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它」才能克服投資之難!

導讀

最近市場走的不是很好,我們利用這段磨人時期,結合方三文的書《您厲害,您賺得多》,給大家梳理梳理投資中非常重要的思考,希望能夠幫助你抵達理性的彼岸和財富相遇。

難以把握的週期

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股票市場,週期性都非常明顯。既然經濟和市場都存在週期性的上漲和回落,那麼,我們能不能在週期的底部進場,在頂部離場呢?

只有“它”才能克服投資之難!

有投資大V說,擇股不擇時;還有投資大V說,主動擇時很難,根據估值被動擇時容易一些。從這些觀點來看,想要抓準股市運行的週期,是很難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做好價值投資,需要在估值的基礎上,學會分批建倉(最好是金字塔建倉方式),即使資金小也要分批建倉,否則,你還是要痛苦的忍受底部20%,甚至30%的波動。

難以把握的波動

短線難不難做?一個價值投資的大V有一次來了興致,要和短線高手拼一拼,結果兩三個交易日就賺了15%,很厲害吧。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就有意思了,他說做短線太累了,就放棄了,不再和別人比了。

只有“它”才能克服投資之難!

如果我們是不會累的機器人,如果是不需要休息的神仙,可能短線也沒有那麼難,但是我們不是。所以,短線還是很難的。我覺得做短線的投資者,更像一個運動員,他想在情緒、心理、消息和動作(體力)上戰勝所有的短線對手。

做短線的投資者,想法的確不錯,但是我們不是機器人,也不是神仙,我們終歸是會累的,是需要休息的,也會變老的;源源不斷的年輕人會幹掉你的。

難以掌控的慾望

在討論慾望之前,我們先來做個調查:你每年投資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是多少?我發現許多年輕人對於投資收益率要求很高,有些希望每年賺50%,有的甚至希望每年賺100%。

只有“它”才能克服投資之難!

我在2010年的時候,和銷售部的同事聊天的時候,聽說一個客戶願意拿出來500萬給我們公司打理,但是要求每年翻一倍。我當時就笑了,這種韭菜,還是讓他先把500萬虧到5萬,我們再考慮幫他每年翻倍吧。

如果你是個聰明人,你應該思考過一件事情,在我們可投資資金在比較小的時候,比如10萬,收益率期望的高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有10萬億,乃至100萬億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收益率就不可能高了,因為市場容不下這麼大資金,甚至,你需要考慮的不是收益率的問題,而是不虧損的問題。

我覺得你有100萬以下的資金,想每年賺20-30%,通過努力是有可能實現的;如果你有100億的資金,我想每年賺10-15%你就可能開心的跳起來了。

我們中國全社會的GDP每年增長6-7%,加上通脹之後的名義GDP也不會超過10%;我們大A股,3500多家公司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是6.8%,你哪來的資格和底氣要求每年30%以上的收益率?

難以掌控的心態

我們先來做一個調查:你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有沒有出現過“即使忍受虧損,也要拼命進場的想法”?即所謂的“踏空比套牢難受”。很多人和我交流過類似的想法,而且我還看到一個投資者的個性簽名是“踏空不虧錢,追高毀一生”,這背後一定有血淋淋的故事。

其實,我在沒有接觸到股市之前,我就意識到“心態”這個東西飄忽不定,很難掌控。但是自從我看了《專業投機原理》這本書,我認識到,心態的正確與否,源自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籠統的表達,就是你的世界觀決定了你的心態;你的股市觀,決定了你在股市投資的心態。

只有“它”才能克服投資之難!

當你意識到自己對某事的心態可能有問題的時候,不妨花時間花精力去研究這個事情,看自己是不是對某事認知不到位。如果你對某件事情有新的認知,你的心態就會得到相應的改變。

不管是週期難以把握,還是波動難以把握;不管是慾望難以控制,還是心態難以調整;我想只要你不斷的學習,提升認知,理性、辯證的看待一個事物,就可以幫助你解決投資中的問題,從而幫助你抵達財富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