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守住本土文化的藝術身份

在文藝處於多元、開放、自由發展的當下,在復興中華文藝、構建中國油畫風格格局的今天,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堅守了展現本土文化的創作方向,在川派油畫家這個影響深遠的藝術家群體中呈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的本土系列作品在大巴山油畫長廊中佔有一席之地。

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守住本土文化的藝術身份

風雨文筆塔 紙本尺寸:80x60CM

以熾熱的家鄉情懷錶達質樸的本土文化風貌

本土文化是鮮明的中國油畫風格的重要尺度,蘊含著本土人文的內在精神生活和靈魂體驗,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是藝術家形成自己藝術語言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徑之一。油畫家張遠達在他多年的繪畫創作中,一直堅定地立足於自己的生活熱土——川東北的璀璨明珠達州,以達州的文化風貌作為藝術創作的基石,以“四川畫派”開創者之一的羅中立的創作風格和追求作為標杆,來確立自己的藝術方位。他的系列油畫是以達州的風土人情為繪畫對象,表達他對這片土地、對生命、對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的感知和領悟。正如彭肜所講,“地方性生存經驗”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對抗全球文化霸權最重要的精神武器與視覺資源。歷經多年創作的張遠達,早已認清了當代中國藝術發展的方向,並自覺堅守了本土化創作的原則,釐清了真正與世界接軌的普世情感。

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守住本土文化的藝術身份

臘月 紙本尺寸:80x60 CM

無論是《巴山農家》、《巴山深處》,還是《暖風》、《守望》、《薄暮》,我們都可以看出,作者緊緊把對生活的所見所知所感所悟作為自己創作的源泉。這些作品沒有大開大合、大氣磅礴、雄偉氣度,更多的是對生活場景、自然風光、人文和諧的畫面再現,對生活點滴和自然生態最美瞬間的捕捉和凝固。他的作品體現從細微處見真知、從平淡處見高雅、從日常中尋哲理,讓人們在喧囂的生活中尋找到心靈的寧靜和人生的泰然。《巴山農家》的田舍、樹木、山巒,為我們展示了巴山鄉野清閒動人的田園風光;《巴山深處》真實地再現了鄉村蔥鬱挺拔的樹林、湛藍的天空的自然之美神秘;《守望》反映了農村當前出現的留守和空巢現象,寄予了期盼;《泊》反映出大巴山傳統的交通;《封塵的歲月》展示了達州嘠雲亭的古樸和滄桑;《將軍樹》那茂盛的樹枝在自由舒展,與天空隨意地浸染,展示了古樹旺盛的生命力,展現出紅色故土的風采。這些極富生活氣息的作品,無不體現出張遠達對家鄉的熱土、家鄉人民和現實生活的熱愛和謳歌,反映達州歷史和人文的源遠流長,更反映出畫家對藝術追求的樸實心理。

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守住本土文化的藝術身份

牟家大院 紙本尺寸:50x60CM

以直接的表達方式堅守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

達州是巴人文化的發祥地,是思想家和文藝家倍出的厚土,更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戰場。這片熱土鑄造了反映達州人民的深邃的思想、厚重的文化、頑強的精神和質樸的品德,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資源的的美學因素,這些都為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張遠達的藝術語言就來自這豐厚的滋養,來自於對這片熱土的情感體驗。

張遠達直接“以畫言志”,在畫布上為我們再造了“第二個自然”,體現了他自己對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現手法。他的油畫作品的藝術生命力在於,承載了作者本人內心世界對人文精神和獨特的審美趣味,具有民族氣魄和文化精神。如《心承露下》表現出文人君子的崇高氣節。《暖風》反映了巴山農村老婦的真實生活寫照,除了表現慈愛、滄桑和收穫,也傳遞了縱然人生坎坷,也要盡力向上的含義。在《麗日》下,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海天相連的幽遠,還隱含著上善水的人生態度。他的作品還蘊藏著儒家思想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入世”態度,道家思想中“物我兩忘”、“道法自然”的“隱世”哲學,佛教禪學中“意在言外”“物我同化”的 “出世”境界,讓人們在他的油畫世界裡顧念蒼生、感受自我,力行中國人自己的哲學。

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守住本土文化的藝術身份

萬壽巷記憶 紙本尺寸:90x80 CM

以鮮明的繪畫語言表達個性的創作追求

張遠達的油畫風格屬於現實主義,他以形態、色彩、空間位置和結構關係作為繪畫的手段,在紛繁雜蕪的現實生活中,關注普通百姓的人文精神、關注社會、熱愛大自然、歌頌真善美、反思人性,他眼中、心中、筆下再現了現實中的平凡事物的不平凡的審美認識。

《暖風》以精湛的寫實能力,準確地掌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徵,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震撼;《心承露下》中質感細膩的荷花,反映出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微風吹拂》中律動的綠蔭,表現出作者對鄉間美景的讚美,對環境的深切關注;《泊》中的青少年通過擺渡的方式來求學,反映大巴山深處的落後,表現出渴望發展的迫切心理;巍峨峻峭的《巴山深處》那無聲的河流、悠長的小道、矮小的村落,展現出大巴山的寧靜。張遠達以精心的構思和細膩的筆觸,流露出他一以貫之的從容和閒適的心態和性格,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志遠豁達。這些生動和富有靈氣的繪畫,是實與意的相互交織,以實喻意,詩意融合,意味悠然,它簡潔而不失開闊,湧動著他對家鄉的熱愛和律動,接通了作者與家鄉山水的呼吸,讓產生心靈的共鳴,讓美有心靈的歸屬。我們不禁感嘆:原來美就在身邊,美也可以這樣表達。

巴山油畫家張遠達:守住本土文化的藝術身份

最後的炊煙 紙本尺寸:180x80CM

一個國家的文藝復興離不開藝術巨匠。從當代油畫藝術創作的風格看,張遠達的系列油畫展現了中國油畫藝術的本土之風,顯示出他對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在全球化語境的敏感和中國文化身份的自覺,體現了大巴山油畫藝術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張遠達的作品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