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你在中國股市賺錢了嗎?

你賺錢了嗎?這幾年你賺錢了嗎?如果在這種市場上你沒有賺錢,還是趕緊退出把,因為你就是"韭菜",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花出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創業做實事,打工混職場,最起碼心安,錢賠了還可以賺,人生就一次,寸光寸金,不能耗費在這裡,要及時給自己的人生止損,賺不到錢,那來這裡的還有什麼意義。

你後悔了嗎?賠錢了也不要太后悔,記住這個教訓,硬錢都是勞動換來的,用創造財富的方式換取的財富才最真實。每個人最大的、最容易掌控的價值就是自己,既然股市裡找不到自我,那就早早離開吧,不要再用巴菲特的故事激勵自己,如果時代和市場不允許,再努力都枉費。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你有何收穫?賠錢了也不是一無所得,炒股更多的是錘鍊心境,把自己放進股市中,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是一場修行,沒有結局沒有答案,更沒有開悟得道,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算是功德圓滿,記住心路,記住教訓,向著新的方向,出發!

希望各位股友要看開市場,波幅起蕩是人生百態,什麼都會來,什麼都會走,體驗好人生,更要尊重好人生。中國股市的土壤與美國等其它大部分國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


為什麼炒股的人不被社會認同?

在我做投資的初期,我都不敢告訴別人我是做投資的,甚至連家裡人都不知道我是幹嘛的。

因為你說你在搞投資,他們就會認為你是炒股的,是不務正業,你好吃懶做,不願意去上班,就躲在家裡炒股,典型的社會失敗者。投資?不要搞笑了,投資那是馬雲王健林他們乾的事,你這幾萬塊錢也能算投資?

直到現在,我周圍的很多朋友鄰居都不知道我是幹什麼職業的,他們看到我大部分時間呆在家裡看書喝茶,會覺得好奇,偶爾也會問一下,我就說是做互聯網的。

為什麼說自己是做互聯網的呢?幾年前我可不敢這麼說,因為那時候大家覺得互聯網也是個不務正業的事情,隨著這幾年互聯網的盛行,老百姓都知道這是個很歷害的東西,馬雲馬化騰都成首富了,能不厲害嗎?你說你是做互聯網的,他們就會覺得你很厲害,而且不會多問,因為互聯網這東西他們懂的不多,如果接著問,只會顯示出他們的無知。

在美國,投資=華爾街=社會精英,在中國,投資=炒股=不務正業,社會認可度是很低的。

這就讓很多做投資的人覺得自己被社會邊緣化了,沒有圈子,沒有朋友,連別人問你是做什麼的你都不敢說。我認識很多在股市資產千萬以上的人,他們還要去做一份月薪幾千元的工作,除了覺得財務上更有保障之外,我想,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找到社會的認同感,人是群居動物,只有和大部分人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

所以投資做的好的人大部分都是孤標傲世,遺世獨立的性格,對待世界,他們保持冷眼旁觀,獨立思考,對待生活,他們充滿熱情又與眾人保持距離,對待朋友,他們寧缺毋濫,有幾個知心好友能一起賞菊品茶足矣。

但是做短線炒作的人很難達到這個狀態,投機的人更容易迷失自我,他們每天沉迷在股價的起伏搏殺之中,心態紊亂,更加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同,所以他們總想著馬上賺一大筆錢,這樣才能找到成就感,找到自我認同感,也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他們一夜暴富的心理會更強。如果時間一長,還沒賺到錢,就會懷疑人生,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確實沒有意義,對於投機的人來說,你十年後和十年前基本沒什麼區別。

如果你覺得自己天天在家盯盤,或價值投資好像什麼都不用幹,都是虛度人生,那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人生要幹什麼,人家可以讀萬卷書,走萬里路,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古今中外,無所不曉,生活狀態,安分隨時,人生智慧,瞭然通達。而你,除了盯盤外就是出去喝喝酒,打打牌,你當然會覺得投資是虛度人生,因為你的人生本來就沒什麼含金量,你也不願意去改變。

當你的人生還是這個層次,你交的朋友基本也是這個層次,你是無法和他們談投資的,因為你自己都覺得投資就是炒股,所以你只能天天呆在家裡,覺得自己沒有朋友,被社會邊緣化了。真正投資做的好的人不會沒有朋友,他們會有少數能暢談人生,討論事業的知己,這種高度的朋友,和酒飯之交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在普通大眾眼裡,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不合群,其實他們是合群的,只是你不在他們的群裡。

真正做投資的人,他們的投資建立在對商業,對公司,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上,需要自己不斷去學習理解這些東西,在實踐中對自我不斷雕琢完善,他們一直在不斷進步,這種進步不但是財富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智慧越來越強,每過五年十年回頭一看,都會發現自己有巨大進步,他們會越來越有成就感。投資做的成功的人個人修煉絕不會低。

投資做的很成功的人會對自己越來越認同,而且會進入一種人生的享受狀態,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系統,能慢慢而且悠閒的變得越來越富有,而且越富有他們越悠閒,他們不會覺得無事可做,因為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也不會孤單,他們有自己的圈子,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從忙碌中解脫勞頓,在靜夜裡獨對心靈,在晨曦時思考未來,他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是他們能把自己的人生打造成自己想要的理想國。

當你達到這個狀態的時候,你都不需要說什麼,你周圍的人都會非常認同你,而且會非常羨慕你,你是做什麼的已經不重要的,因為你的精神氣質,人生狀態,別人都能感受的到,你的自信是發自內心的。更重要的是,到了這個階段,別人的眼光對你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我要達到的狀態啊!


做為私募操盤者,要明白做莊的流程思想原理目的,更要明白大眾的心理規律,行為特點和心理,要明白時間價值,忍耐的價值,意志的價值,模型的價值,膽大心細相反思維的價值,才能在市場中賺大眾的錢!

更多的博弈是與大眾心理的博弈,與大眾相反思維,就可以做到輕鬆賺錢,要知道做莊手段目的,就可以賺大錢,更要明白真正賺錢是時間,意志,忍耐,思維模型,才是根本!才能從大眾中獲得財富!接下來的21個步驟,絕對能夠玩死99%的散戶。不信你看:各階段與散戶心理對比。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1)在股價走勢的相對低位下跌成本區,介入突然放量拉高股價。破位殺跌,部分散戶搶反彈,讓其進,第二個交易日衝高出一部分,然後快速殺跌破位,套牢搶底者--散戶技術派開始懷疑技術開始恐懼)。

(2)在拉高的小陽線後,突然出現反叛線,使追漲資金套於高位並獲利回吐一部。

(3)在劇烈震盪中,然後又快速下跌打出新低,使場內持股者持股信心大受打擊,在多種市場心理下籌碼極度鬆動,製造空頭陷進,製造恐懼,讓抄反彈者交出籌碼。

(4)再反彈,再破位-----讓反彈者,絕望,讓頂部套牢者徹底絕望,恐懼心理自然殺出,日線量價背離證明!------散戶恐懼絕望)

(5)在成本區搶反彈,第二天快速殺跌,讓其套在裡面,然後破位,或二次破位,讓搶反彈,二次失敗絕望殺跌,此處對付的是一種頂部進入,一種是搶反彈的(自以為技術高手),要有兩次破位,讓所有看多的絕望,才能乖乖的交出籌碼!散戶絕望(頂部和技術抄底者全得絕望))

(6)當股價接近前期成本上沿區,通過反覆震盪所有的場內前期被套籌碼幾乎一致選擇了出局,從而達到了收集的籌碼的目的。

(7)在波段成本區利用利空媒體信息,反覆震盪,分批底部接籌!--散戶怕還下跌

(8)提前快速拉出成本區,達到搶反彈位!然後回調,讓此處沒有割肉的人,通過盤口震盪與時間延續,讓其失去耐心,交出籌碼----散戶失去耐心懷疑上漲!)

(9)做好進行拉昇前的最後打壓、洗盤縮量,打壓到成本區下沿線,再次清除浮籌,為拉昇創造條件。

(10)上次搶反彈處,縮量回調洗盤,讓散戶失去耐心,把死不割肉的,恐懼殺出,我們底部接籌---散戶正確自己是對的!)

(11)以小陽線逐步放量拉出成本區,然後完突破成本區第一次洗盤,光屁股小陰線十字星.

(12)高開拉昇,直接拉出,第一利潤區,收盤拉到高位,出手部分籌碼!讓散戶進入一部分,變現少部分!--散戶尾盤追漲!)

(13)回調二次洗盤,讓尾盤追漲者出局,可以盤中先下探洗盤,也可以做出日線小陰線---讓散戶二次割肉

(14)以小陽線拉出成本區,突破一級平臺,然後再洗盤,510 均線向上,然後大幅拉昇,大陽線,引起眼球,突破第二平臺!

(15)二次快速拉昇。邊拉邊出,放天量,讓散戶追進,反正當天不能出----散戶追漲在頂部!

(16)突破二次平臺,然後縮量回調,洗出不堅定者,並出掉一部獲利籌碼,

(17)誘多,快速拉昇,讓跟風盤進入,邊拉邊出,收盤迴落,第二快速低開快速下跌直到第十步,套牢上交易散戶

(18)突破前期高點誘多,讓其幻想,讓其希望,利用這點衝高,然後反覆震盪出貨---散戶在其成本區附近,也沒有多大利潤抱著希望等死!

(19)打壓出貨打壓到二次洗盤處,MA10附近(9、低開快速殺跌,套牢散戶--------------散戶以為回調!10、下跌到相應支撐位要反彈出貨達到其套牢中軸成本區----讓其感覺還要上漲,貪婪決定了不會出手,二次誘多!

(20)然後開始反彈,逐步小陽線拉昇,出貨區,大批出貨! (反彈誘多,以為還要上漲,不捨得賣)

(21)先打壓出貨,然後在後期打壓制造空頭陷進,快速下跌,為下一輪的運作做準備。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從操作階段的目的和作用與散戶階段的心理過程對比可以看出,模型走勢圖是一樣的,也就是波浪圖,其說炒股不如說是炒心,要明白散戶的心理過程,進行反向操作就是對的,對於散戶自己就問自己的感覺,如果想賣就買,如果懷疑上漲,就持有,如果看看賺錢容易,就出手,如果持有,就空倉,如果想空倉就分批買入,要有主動買套的精神,當急燥時,就放下心下有耐心!當存僥倖心理想著上漲買不到時,就讓自己靜下來,問下跌了,不套上了嗎?如果想看盤口和分時數據,關上電腦什麼也不看,只要你看我們在盤口表演,只要你看上證指數,你就會被控制!不論你有多大意志力!你都會被操制!


都說股市上90%的散戶都在賠錢,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作為散戶,如何才能成功的在股市上賺到錢呢。

這其實真的是個思維問題,因為炒過股票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散戶,絕大多數人也是賺到過錢的,只是不能保持罷了,所以,如果能夠克服散戶思維,即使是散戶,也是可以賺到錢的。

那麼,什麼是散戶思維呢,如何克服散戶思維呢?

1.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看看你是否會處理,就知道你是不是散戶思維了。

你購買了兩個公司的股票,公司1和公司2,各投入了1萬元,6個月後,公司1的股票漲了,變成了12000元,公司2的股票跌了,變成了8000元。

這時候,你是會賣掉已經漲了的公司1的股票呢,還是會賣掉虧錢了的公司2的股票呢?

讓這個問題在你的腦子中停一會兒,然後我們先來看一下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一個實驗。

2.

卡尼曼教授交給受試者50美元,然後拿出一個硬幣問:你願意參加一個遊戲嗎?我拋硬幣,如果頭朝上,你就可以再得到50美元,如果頭朝下,就把50美元還給我。當然,也可以拒絕和我賭,直接拿50美元走人。

如果你來參加這個實驗,你會如何選擇呢。

大部分受試者的心理是:來一趟白得50美元,已經很好了,如果賭一下,搞不好空手回去,於是大部分受試都都選擇直接拿50美元走人。

這時候再想想,如果你參加了這個實驗,你會如何選呢。

在這個實驗中,大部分人選擇了賭一把,因為一開始的100美元是已經到手了的,而被人搶走50美元可是相當不爽的,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了拼一下。

在卡尼曼教授的這兩個實驗中,其實受試者只要不參加遊戲,得到的就是50美元,而選擇賭一把的人,得到100美元和什麼也得不到的可能性都是50%,但是,因為採用的方式不同,大家的反應卻完全不一樣了。

3.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實就是人們的一個普遍的一種思維在起作用,損失厭惡,也叫沉沒成本厭惡,其實也就是前面介紹的散戶思維了。

沉沒成本,其實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簡單說就是,你以前為一件事花進去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沉沒掉的,按說不應該影響你下一步的決策。

但是因為你付出過了,所以如果失去了,就會在心理上無法接受,這就是為什麼在卡尼曼教授的實驗中,如果一開始就得到了100美元的人,就不願意再付出50美元了。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沉沒成本也在很多方面有所表現,下面看一下兩個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一個是看電影,一個是吃飯。

4.

例子一:你興致勃勃的去看電影,10分鐘之後你就知道這是一部爛片,後面的情節你其實完全不想看了,那麼,想一想,你是會馬上起身就走,還是堅持把爛片看完呢?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既然電影票已經買了,錢已經花了,那就看完吧。

例子二:你去飯館,點完菜後,發現有一個菜非常不好吃,那麼你是會把它吃完,還是不吃呢。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菜已經點了,付錢是一定的了,就湊合菜吃完吧。

可是仔細想一想,這些成本已經付出了。不管你吃或者不吃,在成本方面,其實是完全一樣的,而不吃還能保持身體健康,腸胃舒暢,吃下了,除了讓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外,一點兒好處也沒有其實。

這些事情的結果一點兒也不難分析利弊,可是大部分人為什麼會進行錯誤或者沒有任何好處的選擇呢?

這其實和我們大腦的運行機制有關,我們個體有時候真的很無辜呢?

5.

人類大腦的運行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過去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會對當下的判斷有很大影響的。很多重要的經驗還會固化在我們的基因裡,例如人類害怕蛇,就完全是經驗,固化在基因裡的,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會有這個經驗。

從好的一面說,這提高了我們決策時的速度,降低了大腦的負擔。但是,從壞的一面說,這種大腦運行的方式,也讓我們不能客觀地判斷當下的形勢。

而且,人類還會為自己的這些其錯誤的經驗想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做的時候心安理得。

網上一段著名的總結:很多時候,我們在消極荒廢時,還以為是在放鬆;在傷害別人自尊時,還以為是直率;在隨便放棄時,還以為是在選擇;在喝得酩酊大醉時,還以為是豪爽;在不思進取時,還以為是低調。

很多老人家,剩下飯菜後,即使已經吃飽了,也會再把這些剩下的菜全部吃掉,然後會認為自己是節約,孩子是浪費。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公司1的股票和公司2的股票。

6.

其實,一個公司股票下跌通常說明這個公司業績不好,如果繼續持有,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比漲回去更大。而一個股票不斷上漲的公司,通常在同行業中具有競爭性,股票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比那些下跌的公司更大。

可是大部分散戶的想法是:從公司1的股票上已經賺了,應該落袋為安,於是很多人將公司1的股票賣掉了,而公司2的股票虧了,如果現在賣掉,真的就虧定了,於是就留在手上,在他們的心理,會覺得只要不賣出,就不會虧損。

事實上,股市是一個買賣自由的市場,股票價格並沒有合算或者不合算,如果一支股票的股價下跌,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原來對它的價格判斷錯誤,過高地估計了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

而散戶的行為,永遠是賣掉好的股票,留下爛的股票,所以才會一直虧錢,這件事和智力沒有關係,是人的思維定式的問題,就是前面說到的散戶思維在起作用。

7.

因此好的投資人都懂得在投資時,要具有極為客觀的思維,也就是說一切的判斷都以事實為依據,對結果不作事先假設。

這個說起來容易,但要真的做到,其實很難很難,因為它跟固化在我們頭腦中的本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大部分人成了被收割的散戶。

所以,想賺錢,想在股市中成為幸運的10%,就改掉散戶思維吧,不要再被直覺所困擾斷,不要被經驗所左右。

就象巴菲特所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莊家建倉的盤口現象

現象1:大單壓盤與大單買入

1.大單買入

大單買入是指在某一時段裡,盤面出現較大的買入成交單,但股價不漲或小漲,出現量價失衡現象。大單買入與大單壓盤同步,有時出現連續性的大單買入。在賣一位置出現大單壓盤,同時出現連續性的單向大單買入現象,但股價卻變化不大,此時應根據股價所處的位置高低進行研判,若在低位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莊家壓盤誘空,屬於大單吸貨行為。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大單買入的目的就是為了操縱股價、誘導市場,在股票處於不同價區時,其作用也不相同。當股價處於剛啟動不久的中低價區時,主動性買盤較多,盤中出現壓單時,往往預示著莊家有做多意圖,可考慮介入跟莊追勢;若出現大單壓盤的同時,又出現持續性的大單買入,而股價不跌也不漲(或小漲),則莊家壓盤吸貨的可能性偏大,這往往是大幅漲升的先兆。當股價升幅較大且處於高價區時,盤中出現壓單,但走勢卻是價平量增,此時要留神莊家高位出貨;若此時大單壓盤較多,同時又伴隨大單買入,而股價變化不大,則往往預示頂部即將出現,股價將要下跌。

2.大單壓盤

所謂大單是指某一時段裡委比(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取值-100%到+100%,+100%表示全部的委託均為買單,即漲停板時只有買單而無賣單委託,而跌停時為-100%。委比為0時,表示買入托單與賣出壓單相等。委買手數為所有個股委託買入檔的總數量,而委賣手數為所有個股委託賣出檔的總數量)出現嚴重偏離,甚至達到極限值(-100%或+100%)。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壓盤是指某一時段裡委賣量大大超過委買量,實際買入成交單不大,顯示賣盤強而買盤弱,股價難有起色。一般來說,大單壓盤只說明買入和賣出意願的不平衡程度,並不能反映股票的活躍程度。活躍程度還是要看股票的換手率,且壓單是隨時變化的。委賣量遠遠大於委買量,委比值達到-73.68%,顯示盤中賣壓較重,空頭氣勢強,市道較弱,容易引發拋盤出現,莊家順利吸納籌碼。

現象2:大單托盤與大單賣出

1.大單賣出

大單賣出是指在某一時段裡,盤面出現較大的賣出成交單,但股價不跌或小跌,出現量價失衡現象。大單賣出與大單托盤同步,有時出現連續性的大單賣出。在買一位置出現大單托盤,同時出現連續性的單向大單賣出現象,但股價卻變化不大。此時應根據股價所處的位置高低進行研判,若在低位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莊家通過大單賣出進行誘空,屬於大單吸貨行為。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當股價處於剛啟動不久的中低價區時,主動性買盤較多,盤中出現託單時,往往預示著莊家有做多意圖,可考慮介入跟莊追勢;若出現大單托盤的同時,又出現持續性的大單賣出,而股價卻變化不大,則莊家托盤吸貨的可能性較大,往往是大市見底的先兆。當股價升幅已大且處於高價區時,盤中出現託單,但走勢卻是價平量增,此時要留神莊家誘多出貨;若此時大單托盤較多,同時又伴隨大單賣出,而股價卻變化不大,則往往預示頂部即將出現,股價將要下跌。

2.大單托盤

托盤是指某一時段裡委買量大大超過委賣量,實際賣出成交單不大,顯示買盤強而賣盤弱,股價難以下跌。如果在買檔位置長時間掛有大買單,這個買檔的數量要比其他位置的賣單加起來還要大,就屬於明顯的大單托盤。而大單托盤的目的在熊市裡是給該股場內散戶信心,股價一旦出現鬆動,散戶信心不強的時候,堆出大單托盤,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很多投資者認為,買入位置出現明顯有大單是莊家有意的護盤行為,因而堅定地持股不動。而在牛市裡,當買入大單出現時,會刺激原本正在關注該股而猶豫是否買入的人怕買不到股票,而誘使更多的人爭相買入。通常大單托盤也只是反映買入和賣出意願的不平衡程度,並不能反映股票的活躍程度。活躍程度還是要看股票的換手率,且託單是隨時變化的。委買量遠遠大於委賣量,委比值達到+75.89%,顯示盤中買氣強盛。這種情況若出現在牛市初期,預示股價將要啟動;若發生在大幅上漲後的高位,疑似莊家出貨行為,應謹慎操作。



永遠賺錢的選股鐵律---MACD

MACD古老而經典的指標,深受新老股民喜歡,所以運用macd指標炒股是非常普遍的方法,那究竟如何運用macd指標炒股呢?今天交流一下我對於macd指標炒股的新方法,那就是七大法寶,具體內容講解如下。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方法一:首先,看大做小,做股票應該判斷大盤,看大盤的macd處於什麼樣的位置,股指和macd同時處於上漲的時候,表明大盤走勢很健康,可以耐心持股,假如大盤指數在上漲,macd處於下降,二者方向產生向背的走勢,此時必須有所謹慎了,一般指標會出現2次,甚至3次背離,當出現第三次背離的時候,是必須賣出股票的。

方法二:超跌反彈,如果大盤和個股前期一直處於下跌的趨勢,你打斷做個超跌反彈的話,你需要看清楚大盤和macd之間的走勢,有無底背離走勢,(極反通道是否到了藍色超跌線),即大盤或個股還在下跌,macd指標確不在創新低,此時就出現了底背離,一般大黑馬底背離的時間都較長,在底部出現的時候,可以入場抄底。

方法三:看macd的位置,macd兩條線,如果是在0軸下方形成的金叉,紅色柱子開始加長,此時最好前反彈的心理,有盈利就保護,不要貪戀。之後在根據行情的變化來決定下一步的買賣。

方法四:如果macd的兩條線在0軸上方形成的金叉(最好在0軸附近),或者0軸偏下一點的位置形成的金叉,此時是一個波段的行情機會,往往是3浪主升的走勢,買入利潤較為豐厚。

方法五:白線拐頭,腳底抹油,意思是說,如果行情走強之後,macd的白線距離黃線距離較遠,並且兩條線以離開0軸也較遠。此時必須當心,將有回調。

方法六:macd白線和黃線離開零軸較遠時,白線走出明顯向下的圓弧形態,macd紅色柱子變小,黃色線也不在向上走,黃線和白線一旦在高位出現死叉,此時不管別人怎麼說,必須先規避風險。

方法七:如果手裡的股票被套了,白線和黃線出現向下跌破0軸的時,或者次兩條線在0軸下方時,金叉沒有完全形成就又再次順勢向下,表明該股依然處於弱勢中,而且很弱,此時決不能留戀該股,不要抱有幻想,及時制止為好。


莊家常見出貨的五大技術形態

1、孕出線:又叫孕線、母子線,因後一根K線完全包容在前一根長K線之內,猶如孕婦一般,故叫孕線。前大後小,形同母子,也叫母子線。與懷抱線形態正好相反。高位孕出線,是股價見頂或即將見頂的特徵組合之一,前後大小對比愈加強烈,股價反轉的意味越濃。外孕十字星則基本為股價波段見頂特徵。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2、吞噬線:就是低開高走放量長陽線,將前一根中小陽線或中小陰線完全覆蓋而形成的吞噬,叫最後吞噬線,這是主力盤中對敲拉昇派發籌碼出貨性操盤手法,也有最後一漲特徵,次日一般會低開,以小陽小陰形成孕出線而下跌。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3、覆蓋線:是指股價經過一波連續多天上漲,最後一天以中大陽線開出,次日高開,買盤不想追高,使漲勢變為跌勢,收盤價跌至前一天的陽線以內,有被覆蓋之勢,所以被叫作覆蓋線。覆蓋線和烏雲蓋頂是股價波段見頂或即將見頂的組合形態特徵K線之一。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4、“ 斷頭鍘刀”出現的時候,一定是之前不遠處已經出現了放量。“斷頭鍘刀”逃頂定式的第三步分析是查看趨勢指標的模式,這裡就比較簡單了,當陰線實體截斷兩條移動平均線時,5日移動平均線在15日移動平均線之下,這就符合了趨勢指標的模式。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5、夜星線:股價經過一波的連續上漲之後,已經有相當的漲升幅度,第一天,市場在一片狂歡之中繼續漲勢,拉出一根中大陽線,第二天,繼續衝高,但受獲利盤和主力暗中出貨的拋壓而回落,主力為了維護高位出貨震盪,會維持著股價小幅震盪的格局,這是收出小實體K線或十字星的原因。第三天,低開低走,放量下跌,主力展開瘋狂的出貨,跟風盤也恐慌拋售,當天收出中長陰線,股價也開始一波跌勢。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簡單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那麼你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簡單。簡單是一項值得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養成把簡單當成思考時固定的習慣。”

在市場中,為什麼簡單才是最有效的?因為只有簡單才最具有操作性,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買入賣出條件中有八個以上的條件,先不說這些交易條件歸因之後是否存在重合,隨便拿出來八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機會有多少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同時滿足的情況,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行情已經走了多少呢?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一點,即不同的交易機會的成立條件是不同的,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機會。我們能夠做到的應該是將交易機會鎖定在一兩種,如果有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機會80%以上抓出來,那真是足夠了。

基本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成長股或者再細分為互聯網領域的成長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專門做藍籌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圖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頭肩底或者圓底的形態。其實按照什麼基本面選股或者選擇什麼圖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兩種交易機會,做的多了,這種交易機會就會成為你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麼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簡的另一個要義是抓住重點,切勿面面俱到。應當慶幸地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是一個人性的交易場,市場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是非機械的,無數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無法預測的變化極度豐富的複雜系統。面對這樣的系統,我們不斷的評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條件是否滿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領域或許是一個達至完美的基礎,但是對於交易者而言,抓住重點才是提高交易績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

A股迎來久違的反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坦然地接受虧損

想要坦然地接受虧損,應當在觀念中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損失的發生是必然的,二是損失的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

為什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為股價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要知道,出現損失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對了,損失仍然必然發生,因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麼?概率是數學,數學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應該深刻認識的“實相”。

有的人會執迷於“浮虧”和“實際虧損”這樣的偽概念區分,認為“浮虧”不是真正的虧損,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符合投資和交易策略的“浮虧”就是損失,其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了投資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應當接受,因為接受損失是獲得生存機會的基礎。

所以說,優秀的交易者的特徵之一是止損堅決。只有坦然接受損失,才能保證止損時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才能保證交易策略執行結果的預期。

群體心理的變化才是市場的本質

即便是我們做到基本面、技術面面面俱到,在市場裡面充其量能做到不虧或者少賺,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

首先,我們從正向的方面說,如果我們說時代的演變和文明的變革是各民族思想變化的結果,那麼對於市場而言,走勢變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多空雙方群體角力的結果,市場中重要的變化,都是首先發生在交易者的思想和觀念之中,然後才被交易者付諸實踐角力。試想,在市場重要的拐點,其前後也就是分秒的差別,基本面有什麼變化嗎?基本面沒什麼變化,發生變化的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