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嶺課子圖》源於諸暨?沒錯!還有故事……

群山巍峨狀,大雪壓枝頭,

風雪漫卷流水,簡陋草廬清冷。

父結廬授課,子耕讀傳家,

梅樹蒼勁飄香,父子情深似海。

《梅岭课子图》源于诸暨?没错!还有故事……

“梅嶺”——諸暨市街亭鎮新華村的一座小山。

“課子”——教育子女。

茫茫冬雪之中,小橋、流水伴著岩石、梅樹和草廬,滿腹經綸的父親辛勤講授經史子集,發奮苦讀的孩子認真聽講與提問。這生動感人的畫面,正是名聞江南的書畫傑作、藝術瑰寶——《梅嶺課子圖》。

《梅嶺課子圖》,系“浙江省檔案文獻遺產”,屬國家二級文物,是晚清文化名人傅曉淵為紀念父親傅岱在家鄉梅嶺“結廬授課”的情景,請畫家胡琴舟所作的一幅畫。畫成後,傅曉淵業師、晚清著名的文學家、經學大師俞樾題書“梅嶺課子圖”,並撰文介紹“傅岱課子”情況,晚清72位文化名人在畫上題詠,使得《梅嶺課子圖》成為圖畫、書法、詩詞、歌賦並存的書畫長卷。

《梅嶺課子圖》講述的是街亭鎮新華村梅嶺自然村傅家父子讀書明理、立身興家的故事,展現的是傅氏孝親、愛悌尤重家學的淵源。

《梅岭课子图》源于诸暨?没错!还有故事……

家風嚴實向上的梅嶺傅氏清風峻節、歷代忠烈,為廉吏世家,有“清正不分事大小”的傅琰,“清則憲綱自先行”的傅翽,“人間正道一肩挑”的傅岐,還有“青天一片丹心在”的傅曉淵,“拼流熱血為同胞”的傅國英……

以南朝大臣傅琰為例,傅琰祖孫三代皆曾任南朝縣令,均以廉吏能令著稱。其子傅翽任山陰縣令時,前去看望建康縣令孫廉。孫廉向傅翽請教治理山陰縣的方法,傅翽答道:“無他也,唯勤而清。清則憲綱自行,勤則事無不理。”

《梅岭课子图》源于诸暨?没错!还有故事……

梅嶺傅氏的清廉家風歷經歲月、延綿傳承,並以梅嶺為中心,帶動了周邊一方黨風更清、家風更正、民風更淳。

“傅氏上祖有傅琰,清正廉明父母官,爭線奪雞鬧不清,琰明斷;繼承父志有傅翽,廉潔奉公生光輝,斷案破賊拿手戲,有智慧;這裡還要說傅岐,身清為民講真理,敢保死囚釋復回,有膽識;三代清官如神明,確保一方老百姓,《治縣譜》裡無他法,勤與清……”秉承傅氏清廉家風,《傅氏清廉三句半》《廉政三句半》等特色文藝節目應運而生,並在全鎮各行政村文化禮堂內巡迴演出,讓黨員幹部群眾在喜聞樂見的藝術欣賞中學廉、品廉、尚廉。

《梅岭课子图》源于诸暨?没错!还有故事……

《梅岭课子图》源于诸暨?没错!还有故事……

弘揚梅嶺傅氏家規家訓中的清廉家風,清廉文化進校園活動有序開展。街亭鎮300餘名中小學生參加清廉徵文大賽,共評出一、二、三等獎8篇,並在《諸暨作家報》《清廉街亭專報》擇優刊登。以“梅嶺傳承 清風正骨”為主題的清廉講堂活動,也為校園文化注入了清廉因子。

《梅岭课子图》源于诸暨?没错!还有故事……

舉辦“清風梅骨”清廉主題書畫交流會,利用“週末小鎮街亭”、遠程教育平臺等網微,傳播清廉文化。今年,街亭鎮以農村文化禮堂清廉內涵建設試點為契機,依託新華村傅氏宗祠,在梅嶺課子圖陳列館、中國抗戰第一家族紀念館、村史牌匾陳列館基礎上,增設“清風梅骨”廳,打造“家國情懷·清風梅園”清廉教育基地。

梅嶺傅氏代代相傳的清廉文化基因,正以“可看”“可聽”“可參與”“可留存”的方式,發揮著感染人、薰陶人、教育人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