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可以自立爲王,三分天下,一念之差,使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韓信,開國元勳,漢初三傑和三將之一,而我們從他的這個位置也能夠看出來,韓信確實是文武雙全。而對於劉邦來說,韓信可敬也可恨,在整個楚漢之戰中,若不是有韓信暗度陳倉,相繼戰勝了齊國,代國,平定了燕國,趙國。又能夠背水一戰,將項羽圍在垓下,劉邦的勝利可能會來得無比艱難。

他本可以自立為王,三分天下,一念之差,使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這份功績也可以說是天下無二,同時他的戰鬥力在呂雉和劉邦眼中,也好比怪物一般,如果一直任憑他活著,對於二人來說始終還是一個危險。後來劉邦平定叛亂,呂雉就在皇宮之中將韓信給坑殺了,至於到底這是不是夫妻二人合謀殺了韓信我們不清楚,不過兩人之間的配合還是非常默契的。

其實韓信自己也清楚,他們終究會殺了自己,所以一直都很小心的防範著,不過當時呂雉專門說劉邦已經回來了,要準備慶功宴。而韓信當時一想這件事情也沒錯,沒什麼戒備,所以就直接來到了皇宮之中,結果就中了埋伏。而劉邦在真回來了之後,看到韓信已死,也是覺得有些感傷,但是又非常高興。

他本可以自立為王,三分天下,一念之差,使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其實韓信必須要死,當初在漢朝四年,劉邦被圍在了滎陽,而當時韓信已經接連拿下了四國,韓信想要乘勝追擊,就寫信告訴劉邦,說齊國非常奸詐,希望你能夠讓我做代理的王,好能鎮得住局面,而劉邦在得到他的信件之後,也是又急又氣,因為在他的眼中,韓信這是對他明擺著的威脅。

後來韓信和劉邦約定好,一起去偷襲楚軍,但是已經過了約定的期限,韓信還沒到,劉邦落得一個慘敗的局面?而當時張良就獻上計謀,說是把韓信封王,然後再向他借兵,請他援救,而這個時候韓信果然就帶著軍隊來了,當時那場戰鬥正是垓下之戰,項羽的10萬人被圍住,全部死在那裡。

他本可以自立為王,三分天下,一念之差,使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這不就代表著韓信如果不來,這場戰鬥根本不會勝利,那麼為了能夠獲得勝利,劉邦什麼事情他都願意做,而這已經表明韓信功高蓋主,不管他想不想反,劉邦都留不下他了。並且當初在韓信的身邊還有一個叫做蒯通的謀士,他給韓信指一條明路,說是讓他自立為王,三分天下。

他本可以自立為王,三分天下,一念之差,使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後來在韓信快被殺的時候,他說悔不該當初不聽蒯通的話,也正是如此,劉邦在回來之後問呂雉,說韓信有沒有說過什麼話?呂雉告訴他之後,劉邦就說把這個蒯通抓來煮了吧。雖然說韓信國士無雙,但是在這一點上確實犯了大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