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紀大的人都喜歡炒股呢?

橙子味的是愛情啊

不是年紀大的人去炒股,而是這群炒股的老頭,姥姥在炒股的衚衕裡漸漸老了,還是一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心態。

我們這夥人都在七十上下年紀。絕大部分從上世紀九二年起就炒股炒命,而那時年青一點衝頭青在股海里洗澡現也在五十歲以上年令。

為什麼這我們這邦人在那每月只有一百多元錢工資歲月去炒股,那時風氣都是向"前"看,什麼萬元戶,什麼怎過河,炒股就有好日子,如潘長江唱:彎彎的河,啦嗦咪嗦咪咪嗦…。

那時社會上有一"股"賭風,什麼十億人們九億賭,還有一億去炒股,加上那陣又到處要砸掉鐵飯碗,工廠又"關停並轉",人們從企業得到一筆失業金,雪夜上梁山,炒股是唯一出路。

與城市人們走向相反,許多國資,大集體企業給民營,合資企業承保,髒苦差,工資又不高崗位給了新手,大批農民進城做生意,賣苦力,去炒股的空缺崗位讓給了"農民工兄弟",他們從伯伯輩份降了一級。

我家和我那些大學同學,本人就是隻股票,都為原始股,都是九二年這一段參加博股的老革命,可以講裡外加起來有30來位,沒有一個賺到錢,到是買進賣出給國家貢獻不少稅收。

這夥不管珠算四七二十八的人群中,有離婚的,有九七年股市大迭要從我家跳樓的人有之,要我借錢補什麼倉,他又不開船的。

反正我不懂,我只懂天上不會掉餡餅下來,只有付出自己血汗,勞動才會換來辣椒炒肉,蛋炒飯,炒…。


易家巷

告訴你吧,不僅炒股的年紀大的人比較多,炒房子的也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人在社會上有更多的資金積累。

一個同樣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和一個四五十的即將退休的人來比較,肯定是後者的財富積累會更多點。一來有更多的資金參與進股市,二來呢人生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幹點啥來實現資產保值呢?炒點股票吧。並且中國的股市在剛開始的時候可是連著創造了許多的大牛市,從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一直到現在,更相信股市可以賺到錢。

你讓現在的一個九零後零零後去炒股嗎?別開玩笑了,不找工作了?做為股市的新手,分分鐘教你社會的險惡,股市的黑暗,好不容易發了工資第二天就吃一個跌停板。再說了,年輕人還要去談戀愛啊,要去約會啊,實在沒有功夫坐下來看電腦上毫無規律的紅紅綠綠啊。

做為一個年輕人好好努力,好好工作,成為一個上市公司的高管,拿到公司的股份,然後再到二級市場賣給那些傻乎乎的股民套現買車買房走上人生巔峰豈不更好?為什麼非要選擇去二級市場送死這樣一條十分艱難的路呢?


小雷鬧海

人老怕寂寞,人老怕孤單;隨著社會在進步,社會在變遷,大家經濟條件大幅提升,像那些老人家退休後只能在家有孫子孫女的幫忙帶帶,沒有孫子孫女的天天打牌打麻將打發時間,老人家時間充足,總會去找點事做,不然忙忙碌碌大半輩子的人叫閒下來是閒不住的。


股市基本是大家閒聊常談的話題,今天買什麼股賺了多少錢?大盤今天怎麼樣了?一傳十十傳百老人們都開始炒股了,最主要原因是由於老人家有時間,能湊一起時候不炒股的都開始炒股起來了,利用閒時間可以通過炒股賺點生活費,這樣幫助年輕人減輕不少壓力,這也是多老人炒股的原因之一!

第二就是老人閒資金可以炒股,因為老人基本沒什麼開銷,能平平淡淡的吃飽就滿足了;老人們同時也有這個閒錢去講究投資理財,想通過炒股讓資金的資產升值。而年輕人很多上班族,也沒有閒錢炒股,生活開銷太大,收不抵支;


第三就是通過炒股成為老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老人把寂寞怕孤單,如果叫他們忙忙碌碌大半輩子的閒著肯定不行;炒股可以讓老人每天感覺也在忙,日子過的舒暢,同時也可以鍛鍊老人的心靈,即使炒股盈虧他們都覺的是一種樂趣,生活比較有勁,不會每天這麼乏味!

以上三點原因就是為什麼年紀大的人喜歡炒股!


老金財經

年紀大的人喜歡炒股不是因為年紀大了才開始炒的,很多都是年輕的時候邊工作就開始了,只是當時沒有那麼專注,資金投入不多,平時和身邊同事聊得少而已。

以我為例:本人34歲,15年3月份進的股市,到現在也有兩年了,總體來講虧損為主,除了這兩年行情不行,還有一個就是自身股市經驗不足。有過中國中車五連板,也有東風科技六連板,更有15年六月份,八月份和16年初熔斷三次股災的慘痛經歷,然後就是關注同花順股市直播希望學習高手經驗,發現他們大多是技術派,喜歡做短線,搞小盤股,而且一直在看的柳櫻解盤,每逢股市大跌老師就不說話了。還好年輕因為投入不多,買房供房其實絕對虧損不多,也就不到一萬五,現在自己不再看直播,技術解盤講股的東西,自己只找低位國有控股票做,買入也不怎麼看,有收益差不多就收網,沒有也從不至於虧損超過15%,資金管理也慢慢成熟,基本上能做到不賺錢也不會鉅虧。

回到正題,就是像我這種年輕人,周圍也沒幾個知道我在做股票,一是業績不好,沒臉說;二是同事之間無朋友,說不定炒股這事被哪個同事捅到領導那去給我小鞋穿,畢竟做股票的偶爾上班打開手機看行情也是難免的;三是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以工作事業為主,供房養車、上有老下有小,亞歷山大,股市投入不多,時間投入不夠,市場洗禮不深,心態歷練和人生閱歷不足,股市不是主要戰場。

但是三十年後,我變老了,就不一樣了,退休沒事做,積蓄也有,養老金夠吃喝,也沒有別的愛好,幾十年在股市裡摸爬滾打的本事終於派上用場了,所以多投入也是人之常情。


散兵尤勇

年紀大的人偏愛炒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第一,經濟實力因素。一般年輕人還位於事業發展的前半段,工資收入並不是太高,且需要買房買車、養家餬口,因此根本沒有資金投資;而年紀大的人經過長期財富積累,已經擁有可觀的資本金用於股票方面投資;

第二,空閒時間因素。年經人受經濟壓力、晉升壓力及家庭壓力等影響,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於本職工作,以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而年紀大的人晉升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甚至已經退休,他們有條件將大把空閒時間用於股票研究等方面;

第三,渴望交流因素。一些年紀較大的人退休後會感到生活空虛、無所事事。他們炒股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利用炒股打發時間。利用股票結識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探討與聊天;

第四,思考問題的因素。研究證明,經常思考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會大大降低。而在股市若想賺錢,肯定離不開勤于思考。這也是股票投資為老年人有意無意帶來的福利。


玩轉交易

面對目前屈指可數的投資渠道來講,炒股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可以資產保值外還能多瞭解經濟形勢,和周邊朋友溝通也有談資。不過近年來投資者有呈現年輕化的局面,80後90後的股民也是越來越多。

但是年紀大的人喜歡炒股主要在於。

一、門檻低

投資股票低門檻,適合任何人,可以投資幾千,也能投資更多,抱著試試的心態進入市場,為了實現財富增值夢。

二、有閒錢

大多數年紀大的人經過年輕時打拼都有一定經濟實力,也有閒錢來做投資,選擇股市也是能讓金錢快速增值的方式。

三、從眾

除了炒股、買基金,存餘額寶,很多年紀大的人會跟隨身邊朋友一起做些相應投資,以便互相溝通,互相揣摩市場行情。

做投資都是奔著賺錢去的,目前的股市及其不穩定,不要把有限的積蓄放在一個籃子裡,導致風險難以掌控,可以多選擇些其它品種一起投資。


金美圓的生活筆記

喜歡炒股跟年齡大小沒有關係,現在炒股群體開始年輕化,90後開始登場,整個市場來說當然還是年紀大的比較多,不說60後,70後加80的股民人數肯定比90後多的,但按增長速度來說90後還是很猛的?

年紀大的人炒股,生活都是較好,收入穩定,投資都比較謹慎,更多人投資只為找樂子,動動腦。

不過,現在年輕人投資手法很猛,特別是90後這一批人,敢當天上漲停買,也好次日摁跌停賣。


姚企明

我的研究生導師70多歲了,就是喜歡小炒點股票。

老是每樣股票買上一百兩百股。對的,就是一百兩百股。買上三五隻股票。每天還樂呵呵地看著股市。

有時,還打電話與我交流交流。

顯然老師炒股並不是為了賺錢。老師不缺錢,每月工資萬餘元,足夠自己花費,平時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還有一些小費。

對於老師來講,炒股是一種樂趣。也是為了防止老年痴呆症,也許是增加一些見識,也許是增加一些與老年人和學生的談資。

總之,我覺得老年人炒股,小炒一下,並不是壞事。


股票數據貓

年紀大的人也不是都喜歡炒股,也只佔了一部分。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 炒股被套了,總想著漲回來。大凡炒股的人,一旦開始玩後,以後離開股市的概率很低,但凡有資金了,聽到股市行情好了,又多會重新回到股民隊伍中。這種現象太常見了。

第二, 想象著在股市裡,自己終究會發財。炒股不像做生意,開個賬戶,自己不說,平時注意,就很少有人知道,盼望著有朝一日發財。每天看著大盤,看著很多股票漲漲跌跌,有的股票大幅上漲,連續上漲,就盼望著自己的股票在某一天大幅上漲,成為黑馬,大發一筆。

第三, 打發時間,每週一到週五,股市開盤,可以用來打發時間。不過用炒股打發時間的成本,多數情況下都比較高,因為一贏二平七虧,追漲殺跌一不小心就被套在裡面了。


股市老兵楊春雷

年紀大的人炒股,炒的不是股票是寂寞!這個就像老年人喜歡養狗一樣,是找個事情做。

有的人認為老年人炒股多,主要是老年人炒股人數眾多。老年人一般不會把資產全部投資,也就是玩玩而已。都是散戶居多。

實際上炒股很適合老年人,九點半開始,三點結束,不耽誤回家帶孩子,不耽誤日常事物。沒事幾個老哥們交流下,很是不錯。

有位領導不是說了麼……炒股得有閒錢,有閒餘時間。這兩點老年人都具有。

說實話,飛刀一直都認為,我們股市只適合娛樂,不適合投資。如果老年人真的去股市投資,肯定會出事……畢竟老韭菜也扛不住到處雷

注…本人銀行信貸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歡迎加關注,多交流。經常會發“腦洞新聞”…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