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失誤多給1600元 儲戶:離櫃概不負責

每每去銀行辦理業務,一句“離櫃概不負責”的告示總是放在櫃檯靠近客戶最顯眼的位置。然而在許多新聞報道中,銀行被描繪成多給了用戶錢要追索回來,少給用戶錢卻以“概不負責”搪塞過去的霸道形象。因此,這句“霸王條款”一直被儲戶們詬病不輕。

這不,沉寂多年之後,銀行也遇到了自己的“對手”。據大江網報道,浙江慈溪秦女士近日在某銀行辦理取款業務,回到家後才發現,銀行竟然多轉給自己1600元。而在銀行向秦女士討要1600元時,卻被對方以“離櫃概不負責”為由堅持不退錢。

秦女士的舉動看似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但卻牽扯出一個問題,所謂的“離櫃概不負責”究竟是怎麼回事?

銀行失誤多給1600元 儲戶:離櫃概不負責

(圖片來自網絡)

真的離櫃就能免責麼?

比起銀行負責與否,儲戶更關心的是如何在利益受損時進行維權。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審監庭副庭長李瑞凱表示:

“保留單據,要求調取監控錄像,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然而,調取銀行監控錄像並非儲戶個人可以決定的行為。雖然專家表示,儲戶在向銀行方面交涉請求觀看監控時,銀行方面應當予以協助。但更多情況下,調取銀行錄像需要一系列手續,花費的時間成本較多。因此,儲戶還需要保留相關業務的單據。在知乎上的相關討論中,有曾經的銀行從業人員提供了另一種舉證方式。

銀行失誤多給1600元 儲戶:離櫃概不負責

(圖片來自知乎)

少給你錢了?銀行可能更著急!

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在櫃檯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多收了儲戶的錢叫“長款”,少收了叫“短款”,“長短不可相抵,就算一天下來出了兩筆問題,庫裡的錢總數沒問題,還是得一筆筆清。”

銀行業務員每天要經手很多的錢款,也要辦理很多的記錄單據,偶爾犯錯幾乎是大概率事件。犯錯以後,一般在每天下班後,銀行內部的“軋賬”都會及時發現的。若是錢少了,當班的業務人員必須“查找”。若能找到追回,皆大歡喜。若找不到的話,一般得自己賠償。而若是錢多出來了,那就要另外存放,等待儲戶來尋找。

再加上銀行櫃員的績效直接和業務掛鉤,一旦出現問題,嚴重情況下甚至會遭到開除。因此,當班櫃員如果發現賬目不平,往往會比儲戶更緊張。大多數情況下,櫃員都會徹夜查賬,直到找到當事人補齊款項才能離開。

銀行失誤多給1600元 儲戶:離櫃概不負責

(圖片來自知乎)

多退少補儲戶和銀行應互相體諒

儲戶將資金委託給銀行保管,是出於對銀行系統的信任。銀行受理了相關業務,就需要揹負相應的責任。對於銀行來說,不應在追索錢財時咄咄逼人,在儲戶蒙受損失時顧左右而言他。而儲戶這一面,也不能只在少收款項的時候要求補償,在多收錢財的時候用“概不負責”的理由為自己牟利。

據媒體報道,早在2014年,浙江就開始清除各類“離櫃概不負責”的店堂告示,其中,有關銀行櫃檯或者大廳中的此類告示是清理的重點。如今,銀行的這句“霸王條款”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何改善儲戶心中固有的形象,營造彼此信賴的業務關係,還需要銀行和廣大儲戶們共同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