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人有過力挽狂瀾的神操作?

蝶戀花緋

功勳不亞於錢壯飛的鮑君甫多次挽救中共於危難之中

諜報人員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個重要的情報,很可能改變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場戰爭的命運,甚至歷史的進程都會改變。

鮑君甫又名楊登瀛,曾留學日本,是個日本通。後參加過“五四”學生運動,並參加了國民黨。鮑君甫參加過“五卅”反帝運動,結識了不少中共早期的領導人,經過多次深入交談和勸導,鮑君甫同意為中共提供情報,正式成為中共的情報人員。
中共中央機關在上海辦公期間,鮑君甫時任中統駐上海的特派員,實際上就是中統在上海的最高領導者。鮑君甫因為身份、職務的關係,同租界中的外國巡捕及國民黨警備司令部中的人員也都很熟,因此常常能第一時間獲得極為重要的情報。

剷除叛徒白鑫:

1929年8月24日,中共早期領導人彭湃等六人開會時被捕。鮑君甫在彭湃被捕前約兩小時,得知這一情況,但要報知中共特科已經來不急了,只打聽到是中共內部叛徒出賣。後經查實,叛徒是被捕的六人之一、時任中央軍委秘書的白鑫。特科決定剷除叛徒,又是鮑君甫提供了白鑫的住址及某日某時要乘船逃往國外的情報。特科根據這一準確的情報,就在白鑫準備上車去碼頭時將其擊斃。

剷除叛徒黃第洪:

1930年10月,鮑君甫提供情報說,一名叫黃第洪的中共留蘇回國幹部向國民黨出賣周恩來的情報。黃第洪畢業於黃埔軍校,中共為了培養軍事幹部,後又派他到蘇聯中山大學及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與劉伯承、左權等是同學。黃第洪回國後,看到革命形勢嚴峻,感到懼怕,便決定叛黨投敵,試圖以出賣周恩來作為邀功的資本。特科根據鮑君甫的情報,最終將黃第洪處決。

剷除叛徒戴冰石:

1928年秋,鮑君甫在租界巡捕處看到一封寫有中共一個秘密機關地址的告密信,署名是戴冰石。特科根據鮑君甫的報告,查實戴冰石是國民黨安插在中共的奸細,並與鮑君甫一起設計,將戴冰石處決。

剷除叛徒陳慰年:

1929年夏,鮑君甫從租界外國巡捕那裡得知有人向其高價賣情報,後經鮑君甫查實,賣情報的是中共人員陳慰年。他不僅向敵特提供了大量的中央文件,而且還投靠了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成為密探。特科又與鮑君甫一同設計,將這個叛徒處決。

搭救任弼時:

1929年底,中共高級領導人任弼時被捕,經過鮑君甫與租界的外國巡捕交涉,稱其是自己的部下。不久,任弼時成功出獄。

搭救關項英:

1931年,關項英在租界被捕,同時還有一箱絕密文件。由於外國巡捕不識中文,便找到了鮑君甫。鮑君甫立即報告特科,並以查驗文件為名,讓特科人員將相關文件進行了替換。最終因無證據,關項英不久便被釋放。

鮑君甫在此期間,不僅為中共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的情報,還介紹、推薦了不少的中共情報人員打入國民黨各個部門,如“龍潭三傑”的錢壯飛就是其中之一,為中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顧順章叛變後,將鮑君甫出賣並逮捕。中統頭子陳立夫、徐恩曾等為了將中統高官是共諜這一醜聞儘快壓下,將此事儘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鮑君甫與國民黨高官張道藩私交甚厚,在其的保薦下,不久出獄,並任反省院副院長的職位,從此脫離了諜報生涯。
建國後,鮑君甫經陳賡等人證明,其是對我黨有功人員,在生活上得到了一定的補助。但鮑君甫家庭成員較多,依然是捉襟見肘。1969年底鮑君甫因病去世。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明朝的于謙,在北京保衛戰的時候力挽狂瀾。

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慫恿下,決定效法先祖親政蒙古,立下不世之功。不過結局黑悲催,他帶著大明的軍隊在土木堡被瓦剌打得大敗,同時還被瓦剌給抓住了。瓦剌乘勝追擊,揚言要率領軍隊保衛北京城。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心惶惶,很多大官富戶都紛紛難逃。

甚至有些朝中重臣都建議南遷,關鍵時候于謙站了出來,建立了朱祁鈺和皇太后的決心,同時他也臨危受命擔負起保衛北京城的重任。于謙趕緊召集軍隊進入京師,同時從各個方面整頓內政,懲治王振等餘黨,提拔文武官員,加強要隘防守。在他的帶領下,驚慌混亂的北京城軍民開始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京城九門激戰之時,于謙將後事託付給侍郎吳寧,自己親自督戰,同時

將城門關閉,以示背城死戰之決心。于謙同時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先退者,後隊斬前隊”。于謙披著甲冑,站在隊伍前列,以忠義激勵三軍,人人感奮。

作戰過程中,于謙在德勝門激戰,首先他以少量騎兵誘敵深入,使得數萬瓦剌騎兵呼嘯追來。這個時候,明軍以神機營火炮、火銃齊發,前後夾擊,大敗瓦剌軍。也先的兩個弟弟中跑身亡,瓦剌損失慘重。之後,西直門、彰義門也大敗瓦剌軍。經過5天的激戰,瓦剌軍都被打敗。瓦剌害怕明朝援軍趕到,斷了他的後路,因此只能拔營撤退。


可以說,于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重創了瓦剌軍隊,使得明朝避免了重蹈北宋的覆轍,成功的延續了明朝的國祚。由於明朝此戰的勝利,也成功的使得被俘的明英宗順利歸來。


不過於謙的結局並不好。雖然他一生為官清廉,為國為民,但是在後面奪門之變之後,于謙慘遭殺害。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