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無限流量套餐真的是“無限流量”嗎?你所不知道的貓膩!

溫州的姜先生最近十分抑鬱,由於他的手機被暫停上網了!似乎一下回到原始狀況,用不了移動付出,也打不了網約車,生活十分不方便。

假如欠費了,交錢就是。可氣就氣在,分明還有10多個G的流量,卻用不了。

姜先生打電話找移動問個究竟。客服的回應是:因所用流量達到100GB而被暫停運用流量功能。要康復運用的話,呵呵,對不住,只能等下個月了。

這一回復讓溫先生一頭霧水:我的流量不偷不搶,全都是我辛辛苦苦在“咪咕愛看”(一款手機視頻運用)上看視頻、抽獎、完成任務後,軟件累積贈送的。怎樣就不能用了?

對此,移動客服人員熱心腸遍及了“常識”:一般套餐均有100G流量封頂規定……假如辦的是不定量套餐呢?對不住,“全國不限(流)量產品也是到100GB(封頂)”。

呃……說好的“不定量”套餐呢?莫非僅僅俺的南柯一夢?

遐想2017年頭,一場流量大戰在中華大地顫動演出。為了爭奪商場和用戶,國內三大運營商,推出了各種不定量套餐,從199全國不限流量到99元省內不限流量,再到針對一些集團客戶的49元、乃至29元不限流量套餐,價格一路走低。

用戶心裡狂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論你三大運營商怎樣打,只需流量讓我用到嗨就行。割運營商的肉,永遠是咱們最喜歡的。

看上去很美,可背面卻是一個接一個的坑。

坑一:不定量實則限流限速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說好不定量,卻又定量,我也認了。究竟超越100G後,還有128Kbps的速度,來緩衝一下我丟失的神經。但經多位網友親測,限速後的速度,低到不忍直視——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祝賀你,一夜之間回到了2G年代。

無獨有偶,2016年,北京聯通推出一款主打無限流量的4G流量隨意享套餐——每月1.5G本地流量,每月國內60分鐘語音通話時長,超出部分流量提供最高速度128kbps的網絡效勞。

看上去還行,但許多註冊了的童鞋,都說這是個神坑!由於超出流量之後的速度,只要十幾K……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網上買個東西,不滿意還能七天包退;可有的套餐一註冊,想退都退不了。那些年被運營商所傷的心啊……

坑二:定向免流量有陷阱

為了招引更多用戶,運營商們聯合一些互聯網企業,推出針對視頻、音樂、地圖等APP的定向不限流量套餐。比方備受喜歡的聯通騰訊大王卡,包月資費僅需 19 元,除了騰訊系運用免流量之外,每天僅需一元便可享有 800MB 國內流量(升級後 1 元 1GB),不運用不收費。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你歡歡喜喜地辦完,放放心心腸運用,成果月末流量賬單出來時,你傻眼了。怎樣費用遠高於19元?

這時,客服姐姐會向你耐性解說:你免流的操作姿態不對。

本來,運用非騰訊正版軟件,流量是難免的;QQ音樂客戶端明星直播節目,流量是難免的;關於某類直播視頻運用,免流量的規模僅限APP內觀看直播、播映視頻。假如你想在直播中發發文字談論、玩個彈幕、上傳圖片或視頻,不好意思,這些不屬於免流規模內,需求另外購買流量。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驚不驚喜,刺不影響,意不意外?

也就是說,儘管你看視頻是免費的,但假如你想發個彈幕、留個談論,乃至想去其他運用上發個微博,都要花1塊錢購買日租流量包。這樣下來,每個月話費是:

19(包月資費)+1*30=49 元。

再加上額定的語音和短信費用,開支其實也沒有少太多。

而這樣的坑,在互聯網定向免費套餐中舉目皆是↓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這麼多的約束,咱們購買時怎樣沒發現?這就幸虧運營商們別具匠心的宣揚手法了——極力著重極具誘惑力的免流量賣點,關於上述約束性條款,卻總是悄悄地躲在某個旮旯。

買家哪有賣家精,精明的運營商們,怎樣會容易讓用戶薅到羊毛?

坑三:省內流量和國內流量

許多不定量套餐其實是有分本地和國內流量的,而全國流量包比省內流量包要貴不少。因而大部分用戶在購買套餐時,選擇省內(流量)多+國內(流量)少的組合。

看上去,這樣的規劃也還行。平常用價格相對廉價的省內流量;比及出差或旅行時,再用國內流量。

可讓人抑鬱的是,運營商設立了這樣的規矩:先用完國內流量,才幹用省內流量

神吐槽:不限流卻100G封頂,流量套餐處處是坑

你還沒去外地,就現已把國內流量用完了;比及要出差了,只好屁顛屁顛地跑去買死貴死貴的國內流量加油包。

有用戶吐槽說,辦了半年國內流量包,加一塊錢送兩個月本地流量,限兩個月用完。前提也是先要用完國內流量,才幹用省內流量。但問題是,比及國內半年流量包用完,限兩個月的省內流量早過期了!問過了客服也無解。赤裸裸地花了錢,卻讓你享受不到效勞,還怪你沒看清協議。

還能夠這麼玩,也是醉了。

有人說,咱們要理解一下運營商的苦心,之所以要想那麼多辦法,安置那麼多坑,約束用戶的流量運用,也是為了更好地把控用戶體會。

從專業的角度,在目前技能條件下,讓消費者運用無定量套餐是不可能的。假如大規模無約束地敞開流量運用,便極有可能形成通信網阻塞。依據媒體報道,此前美國AT&T在3G年代測驗推出過真實的無限流量,可是短時間內一些基站信號傳輸癱瘓,形成其他用戶3G網絡無法運用,最終AT&T不得不終止該項效勞。

所以運營商們才會用心良苦、變相地約束用戶不定量套餐的最大上網流量。

正如移動作業人員通知姜先生——封頂規矩是為維護消費者防止發生高額費用,一起防止因單個反常運用客戶,導致網絡負荷過高、影響其他客戶運用。

僅僅,作為用戶,我不明白,既然無法做到“不定量”,為何打出的廣告卻是“不定量”?這不是虛偽宣揚嗎?

《消費者維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關於企業的虛偽宣揚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許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能夠採取責令其改正,依據情節單處或許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等處分辦法。”

算一算,也是好大一筆錢啊。當然,這點錢,財大氣粗的運營商可能看不上。

僅僅,國家一直在推動 “提速降費”作業,一心想讓用戶們少花點流量錢。運營商們卻一再用套餐設坑,讓用戶多花冤枉錢,或錢花得不明不白。

所以,請問三大運營商們,什麼時候才幹真實地俯下身來,溫順地對待你的用戶?

【互動話題】

你有被“不定量”套餐坑過嗎?

(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