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對話陳斌波:拉長板還是補短板 時機很重要

主 持 人: 程 遠 寰球汽車高級副總裁、V訊網總編

對話嘉賓: 陳斌波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

10月18日,東風本田“越級掀背車”競瑞(GIENIA)以8.99萬元-12.79萬元的市場售價正式上市。為拉近與年輕人距離,發佈會現場,一向沉穩的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陳斌波也化身“段子手”,過了一把“波哥”癮。

程遠對話陳斌波:拉長板還是補短板 時機很重要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波哥”是如何應對程遠老師的犀利問答的。

豐富產品線 更好地滿足下一代消費者需求

程 遠:作為局外人來看,今年東風本田表現很好,也很幸福。你自己感覺如何?

陳斌波:整體情況還好,去年調整以後,今年應該說是比較正常,走了一個比較好的循環。

程 遠:這兩年的調整是發展中的一個必然,調整過後,你覺得哪些方面還存在欠缺?

陳斌波:根本來說產品線比較窄,要豐富產品線,更好地滿足下一代消費者需求。產品佈局完成後,營銷體系,製造體系,財富供應體系以及質量管理體系,都要不斷地去調整去適應。現在我們一直在打造多款產品支撐的體系,今年基本上完成,有三款可以過萬臺的車型,CR-V、XR-V以及思域,這樣就比較穩定了。

程 遠:很有意思的是,今年中型車整體是下降,但是你們的思域卻異軍突起。

陳斌波:思域是東風本田品牌主張的集大成者,他改變了東風本田的格局,建立了我們的信心。不光承擔了銷量的任務,也承擔著品牌提升的重擔,是我們最重要的車型。

程 遠:為什麼第十代思域能與上一代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命運?

陳斌波:第十代思域在外觀、造型,動力、性能各方面更好地滿足了80後購車者的需求。和上一代相比,空間、外觀更符合中國客戶的口味,整個動力總成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本田的方針,基本上兩代會有徹底顛覆性的變化,八代思域、十代思域都是顛覆性變化,九代是延續性變化,所以創新的要素在這款車身上體現的比較充分。

程遠對話陳斌波:拉長板還是補短板 時機很重要

程 遠:你對新上市的競瑞有哪些期待?

陳斌波:競瑞完全針對中國市場推出,根據年輕消費者需求打造,定位在85後90後。我們希望用他打動年輕消費者,培養潛在客戶,進而轉為實際客戶。競瑞的推出更重要是完善了東風本田已經逐步形成的年輕化、運動化、時尚化的品牌調性。品牌調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產品,慢慢積累特徵才會顯現出來。通過今年和明年的佈局,我們產品線基本形成,具體來講:SUV領域不能放棄,大中小SUV車型全覆蓋,在轎車領域,要跟別人不一樣去做。

規模不用大 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就可以

程 遠:2014年東風本田宣佈建設第三工廠,後來又停下了,現在看是不是當時對形勢估計不準確,導致現在產能緊張了。

陳斌波:當時停下是有一定道理的,銷量沒有達到的時候肯定要放慢放緩。另外現在各方面形勢變化跟過去不一樣了,停下來雖然導致產能不足,但也使新工廠的建設更切合未來需求。

程 遠:除了產能以外,你現在的壓力是什麼?

陳斌波:產能問題不可迴避。我們今年的目標是56萬臺,但完成56萬臺挑戰不在營銷上,而是在產能上。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把它發揮的更好,加班加點加人力,用現有的陣地儘可能多的產出。除此之外,還要認識自己的問題,現在是要提升長期規劃能力以及面向未來市場的預判能力。

程遠對話陳斌波:拉長板還是補短板 時機很重要

程 遠:隨著市場的成長,“百萬企業”持續增加,這對東風本田規模的發展是不是一種壓力?

陳斌波:我到東風本田以後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首先我要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自己有多大能力,手上有幾張牌,然後我才能夠給企業未來定位。東風本田絕對不是靠規模出來的企業,他有自己的特點,這幾年我特別強調這一點。本田的產品是有限的,他本身不具備完全靠規模取勝的能力,我們只要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厲害就行。中國市場這麼大,在SUV市場很搶手的時候,我們就一款CR-V也活下來了。這幾年我們走運動化、年輕化、時尚化路線,我希望通過產品把這些理念滲入到客戶心目中,大家走在路上,一看就能認出這是東風本田的車,達到這種效果,我們在市場上就找到生存立足點了。規模不用大,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就可以。

當前是“補短板”的最佳時機

程 遠:今年的市場形勢是不是出乎你們的意料?

陳斌波:應該說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光是我們。不過市場競爭方面,競爭力度比去年要小,但理性程度比過去強,另外新一代消費者在選車方面也不那麼盲目了。重新構造未來格局的時代開始了。我們今年能有這麼大的增幅,一是得益於產品調整得好。二是得益於市場整個形勢好。但我認為,這種形勢千載難逢,至少10年內再碰到一次就算幸運了。市場增幅下來是一定的,還會出現所謂的微增長時代或者負增長時代。

程 遠:總的形勢和趨勢還應該是微增長?

陳斌波:對。今年快速增長這麼大,意味著明年、後年或者大後年,肯定會有一輪很痛苦的過程。大環境三年之內必定會有一個讓我們會充分感受市場寒意的時刻。等到那一天來了,我們的體制、反應能力各方面能不能適應?大形勢之下,我們應該看到行業的一種併發的趨勢和危機,像我們這種量不是很大的企業可能會更早受到波及。

程 遠

:你們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陳斌波:利用當前時機“補短板”。產品規劃好以後,現在已經著手售後的工作,多布幾個支點,支撐起來,等危機來的時候更好去應對。一個行業、一個市場、一個企業潮起潮落很正常,就看你準備的充分不充分,對市場的敬畏心有沒有或者有多少,市場不可能永遠都是好的。今年市場形勢分化嚴重,強者恆強趨勢顯現,如果現在都過不好,到市場降下來的時候或者市場很冷的時候可能就會倒下,很快就被淘汰。所以現在是我們“補短板”的最佳時機。

程 遠:市場上很多產品能賣到三四萬輛,東風本田為什麼沒有打造這麼一款產品?

陳斌波:我覺得能把這種產品推出來更好,但付出的代價也很重。對東風本田來說,我們下一步要打造幾款資深產品,還要經營我們最優勢的產品,未來把思域打造成一款銷量過兩萬的產品。有些時候要追求量,但不把量作為追求的唯一目標是對的。我在東風本田七年裡感受最深的就是:走得快不意味著一直會走得快,企業能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

程 遠:你到東風本田以後,比較強調“要走自己的路”。

陳斌波: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個性。我們要做的是把企業“長板”發揮到最大;看到自己的問題,但也要找到時機去解決問題。銷售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基本任務都沒完成,怎麼“補短板”?“生意不好整櫃臺”沒有用。但是當前銷量壓力不大,我們就要“補短板”,減輕固有問題。不同的環境就要做不同的事情,這樣才能走到一個綜合、均衡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