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流域六市宣傳部領導解讀如何擁抱錢塘江時代

钱塘江流域六市宣传部领导解读如何拥抱钱塘江时代

如何讓這流經浙江47%的實域面積的文化力量,在新時代更好地薪火相傳?錢塘江文化如何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在提升中發展?昨天召開的錢塘江流域文化產業發展大會上,錢塘江流域六市的宣傳部領導作出了回答。從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到傳統產品文化屬性的加強,到新型文創產業的培育,再到具有鮮明文化特色城市品牌的打造……百花齊放,各自精彩。

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戚哮虎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文創中心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和生生不息的動力。一直以來杭州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文化創意中心。

幾天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省委宣傳部牽頭舉行了《之江文化產業帶建設規劃》發佈活動,明確提出將以錢塘江流域杭州段為軸線,以“一帶一核五極多組團”為空間佈局,在富陽至江乾區的沿江77公里地區,著力培育建設6個百億級文化產業集群,把之江文化產業帶打造成為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在全國具有引領示範意義的文化產業發展主引擎和重要增長帶。

接下來,杭州將研究制定行動計劃和相關政策舉措,抓緊落實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推進之江文化產業帶建設,為錢塘江流域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保證。杭州也將深化與錢塘江流域各個縣市的合作,加強與浙江省錢塘江文化研究會的對接,共同推動錢塘江流域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實現錢塘江流域文化產業的互通共榮。

中共嘉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祝亞偉 文化產業將成為嘉興發展的“新支柱”“新引擎”

嘉興是一座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文字記載史、17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

嘉興是錢塘江大潮起湧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聯通第四、第五“兩大水系”——太湖和錢塘江的中樞。

嘉興處於滬、杭、甬、蘇的中間,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交匯點和浙江省接軌上海“橋頭堡”,有高鐵、高速,還有浙江第二大開放口岸嘉興港,臨近虹橋、浦東、蕭山三大國際機場,出行高效便捷,盡享區位之利。

當前,嘉興正在奮力打造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更加重視文化產業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正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嘉興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支柱”“新引擎”。力爭到2020年,全市文化產業產值要達到1100億元,佔GDP7%以上,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

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黃愛芬 做好“文化+”文章,實現共贏發展

紹興是錢塘江流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砥礪奮進的使命。紹興市委市政府提出“擁抱大灣區、發展大紹興”的發展戰略,正從“會稽山時代”邁向“杭州灣時代”。

2017年市委市政府印發全面推進“文化紹興”建設的實施意見(2018—2020年),明確了今後三年紹興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發展路徑和保障機制。經過近年來的不斷探索實踐,紹興文化產業發展思路逐步成型。紹興將做好“文化+”的文章、做好傳統文化文章、做好平臺項目建設的文章、做好強化產業保障的文章。

下一步,紹興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念好兩業經”、“唱好雙城計”、“打造活力城”等中心工作,不斷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文化產業再發展、再提升。力爭到2020年,全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400億元以上,佔GDP比重達到8%左右,產業發展活力和文化引領等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希望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與各兄弟地市加強深度合作,推動文化資源要素無障礙流轉和對接,實現共贏發展;加強優勢互補,避免產業同質化,推動產業特色發展,實現錯位發展;建議各方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建立會議常態機制,爭取以後輪流主辦、定期舉行;建議每年形成錢塘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通過對重大與熱點問題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錢偉剛 從衢江時代奔向錢塘江時代

錢塘江,是一條文化之河、生態之河、奮鬥之河、開放之河。作為源頭的衢州,衢州要讓錢塘江唐詩之路更加詩意盎然,讓傳承自“孔洙讓爵”的“衢州有禮”成為新時代衢州發展最強勁的文化動力。而隨著衢江航道、衢杭高鐵開通,新一屆衢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杭衢一體化戰略決策,衢州必將從衢江時代迎來錢塘江時代,衝出盆地,跨入大海,駛向全球。

錢塘江,也是一條復興之河。衢州正全力打通南孔古城復興和南孔文化復興的通道、文化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通道,讓“南孔文化重重落地”。按照“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發展的思路,打響“孔子”“棋子”兩塊金字招牌,構建“一城一帶六板塊”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當前,衢州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站上了屬於自己的強勁風口,推動“1433”戰略體系重重落地的戰役已經全面打響。

中共麗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學斌 加強錢塘江流域文化產業的一盤棋規劃

近年來,麗水文化產業取得快速發展。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20.99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76.61億元,連續五年增長速度位居全省第一。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011年的2.63%提升到2016年的6.33%,以“麗水三寶”為代表的歷史經典文化產業、文化製造產業、文化休閒旅遊業以及新興文化業態蓬勃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麗水支柱型產業,並向戰略型產業邁進。

建議加強錢塘江流域文化產業一盤棋規劃,根據各地發展的基礎和條件,進行不同定位,合理配置要素資源。要建立和完善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協調聯動機制,加快跨區域協同創新機制建設,更好推進文化產業的合理佈局與分工。

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第一要素資源。尤其對麗水而言,一方面,要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另一方面,誠懇希望錢塘江流域文化產業研究會設立人才互助平臺,加強區域間人才柔性流動,通過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方式,助推麗水文化創意產業跨越發展。

中共金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曹一勤 為全省文化產業貢獻金華力量

金華是一座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金華市的文化產業是有特色、有底蘊、有後勁的支柱產業。2017年,金華文化影視時尚產業實現營收4188.5億元,同比增長10.2%,總量排名全省第三,為全省文化產業走在全國前列貢獻了金華力量。

下一步,金華市將繼續深入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省委關於建設文化浙江和打造萬億級文化產業的目標要求,堅持改革創新,著力鞏固發展優勢,重點在產業集聚、產業融合、文化走出去三個方面下功夫。比如,積極提高文創產業在製造業中的滲透度和融合度,增強全市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金華製造”向“金華創造”轉變;圍繞數字遊戲、數字動漫和數字影視等行業,加快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