過是都在爭取最大利益。

再說安倍參加北約會議,日本加入北約的結局非常糟糕。日本就會得到更多的和大國對抗的資源。

該來的也擋不住。如何抵消北約的東進,會有更多的選擇。


老兵軍事觀察

如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加北約峰會那日本政府好戰侵略的狼子野心就充分的暴露出來了,北約這個組織是一個典型的軍事組織,是一個以干預別人維護自己為宗旨的叫賣戰爭的戰爭販子,日本人參與進來應該引起國際社會崇尚和平人士的高度關注。


楊柳青青春之聲

日本安倍想去比利時北約蹭會,聽起來似乎神經錯亂的感覺。日本這陣子太淒涼了,日俄北方四島談判陷入死胡洞。朝鮮半島外交活動熱絡沒人理他,美朝韓和談日本插不上嘴。美日貿易爭端,被美國欺負得一塌糊塗。安倍近來感到外交太無作為,日本國內反對派虎視耽耽盯著。安倍在這樣的處境下,去比利時北約蹭個會,提振一下外交工作對自己有益無害。北約近來麻煩也很多,來自美國的利益矛盾壓力大。日本乘機蹭會可以當一下和事老,也能給美國主子一個搖尾巴的機會。北約是俄羅斯的宿敵,日本若有北約的支持和策應,對日本向俄羅斯討回北方四島或許有作用。這麼一分析,安倍去蹭北約峰會就一點不奇怪了吧!


鑼鍋10

安倍幾乎到處都被邊緣化我不到事做當首相怎麼向選民交待,安倍本來就喜歡我事以完成他的修憲之野心目標,只是在美國的管控下無法以自已的意願無法順利完成其目標,其他該找的事雖無成效,為討好美國,也竭盡全力了。現在北約又可混段時間了⋯但是,我想普京會教訓他的⋯


得亮1

顯然日本覺得美國也不怎麼靠得住了,而北約又需要金主。所為目前正在協商,無非是你日本打算拿多少錢的門票而已,不過曰本的算盤真的打錯了,克里米亞事件說明一切,何況曰本這鞭長莫及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