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百万美元组建的德械师,何以在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抗战爆发前夕,有识之士料到中日必有一战,为抗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对部队进行全面整编。

花百万美元组建的德械师,何以在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图:军容威武的德械师

当时,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和本国国情的需要,国军准备分期完成60个精锐师的整编工作。然而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60个师的整编计划,遂调整为先期整编20个师。

当时中德交往密切,大量的德国军事顾问被派到中国,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德械师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德械师,指的是接受德式战术思想训练、装备德式武器的部队。在首批整编的10个师中,教导总队是完全按照德国陆军步兵师的模式进行整编的。除此之外,36师、87师、88师都可以称得上是德械师。

那么,为什么当时整编了20个师,却只有区区几个师成为德械师呢?主要原因,是因为组建德械师实在太贵了。

花百万美元组建的德械师,何以在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图:德械师的37毫米战防炮

以88师为例,可了解一下德械师到底有多贵。88师在抗战初期,绝对称得上是头等主力师。这个师为2旅4团编制,若干直属部队,全师共1.4万人,大量装备了德械武器。一个德械师的主要武器,为12门75毫米山炮,4门37毫米战防炮,28门20毫米机关炮,48门迫击炮,72挺重机枪,336挺轻机枪,9000多支步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火炮基本采购于德国,其它武器大部分是中国自产的。当时德械师装备的迫击炮就是82式迫击炮,仿制法国布朗德1930式81毫米迫击炮。重机枪为民国24式,仿制的是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德械师装备的轻机枪,则多为仿制的捷克式ZB26,步枪主要为中正式步枪或者德制毛瑟步枪。

花百万美元组建的德械师,何以在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图:民国24式重机枪

按照当时美元的价格来计算,一门德制75毫米山炮需要1.4万美元,12门山炮就是17万美元。4门37毫米战防炮,单价2600美元,总价1.1万美元。一门20毫米机关炮需要1200美元,28门就是3.3万美元。48门82毫米迫击炮总计需要4.8万美元。

重机枪每挺800美元,需要5.7万美元。轻机枪以捷克式为例,每挺折中计算400美元,总价值13.4万美元。最后就是德械师的主要武器,以采购毛瑟步枪为标准,每支40美元,总需要38万美元。这样计算下来,整支德械师需要84万美元。

这只是组建德械师的基本武器,还要另外购买炮弹、手榴弹和子弹等。除此之外,通信器材等装备采购也需要钱,官兵的衣物和军饷也要大量花费。这样算下来,组建一支德械师就要花费上百万美元。而且德械师组建后,需要大量经费支撑才能展开战备训练,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和开支。

花百万美元组建的德械师,何以在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图:准备接受检阅的德械师

当时流行的货币为法币,法币与美金的换算比为4.15:1(抗战爆发前标准)。打造一支德械师需要花费100万美元,换算成法币也就是4150万。

当时的税收主要分三个部分:关税、统税和盐税。以1936年为例,关税收入为6.36亿法币,统税收入为1.31亿法币,盐税收入为2.47亿法币,总计10.14亿法币。如果拿这10亿的税收去组建德械师,只能组建25个德械师。但军费不可能占据这样大的比例。

当时国力弱小,国内工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德械师装备的武器,中国只能生产轻型武器,其它基本依赖进口。因此德械师虽然装备精良,但弱于同级别的日军部队。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国与德国的合作基本终止,德械师所依赖的装备补充就无法维系。

花百万美元组建的德械师,何以在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

图:德械师轻机枪班组

当日军侵略的步伐到达上海的时候,德械师发出了怒吼。教导总队、88师、87师先后投入淞沪战场。他们用血与肉,展示了中国军队的顽强与不屈,彰显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

淞沪血战之后,数支德械师撤到南京补充和休整。在后来的南京保卫战中,德械师在南京外围执行防御任务,基本上全军覆没,抗战初期重金打造的德械师就这样消耗殆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