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 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公元七五七年的時候,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殺掉,安慶緒卻被郭子儀在後來圍困於鄴城當中,走投無路的安慶緒只好去找了史思明。史思明像安祿山一樣是突厥人,後來去到幽州,學會了各種方言,之後因為當時要得到契丹的情報,安祿山和史思明就被任命為去敵方打探情報的一支小分隊的隊長

史思明 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後來史思明在一次行動中被抓,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成為碟中諜,要麼喪命,史思明卻想到了另一條路,他說自己是來和親的使者,大唐本來就喜歡和平,而且大唐有好多個來自周邊的女婿,做大唐的女婿能有多少好處,就這麼說著說著,奚族可汗便相信了,不僅放了史思明,而且還讓他帶著幾千士兵回到了唐朝,結果當然是這幾千士兵犧牲咯~

史思明 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從這之後,史思明的官途一片坦蕩,後來安祿山稱帝,而郭子儀等人就開始騷然范陽,史思明就去保衛後方。所以說安祿山是很信任史思明的。但是史思明卻看不上安慶緒,但是之前安慶緒偷襲李光弼成功之後,又聚回一些人氣。安定了的安慶緒還是希望能回幽州的,但是史思明卻想當那裡的一把手,所以安慶緒就跟史思明把事放到了明面上,出動了五千士兵和一個支持自己的這麼一個隊伍讓史思明要麼滾蛋,要麼讓位。

史思明 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結果史思明將那些士兵扣了下來,把那些支持安慶緒的官員都殺掉之後,轉身就跟大唐說要帶著范陽這塊地和自己的全部兵馬投降。大唐當然高興了,但是事實是,史思明的這招只是名義上的歸順,也就是說這塊地名義上是大唐的,但是它是個自治區,並且一切都很獨立。這種虧本買賣大唐皇帝當然是不能一直吃這個啞巴虧了,就安插了一個叫烏承恩奸細到史思明的軍師基地中,結果烏承恩不僅沒有完成策反還被人舉報了,之後的史思明便建立了安慶緒之外又一個政權。

史思明 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就這樣的史思明去了鄴城救安慶緒,然後趁著兩敗俱傷的時候,吞併了安慶緒的鄴城,之後更是實力大增,坐上皇帝跟大唐開戰。但是史思明的統治卻還是走的安祿山的步子,就連最後的死因也跟安祿山一樣,被自己的兒子殺掉的。兩位大佬雖然死的不太好,但是卻讓中央集權退回到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