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把橫和豎練好?

李秋橙

學書法,最初總是把“橫”和“豎”作為基礎筆畫來練習的。



橫與豎,因在字中起到骨架作用,好比房屋中的梁與柱,一個主平衡,一個主支撐作用。故不管是橫還是豎,如沒寫好,都會使整個字產生一種要倒下或不穩定的狀態。

要寫好橫與豎,看似簡單,其實很不容易。個人學書多年,但如何把橫和豎寫好,也困惑了多年。

經過不斷臨習分析,有幾點個人經驗與大家分亨,希望共同指正交流。


橫~在古代書論中稱為“勒”,很有其含義,原含有勒馬而回的意思。

據傳衛鑠《筆陣圖》:“一(橫),如千里陣雲,隱穩然其實有形。”也就是說,橫必須表現出千里陣雲的氣象。彷彿整個天空便是一張白紙,那道橫跨兩端的陣雲,便是書寫而成的、最有意味的橫。然而,陣雲又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啟示,每道陣雲都不可能處於絕對的平直形態,而是在相對平直中,又微微表現出波動、曲折的姿勢。這既是“物象之形”、也是“造化之理”。

書法的點畫所追求的也正是這種形和理。所謂“同自然之妙有”。勢之平和形之不平,是橫的一大特點。不然,則平板如布算子。

豎~又稱為“弩”,本意是張弓之意,古人巧妙地對豎作出了某種意象上的暗示,貴在彈性中表現出某種韌性。

傳衛鑠《筆陣圖》:“|(豎),萬歲枯藤。”意思是:枯藤與豎都具有垂向性的形式。天下沒有一根藤是直的,正如此,一根枯藤,往往給人以堅韌不拔之力度美。故李世民有“弩不宜直,直則失力”之說。

它同豎一樣:貴在直與非直之間;貴有向背曲折;貴在通變。


古人在鑑定字的好壞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看其橫豎畫中截是否“露怯”。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說:“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姿肆,令人斷不可及者,則在畫之中截。”

對於長橫與長豎的行筆,許多人把它歸於“筆力”或“功力”的結果,而如何產生這種結果,卻是許多人疏於分析的。

在許多人的實踐與認識中,橫豎的行筆都有提的過程,故行筆中間略細,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

如行筆時略提,中截必怯。

正確的行筆是:應該順著起筆時中鋒運筆的趨勢,保持相當力度(甚至行筆時還有邊行按的過程),向一端勁健而行。這樣才能使中截不怯。

這是因為隨著行筆速度加快,摩擦力增強,筆毫上下兩邊自然有向中心收籠所產生的跡象。而採用邊行邊按法,不僅增加筆毫的彈性,還便於收筆,使筆毫還原。加之起筆與收筆有一個轉折調鋒過程,使兩端的“面”打開,自然造成兩端略粗、中間微細的感覺,這是用筆中最容易被誤解的地方。

尤其是橫法,寫橫往往不能勢平,其中妙處在於:筆鋪在左,目已右顧。當行筆至三分之一處,筆已穩定,眼睛看在右端。這樣,既可防止手發抖的毛病,使筆勢平直;又能用眼睛把握每橫的長度;再者,大部分全憑手的感覺運筆,以腕肘運筆,姿態自然有一種起伏的感覺。這是寫橫的關鍵之處。

豎法,分為垂露、弩法、懸針。

垂露,主要指收筆,如下滴露珠,圓潤飽滿;

弩法,行筆如張弓之勢,略有弧度。

懸針,顧名思義,意如懸空之針,末端鋒芒畢露、有一種銳利之感。

其要點:垂露與弩法可用側鋒,但懸針必須用中鋒;豎的發筆與橫相似,有藏、露和方、圓、曲等法。運筆注重S形曲線行筆。

橫與豎要練好,的確不容易。這要等到書法入門至少三五年後才能深切體會到的,而一但突破,行筆則會行雲流水……其準確性、力度都會大幅提高。所以別小看這區區的入門基礎筆畫!掌握訣竅後,更須配合正確的執筆姿勢勤加練習,才能運用自如。


臨池管窺

我是汶水才子,書法愛好者。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如下:

對你所問怎樣才能把橫和豎寫好?不知道你問的寫哪種字體的,字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等等字體。不同的字體橫和豎的寫法不同。不論你問的哪種字體,我就依照楷書字的橫和豎來說說吧!


一是橫,在永字八法中有橫法也稱稱勒法,就如以韁勒馬,有愈收愈緊之意。


橫劃不要寫太平,要讓它在不平的線條中呈現出平衡的感覺。

運筆要澀,有提案,要生動,逐步頓挫,含蓄有力,如千里陣雲。

具體寫法:

逆筆入回鋒(藏鋒)圓收,中鋒行筆,落筆時從右向左作一般逆行姿勢,即欲右先左,可虛可實,用虛寫成的是露鋒,用實寫出的是藏鋒。見下圖:

王羲之說過,橫則正,如孤舟之橫江渚。

筆管略向左方傾斜,根據橫劃直落筆的原理,畫一直線,然後略提筆調鋒,中鋒行筆,運行至中段時筆鋒稍收略提,收筆時要將筆提起,迅速向左回收,即有忘必收。

當然,橫劃不僅有平橫,還有凹橫、凸橫、左尖橫、右尖橫等等。舉例說明一下:

歐體橫的示意圖:

顏體字橫的示意圖:

柳體橫的示意圖:

趙體橫的示意圖:


二是豎。永字八法中叫豎法,如挽弓,要用力。不能寫太直要有曲線,在曲線中顯示出挺拔力量。運筆和橫劃相似,只是方向不同。晉夫人說,豎,萬歲枯藤。

豎是一個字的骨幹,寫出挺勁。具體寫法:

先將筆鋒由下向上逆行一段,可虛可實,叫逆鋒而起。落筆後再將鋒調正,使筆鋒從向右變向下運筆,達到一定長度將鋒略提(不離紙),微微向迅速回上,叫垂露豎,反之在收筆時出鋒,在筆畫外取勢空收,就是懸針豎。

當然,豎還有腰粗豎、上尖豎、相向豎、相背豎、曲腳豎等等。舉例說明一下:

歐體豎的示意圖:

顏體豎的示意圖:

柳體豎的示意圖:

趙體豎的示意圖:


汶水才子

剛開始練字,都會遇到這種問題橫和豎寫不好,歪七扭八的。這是手不穩定,沒有力度的原因。

怎樣才能把橫和豎練好呢?

先單獨的摘出橫豎筆畫來反覆寫,練習些時間,然後臨字帖,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升手上的力道,反覆練習筆畫,然後整個字練習,貴在堅持,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把橫和豎練好!筆畫練好離寫一手好的書法就不遠了!

關注“壹起收藏” 帶您,盛世收藏,藏盡天下,閱盡古今!


壹起收藏

看到你的問題,我感覺你可能考慮的太多了。我給你點建議

1:你不要管什麼體,你也不要管起筆收筆等問題,你拿筆先把橫,豎畫寫直。

2:當你把橫豎寫直了,你可以在起筆收筆處極短的停頓。

說這些其實用處不大,主要是你大量的練習,有量才有質變。

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海書童

橫畫和豎畫我們學習書法的兩個重要的筆畫。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在論述橫畫和豎畫的寫法時說過,“橫畫如千里陣雲,豎畫如萬歲枯藤”,這句話經過你自己的想象和仔細的揣摩之後,你應該夠能夠懂得其中的深意。


我們可以在魏碑作品中去體會橫畫和豎畫的神奇。

還有在黃庭堅的書法作品中去體會橫畫和豎畫。


京東千里行書法

很簡單!三步走,起筆,行筆,收筆!欲橫先豎,欲豎先橫,說的是起筆;行筆大都是中鋒行筆,側鋒也可以;收筆橫豎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瀋陽師範大學王立春老師的網易公開課講的不錯,頭條一搜就能搜到,去看看吧,肯定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