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寒假里沉溺手机怎么办?

有家长反映说:寒假才刚开始,已经快被孩子愁死了!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玩,作业不写,连吃饭都喊不动,真想给他摔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稍加管制只会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孩子沉迷游戏,会伤害眼睛,很多孩子早早就带上近视镜,多半是电脑和手机惹的祸。除此之外,孩子一旦沉迷在游戏中,性格也容易变得偏执,即使开了学,心也很难收回来。所以,孩子看电脑玩手机,是父母比较头疼的问题。

孩子寒假里沉溺手机怎么办?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对手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1)孩子觉得手机游戏可以释放压力

每天在学校里,老师讲的永远是学习呀、做题呀、考试呀、分数呀等等;回到家,父母张口闭口就是分数、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看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等等,这些窒息的语言无形中让孩子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增添了很重的心理压力。而手机,恰好可是释放压力。

(2)沟通少,缺少陪伴与玩伴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别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要站在孩子角度,找出原因,协商着解决会好些,有时候强制性手段反而会适得其反。

(3)手机就是一部小电脑,通过手机上网可以领略外面精彩的世界,这深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

4)游戏的刺激和等级机制,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理给孩子增添了很多乐趣,让孩子孩子爱不释手。

孩子寒假里沉溺手机怎么办?

解决办法

那么,有没有好的办法,能帮助孩子逐渐摆脱对手机的沉迷呢?

我的建议是:理解接纳、共同商定规则、正确引导。

(1)理解接纳

有的家长说,电脑手机一概玩离,电脑不开网,手机没收。其实如果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也不现实,有时候不给孩子配上手机确实很不方便。尤其是父母都很忙,而家里老人又接送孩子不及时。有时候,周末孩子和同学出去玩,没有手机,确实不方便。万一遇到事情,孩子没法联系家长,家长也不知道孩子的去向,确实不方便。你说完全杜绝手机,很不现实。有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些事只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接纳现实,制定好规则。

(2)共同商定规则

经常看到一些家长训斥:别玩了,怎么还在玩游戏!甚至粗暴的夺过孩子手里的鼠标等。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最好是提前跟孩子商议,让他自己给自己立规矩,这样也更容易遵守。

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玩手机的需求,但因为他这个阶段学习是不能放松的,所以对于玩手机要有一些时间规定和限制。在大家心情都不错的时候,一家人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注意,规则不是单方面限制孩子的,而是需要全家共同遵守。

孩子使用手机规矩可以包括:

1、玩手机的前提:必须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玩手机。晚上,手机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前关机,交给父母。

2、时间上:平时一次不超过半小时,周六周日可以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时间,但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3、地点上:手机不准带学校,上课绝对不准玩手机

4、手机密码必须要让家长知道

5、一旦让老师没收手机,责任自负,不再购买新手机。

6、内容上:远离色情暴力内容,这是最低原则,很多游戏充满暴力色彩,有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往往模仿喜欢游戏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也充满暴力倾向。

在允许孩子玩手机之前,要提前和孩子商定好内容,游戏的内容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玩。同时也不能在网络上骂人、传播谣言等……

7、视力保护,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是爸爸妈妈们最大的担忧。有些孩子拿着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眼睛离屏幕很近,有时屋里的光线又很暗。在这样的坏习惯下,会给眼睛带来很大的伤害让很多孩子过早的戴上眼镜。光线适中、不躺着、趴着玩手机。手机离眼睛保持在30cm,室内光线要充足,特别是傍晚,最好打开灯,不要在光线弱的环境下玩手机。

(3)正确引导

我们老是抱怨孩子一玩手机就没个够,不去看书也不出去活动。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希望孩子做的这些事,我们自己就做得很好吗?

很多家长整天手机不离手,一天到晚都在玩手机。那天一个朋友谈到,大年初一回婆家过年,丈夫从睁开眼便拿着手机抢红包,吃饭的时候,还在不停地拨弄手机,气的家里老人不吃饭了,老人生气地说轻易不回家,好不容易回家一次了,竟然一刻不停地看手机。很让老人伤心。试想这样的家长,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又会有多大的说服力呢?所以,当我们自己休息的时候,不要瘫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要求孩子做到的。

孩子寒假里沉溺手机怎么办?

父母首先要做到;要想让孩子不迷恋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孩子建立起更有吸引力的兴趣,譬如运动、读书、跳舞、弹奏乐器等爱好,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摆脱手机了。

其次,每天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还可以培养共同的爱好,譬如一家人共同阅读。还可以跟孩子出去走走,一起打打球、一起练练书法、健健身……当我们自己都生活得积极阳光的时候,孩子几乎不可能再去沉迷手机。

第三,注意说话的语气,过多的指责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相互伤害,把问题推向谁都不愿看到的地步。如果孩子玩得过头了,必须批评管教,家长可以采用温和理性一点的方式,这样更能打动孩子,更有效。可以说“我发现你一整天都在玩游戏。我很担心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你这样的表现让我很生气。你是一个可以管好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你明天能少玩两个小时,你觉得哪个时间可以不玩?”

同时方式上不要简单粗暴。

第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态度一致,不要一个教育孩子,另一个却在护犊子。这样既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也让孩子更加有“仗势”。

第五,原则问题不妥协,譬如玩手机的时间、内容、地点等。绝不因为孩子的强烈要求,怕不答应孩子出事就一味的妥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