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區:深耕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高地

“黔中秘境,生態烏當”,對於生態二字,烏當人有著深刻的理解,也有著不懈的探索和實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烏當的實踐腳步,堅實而從容。從“自然烏當”到“生態烏當”,再到“生態健康之區”,綠色發展成為烏當最重要的戰略選擇。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指引下,圍繞“綠色惠民、全民共享”的健康烏當品牌創建,烏當區探索創新“兩山”理論保護與開放互動發展的核心要義,不斷延伸拓展生態文明建設“4G”模式,努力建成全國“兩山”實踐示範區,形成“兩山”實踐烏當模式,為“兩山”理論體系完善貢獻烏當智慧。

理論之花開出發展碩果,生態文明的價值正在釋放。

生態健康產業集聚、健康旅遊實現井噴式增長、大健康產業勢頭正旺、鄉村振興戰略全速推進……烏當區正呈現出“發展與生態、富裕與美麗”的雙贏局面,綠色發展駛上更加寬闊的大道,向著生態高地進發。

乌当区:深耕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高地
乌当区:深耕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高地

戰略選擇:從自然之區到生態健康之區

從“十一五”到“十三五”的發展歷程中,烏當經歷了“自然烏當”“生態烏當”“生態健康之區”發展定位的不斷升級和探索過程。

這一過程,是烏當區探索選擇主導產業的過程,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互促共進的創新探索過程。

“十一五”期間是烏當從粗放發展向集約發展的重要轉折期。在這一時期,由粗放時期興辦的鐵合金冶煉、造紙、採礦等行業所引發的環境汙染已經顯現,烏當區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因勢利導及時提出了“黔中秘境·自然烏當”的發展定位,堅決關閉淘汰高汙染產業,加大投入落實責任進行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同時選擇培育低生態壓力的電子信息、醫藥製造、食品加工等產業,堅決向集約發展、環境友好型經濟轉型。

“十二五”期間,烏當區認真總結“自然烏當”實踐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深刻認識到“綠水青山”作為生態資源、生態環境本身就具有經濟價值,在“自然烏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建設“生態烏當”的重要理念。同時,以“黔中新型工業化先行區、西南高品位休閒度假區、貴州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全省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四區建設為主線,努力探索“兩山”轉換的有效路徑。

進入“十三五”,全區上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搶抓貴州大健康風起雲湧、大數據風生水起、大旅遊井噴爆發的重大機遇,立足區位、生態、山水、田園、地熱、文化、產業優勢,在“自然烏當”“生態烏當”的基礎和傳承上,提出構建“生態健康之區”的設想,打造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引領示範區。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烏當人更加主動地愛護“綠”、懂得“綠”、用好“綠”,營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發展環境,向綠色要紅利,讓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

堅持“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辯證思維,在推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中走綠色發展新路,因地制宜選擇好主導產業,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形成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格局。這,是烏當區“兩山”理論實踐的基本遵循。

產業選擇:大健康產業釋放綠色紅利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兩山”理論實踐的關鍵在於,在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同時,找準發展方向,探索生態經濟化、經濟綠色化的有效路徑。

在“兩山”理論實踐中,烏當區深刻體會到“兩山”轉換的關鍵在於因地制宜找準區域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以主導產業為引領,帶動全區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大發展,以思路換出路,將生態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實現發展與生態、富裕與美麗的雙贏。

依託從“自然烏當”到“生態烏當”長期實踐中積累的良好生態本底,烏當區確定大健康產業為區域主導產業,以“大健康引領、大數據融合、大旅遊助推”為主線,圍繞“醫、養、健、管”四大領域,全資源聯動、全區域規劃、全業態佈局、全產業鏈發力,塑造“療養勝地,健康智城”產業品牌,吹響打造“生態健康之區”的號角。

如今,從一產到二產、三產,從“醫”“養”到“健”“管”,從雲錦洛灣醫藥食品新型工業園到智匯雲錦孵化基地、景峰醫藥產業園、張天水大健康產業園、貴陽醫療健康城,大健康新業態不斷被培育、催生,健康服務業不斷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醫藥產業不斷集聚發展……烏當區大健康醫藥全產業鏈正在形成和完善,千億元級大健康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這是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可行性的產業抉擇。以優勢特色醫藥產業為基礎,向上拓展到中藥材種植、健康食品種養殖等第一產業領域,向下延伸到健康旅遊、運動休閒、養老養生等健康服務業領域,將大健康產業確定為區域主導產業加以培育,促進了全區產業融合發展。

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生態經濟紅利不斷釋放。烏當將借力“健康中國”戰略行動,圍繞“醫、養、健、管”四大領域,全資源聯動、全區域規劃、全業態佈局、全產業鏈著力,全力構建醫藥醫療和健康養生兩大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實現千億元級產業發展目標,在“創新驅動、標誌項目、產業規模、產業體系、生態環境、城鄉統籌、改革開放”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處於全省領先地位,成為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示範區。

價值初顯:生態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

烏當人清醒領悟到“兩山”轉化的內在邏輯。為了彰顯“生態烏當”的綠色價值,烏當人堅決實施環境治理的“規、關、轉、管、罰”五字訣,縱深推進全域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有效構建綠色惠民共享格局。

通過加快南明河流域綜合治理,加強山林生態建設修復,大力推進城鎮綠化提升、裸露山體植綠、交通要道綠化等生態建設工程,加大飲用水源地、山塘水庫、風景旅遊區、河道的保護力度,深入開展環境問題整治,生態環境更加優美,逐步形成“生產集約高效、生活宜居適度、生態山青水秀”的空間格局。截至目前,烏當區森林覆蓋率達54.93%,位居全市第一。

“黔中秘境”的綠色惠民共享格局初步形成。烏當區將公園城市建設作為推進農文旅一體、建設全域健康旅遊度假區和養生養老目的地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良好生態、山水、田園、森林、文化、地熱的優勢,將山地旅遊、康體運動、溫泉養生、農業觀光、養生養老等健康旅遊新興業態充分融入公園建設,突出打造一批融生態建設、文化產業、休閒旅遊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示範性公園。

山綠了,水清了,不但換來群眾一張張笑臉,生態優勢還化為強勁的發展優勢。

烏當區以建設貴陽市民“週末花園”為目標,以創建全域旅遊區為契機,著力培育文化旅遊戰略性主導產業,以全域旅遊統攬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醫療康體、滋補養生、溫泉理療”三大養生旅遊產業,鞏固壯大“鄉村旅遊、避暑度假、觀光體驗”三大休閒旅遊產業,用“綠水青山”引來“金山銀山”。

同時,烏當區厚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承載能力,全力培育和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大健康醫藥產業,持續推進全域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城鄉生活方式綠色化全面普及、產業園區集聚集約的綠色發展之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都市農業、休閒旅遊、康體運動、健康養生等業態,帶動扶貧攻堅,繪就百姓富、生態美的烏當美好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