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來了:治療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最好的幸福莫過於我需要的時候能遇見你。對於患病中的患者尤是。

真相來了:治療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圖片源自網絡

真相來了:治療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遠程視頻會診現場

最後,當地醫生提出了針對心臟病患者發生藥疹後如何處理的問題,專家表示,通過停藥實驗可鑑別是哪種藥物過敏,對於停藥順序,一般為:降脂類、降糖藥、抗血小板藥,每種藥停藥時間以及觀察方法也做了詳細的經驗分享。

劃重點:什麼是藥疹?

真相來了:治療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圖片源自網絡

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藥疹?

真相來了:治療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真相來了,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1. 固定型藥疹藥物。

  • 易引發的藥物:常由解熱鎮痛類、磺胺類或巴比妥類引起;
  • 皮損好發部位:多見於唇、口周、龜頭等皮膚黏膜交界處,手、足背、軀幹亦可發生;
  • 特點:圓形或類圓形水腫性暗紫紅色斑疹,1 至數個,繞紅暈,稍癢,重者可出現水皰、大皰、糜爛、淺潰瘍;
  • 處理:停藥後給予抗組胺藥物口服及糖皮質激素乳膏外用,生理鹽水溼敷。

2、蕁麻疹型藥疹。

  • 易引發的藥物:常由血清製品、青黴素、頭孢菌素類等引起;
  • 皮損好發部位:面部、四肢及軀幹;
  • 特點:表現為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風團,多泛發全身,數目多,伴血清病樣症狀(發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血管性水腫等),嚴重時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 處理:停用可疑致敏藥物,同時根據病情輕重給予對症處理,病情較輕者,可給予抗組胺類藥、vitC、葡萄糖酸鈣等聯合外用藥處理,不用或僅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病情較重者應儘早足量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同時加強支持治療。

3. 麻疹樣或猩紅熱樣藥疹。

  • 易引發的藥物:青黴素類、解熱鎮痛類、苯巴比妥類、磺胺類、半合成青黴素類;
  • 皮損好發部位:面、頸部、上肢、軀幹向下發展,2~3 日遍佈全身並相互融合,伴面部、四肢腫脹,褶皺部尤為明顯;
  • 特點:散在或密集的紅色針尖樣大小至米粒大小斑疹或斑丘疹,對稱、泛發,以軀幹為多,可伴有小出血點或猩紅熱型(片狀紅斑,很快泛發全身,皮疹融合),一般無內臟損害,皮疹消退後可伴糠狀脫屑;
  • 處理:停用可以致敏藥物,給予鈣劑和抗組胺類藥物,伴有重型藥疹,可給予糖皮質激素。

4. 光敏皮炎性藥疹。

真相來了:治療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藥疹?

  • 易引起的藥物:甲氨蝶呤、阿黴素、長春鹼等;
  • 皮損好發部位:翻是裸露皮膚的部位均會發生紅斑、水腫,自覺燒灼感;
  • 特點:嚴重的光敏性藥疹可以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頭暈、噁心、嘔吐、乏力、精神萎靡等,甚至可以導致休克;
  • 處理:停用可疑藥物及避光, 口服抗組胺藥、煙酰胺或中小劑量糖皮質激素, 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乳膏。

5、多形紅斑型藥疹。

  • 易引發的藥物:磺胺類、巴比妥類及解熱鎮痛藥等;
  • 皮損好發部位:對稱分佈軀幹、四肢、粘膜可受累;
  • 特點:① 輕型:蠶豆大小,圓形、橢圓形水腫性紅斑、丘疹,中心呈紫紅色或有水皰(靶形損害);② 重型:重症皮膚黏膜糜爛(水皰-糜爛-潰瘍)、多形性紅斑型藥疹,伴高熱,肝腎功能障礙,病情危重;
  • 處理:對皮損應用清潔、保護、止癢,給予抗組胺藥物、維生素 c,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對重型病例早期、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對於重症病例,可給予靜脈丙種球蛋白,適用於糖皮質激素不佳或者糖皮質激素禁忌者。

6、紫癜型藥疹。

  • 易引起的藥物:抗菌藥物、巴比妥類、阿司匹林等;
  • 皮損好發部位:常見於雙下肢,對稱分佈,重者泛發全身,嚴重者可出現關節腫痛、腹痛、血尿、便血等;
  • 特點:皮損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的紫紅色瘀點、瘀斑,重者可出現小水皰或血皰,散在或密集分佈,可融合成片;
  • 處理:停用可以致敏藥物,1 周左右皮損可消退,可口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重型伴有繼發性感染時可給予抗菌藥物治療,局部可用爐甘石洗劑、生理鹽水溼敷。

7. 大皰型表皮鬆解型藥疹。

  • 易引起的藥物:磺胺類、解熱鎮痛藥、抗菌藥物類、巴比妥類;
  • 皮損好發部位:四肢、軀幹;
  • 特點:皮損為瀰漫性紫紅或暗紅色斑,迅速遍佈全身,出現鬆弛型水皰或大皰,尼氏徵陽性→大面積表皮鬆解壞死→暗灰色壞死的表皮覆於糜爛面上,大量滲出,似淺二度燙傷,觸痛明顯,全身中毒症狀,粘膜受累。常因繼發感染,肝腎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內臟出血、蛋白尿、氮質血癥死亡;
  • 處理:以抗組胺藥及皮質類固醇激素為主 , 適當加大補液量, 加速致敏藥的排洩, 因患者周身創面, 滲液多, 易丟失大量血漿蛋白及水分, 易導致循環衰竭, 所以靜脈給予血漿膠體、晶體成分。

最後,希望藉由本次會診故事提醒大家,在臨床中遇到藥疹時,一定要小心鑑別,第一時間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藥物及結構相似藥物,加速致敏藥物的排出,注意藥物的交叉過敏或多價過敏。

不論您是否出現過藥物過敏,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以下5點——

1、用藥前仔細詢問藥物過敏史,避免使用已知過敏藥物或結構相似藥物;

2、按規定做皮試,皮試前備好急救藥物;皮試陽性者,禁止使用;

3、避免濫用藥物,儘量減少用藥品種,採取安全給藥途徑;

4、注意藥疹的早期症狀;

5、將已知致敏藥物建立藥物卡片,避免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