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想遊快,就這麼練打腿吧!

打腿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對於競技型游泳選手、成人後才學泳的初學者、剛學游泳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答案。

自由泳想遊快,就這麼練打腿吧!

打腿的目的常被人誤解是為了推進。

經過分析,世界級頂尖的競賽型游泳選手,在遊自由泳時,所有推進所花的力量中,打水只佔其中的10~15%(競賽距離越短,打水所帶來的推進效益就會越高;但距離越長,打水所帶來的推進效能會越低)。10~15%的推進效益是對世界頂尖的競技型游泳選手來說,他們的打腿技術都已經爐火純青。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腿推水的效益更低,所以我們必須先反轉我們對於自由泳打水的觀念:“我們沒有魚尾巴,靠下半身踢水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自由泳打腿的目的不在於推進,而在於保持身體在水中的平衡與正確位置。”

自由泳想遊快,就這麼練打腿吧!

除非你是短距離的衝刺型游泳選手,否則儘量不要利用打腿來推進身體。那是沒有效率的推進方式,會大量耗損你的能量,而且推進效能不佳,大部分的力量都會被打腿過程中所帶來的阻力所抵消。(對50或100米的衝刺型選手來說,他們無須考慮效率,而是在一分鐘內把體能瞬間轉化為前進動能,所以僅管打腿只能幫助15%左右的前進效益,在短短數十秒的比賽中卻是勝負的關鍵所在)你“打”腿越用力,阻力也越大。這通常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成人後的雙腿,已經不夠柔軟,無法完美地以鞭狀打腿來推進。所以第一目標,仍是要放在“減少阻力,保持身體的正確位置”為第一優先。

自由泳想遊快,就這麼練打腿吧!

那是否應該忽略自由泳的打腿呢?不是的。你還是必須在游泳訓練中加進打腿技巧的訓練。因為打腿除了“推進”之外還有其他的許多目的,你必須增進打腿的效率,才能使你的自由式遊得更好。除了推進以外,打水的目的有下:

  • 抬高臀部與雙腿,使身體保持低水阻的位置
  • 降低雙腿所帶來的阻力
  • 幫助身體滾轉
  • 減少能量的消耗

因為我們的腿不像魚尾一樣柔軟,下半身已經演化成適合陸地移動的強硬雙腿,它們既不流線,表面也不光滑,而且又有髖、膝、踝三個大關節(這些都是讓雙腳形成水中拖油瓶的原因),靠這樣的雙腳在水中擺動創造前進的動力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必須把打腿的重點放在上述四點。

自由泳想遊快,就這麼練打腿吧!

第四項的目的──“減少能量的消耗”是上述三項的結果,如果你能讓打腿幫助你身體滾轉、降低雙腿所帶來的阻力,而且抬高臀部與雙腿使身體保持低水阻的位置,自然就會減少能量輸出,增進打腿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