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西湖區P2P開始預驗收審核

1、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

又一家高額返利平臺“爆雷”。近日,有消息稱,聯璧金融因涉嫌非法集資被上海市警方立案調查,多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晚報: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西湖區P2P開始預驗收審核

業內人士指出,多數高返利平臺合規度相對較低,信息披露水平較差或嚴重缺失。同時,產品線上化,如部分平臺並沒有明確資金投向,而且由於投資人人員數量大,分佈全國,平臺資金方面存在隱蔽性,監管難度較大。建議投資者適當降低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警惕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

2、最高檢:嚴懲集資詐騙、套路貸 嚴治金融內幕交易

晚報: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西湖區P2P開始預驗收審核

在本次發佈會上童建明介紹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的具體內容。其中,明確要求嚴厲懲處擅自設立金融機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網絡傳銷、高利轉貸以及“校園貸”“套路貸”;從嚴懲治金融從業人員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內外勾連的“內鬼”以及進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金融大鱷”。

3、央行持續強監管:半年內26家支付機構領42張罰單

晚報: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西湖區P2P開始預驗收審核

2017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共開出逾百張罰單,累計金額超過2800萬元,約為2016年罰單數量的3倍。

4、基金業協會曝光最新擬失聯私募 善林金融關聯公司在列

6月21日晚間,基金業協會公示了第二十二批擬失聯私募機構,這批擬失聯私募共有5家,協會通過這5家機構在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中登記的固定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聯繫方式卻無法與其取得有效聯繫。這5家擬失聯私募分別為北京元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雲楓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原素股權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前海嘉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5、投資人親述:本息計算套路深 維權難判決不一

風光一時的網絡借貸,正成為民間借貸的線上“升級版”。作為新金融形式,網貸糾紛在近年大量湧現,不僅帶來社會問題,還給司法部門帶來了新挑戰。

晚報: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西湖區P2P開始預驗收審核

證券時報《網貸者親歷記:8家貸款公司如何讓我累計負債百萬》的報道,今年6月14日刊發之後,引發強烈反響。本篇報道繼續深入調查網貸糾紛的司法實踐,瞭解網絡貸款合同背後隱藏的本息算法套路、當前司法的侷限以及監管的無奈。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一些淪為高利貸變種的網絡貸款,要走上規範化仍需要各方共管共治;而驅除高利貸,則需要每個人拿起法律的武器。

6、西湖區P2P平臺開始預驗收審核 涉及66項內容

近日,網貸之家獲得一份名為《西湖區網貸機構預驗收審核表》(下稱“審核表”)。該表提及網貸機構預驗違反《辦法》十三項禁令情形,細分66條內容。

晚報: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西湖區P2P開始預驗收審核

值得注意的是,審核表中提到以下行為屬違規:

一、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二、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在沒有具體項目的情況下先行歸集出借人資金、將平臺募集資金轉入平臺自有資金賬戶、通過股東、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管、公司員工及其近親屬以及其他第三方等銀行賬戶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平臺挪用客戶資金;

三、直接或間接向出借人承諾保本保息;

五、違規發放貸款:平臺運營企業直接發放貸款(表現形式包括平臺先為借款人發放貸款、後向出借人募集資金等)、通過股東、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管、

公司員工及其近親屬等發放貸款,之後將債權通過平臺或關聯平臺轉讓、通過先有資金再找資產形式發放貸款等;

六、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借款人借款期限被拆分成多個短期(或多個短期配成長期),借款人借款期限和投資人投資期限不匹配、不對應、向出借人提供各類活期產品,或承諾、宣傳出藉資金可以隨時提取等;

七、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代銷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託產品等金融產品;

八、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託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

九、除法律法規和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允許:金融產品、服務等與平臺撮合借貸產品捆綁銷售;

十、虛構、誇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收益前景,隱瞞融資項目的瑕疵及風險,以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宣傳或促銷等,捏造、散佈虛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損害他人商業信譽,誤導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一、向借款用途為投資股票、場外配資、期貨合約、結構化產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風險的融資提供信息中介服務;

十二、存在從事股權眾籌等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