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昨天小娘子介紹了《 》,今天來介紹下離它不遠處的上帝的另一個神作——馬蹄灣。羚羊谷對光線的要求很高,如果當天沒有太陽,或是進谷的時間太早或太晚,谷裡所呈現出的色彩都會黯然很多。但在露天中的馬蹄灣並不存在這種情況,不管是烏雲密佈,還是豔陽高照,抑或是下雨下雪,它都有著攝人心魄的氣勢。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由於這次我們沒有在佩吉小鎮上住,所以沒有辦法在黎明之前到來看日出,但今天是個陰天,所以看不了日出的遺憾根本也不是遺憾了。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要想看到上帝的這幅神作,是要先翻過一個小土坡的,腳下細軟的紅土其實是億萬年前的紅砂岩。來的早的人已經牽著狗狗返程了,想念我的溜溜。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時隔四年,這裡已經有一些管理了,有些地方設置了鐵絲網和木樁不讓通過,或許是怕大家走錯路,或許是防止野生動物。美帝的荒漠裡,野生動物非常多,就算人流很大的黃石國家公園,熊啊、狼啊依舊會來共舞。回想四年前來的時候,為了伴著馬蹄灣看日出,天還沒有亮,我們就摸索著來了,這裡漆黑一片,就是跑出頭狼來,都不稀奇。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看到前面的兩個洞了麼?馬蹄灣就在這裡了!不走到洞的最邊緣處,是看不到真實景象的。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走到大洞面前,你會看到一塊巨大的馬蹄狀紅色岩石,如同掌上明珠般被1000多英尺垂直上下的紅色懸崖捧抱在中央,墨綠色的科羅拉多河好像保護明珠的緞帶,依附在它的腳下近乎360度環繞著。無聲的震撼。這裡彷彿被一層巨大有魔力的水晶杯籠罩著,時間可以忽略,慾望可以消除,小娘子覺得整個心魄都被它攝去了。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照片上根本不足以表達它的震撼與龐大,只有從這個角度大概才能體會出這懸崖有多高、多陡峭。紅圈圈裡是如螞蟻大小的人哦,而懸崖邊沒有任何護欄。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上次來的時候晴空萬里,等太陽昇起照在馬蹄上的時候,感覺很是溫暖。今天剛好相反,厚重的雲層罩滿了整個天空,馬蹄灣在陰沉的雲被下顯得異常壯美,似乎在訴說著印第安納瓦霍人的曾經。

與昨天我們在羚羊谷時講到的一樣,這一大片荒漠貧瘠的土地都是印第安人保留區。白人剛到美洲大陸的時候,印第安人曾真誠地幫助了他們,美國獨立戰爭,印第安人又協助了他們。美國人為了拓寬疆土、發展經濟,發起了“西進運動”,這當然是促成美國近代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和知識革命的重要一步,它完成了美國東西部地區之間政治經濟的一體化。可以說,沒有西進運動,就沒有當今的美國。然而一個民族的發展卻是以犧牲另一個民族的利益,甚至生命為代價的。

隨著西進運動的進行,大批原住民印第安人遭到屠殺,倖存者被強行趕到更為荒涼、貧瘠的“保留地”。遷移的路上他們飽經飢餓、疾病與死亡。1492年,120萬的印第安人到1860年只剩下34萬人,1890剩下27萬人,1910年僅存22萬人。雖然如今在這麼荒涼的地方也依舊有校車,美國人也允許印第安人在自己的保留地開賭場,羚羊谷印第安人導遊總是那麼和善,可歷史終究像個冷酷的屠夫。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不說歷史了,還是看看這壯觀的景色吧,老爸老媽也很是興奮。馬蹄灣(Horshoe Bend)其實是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截U形的河道,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所以叫作了“馬蹄灣”,也有人叫它科羅拉多河的大拐彎。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2300多公里的科羅拉多河發源於美國落磯山脈的大面積雪融,一路下西南,大部份流入了加利福尼亞灣,是加州淡水的主要來源,另一部份則往南流向墨西哥。它對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乾旱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有“美洲尼羅河”之稱。

科羅拉多河其實夾雜了很多紅色的泥沙,所以後半段是紅色,但在這一段因為藻類的緣故呈現出綠色,這是一個安靜而充滿生命力的顏色。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馬蹄底部的那棟小房子依舊還在。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這裡的觀景懸崖是沒有護欄的,因為這裡屬於純天然、公共的,也不收費,更沒有工作人員,你想離馬蹄有多近就看你的膽量有多大。不過小娘子還是提醒去的小夥伴們要小心,因為真的有墜崖的,這麼高,且沒有樹的懸崖跌下去,好無還生希望。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老爸學著上面那對老外,也來了一次大膽嘗試~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老媽膽子沒那麼大,躺得更靠岩石內面些。

不收門票,沒有護欄,卻震撼無比,絕對是上帝的神作

美國著名的波浪谷也距這裡不算太遠,所以這邊的地貌有些波浪谷的感覺,億萬年前,沙丘不斷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所覆蓋,天長日久,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岩,形成了層疊狀的結構。因為鐵、錳等礦物質的氧化,使砂岩呈現出以紅為主的多種色彩,好像大地的年輪。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