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新城黄陂片区大力发展教育,3年内还将增加32所学校

引子:按照《武汉市黄陂区都市发展区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至2020年前川城区规划普通中小学32所,南部地区6个街道规划普通中小学59所。目前前川城区现有中小学27所,南部地区现有普通中小学37所。按规划设点,剔除应撤并学校后,前川城区还有5所学校、南部地区还有27所学校规划新建任务没有完成。未来两年内完成这些规划任务时间紧、难度大。二是热点地区学位不足。随着南部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学校容量远不能满足需求。2017-2018学年度,盘龙地区在校学生猛增到17600余人,比上年净增3000余人。按标准须开设教学班442个,而盘龙地区所有小学仅能开设教学班252个,学校容量严重不足。(长江新城总规划面积500平方公里,包括黄陂区武湖、滠口、盘龙城、汉口北、三里桥、大潭、前川、六指等街道。)

武汉长江新城黄陂片区大力发展教育,3年内还将增加32所学校

正文

截至2018年1月,黄陂区全区有初中28所,在校生23450人,教师2408人;完全小学94所(另有教学点10个),在校生59850人,教师3022人;特教学校1所,学生61人(其中在校49人,送教上门12人),教师18人。

2015年至2017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11.65亿元、12.70亿、18.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1%、8.97%、49.25%;而同期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为2.68%、8%、11.31%,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14.23%、0.97%、37.94%。

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从2015年小学14220元、初中21499元增加到2017年小学19788元、初中34527元。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从2015年小学1120元、初中1320元、特教8000元提高到2017年小学1,400元、初中1,600元、特教10,000元。教师工资待遇逐年增长,从2015年平均年工资总额80978元提高到2017年149707元。

武汉长江新城黄陂片区大力发展教育,3年内还将增加32所学校

2014年至今,全区共补充教师640人(含招聘教师528人,引进骨干教师15人,免费师范生97人),义务段补充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保证了师资需要。2017年进一步改革教师支教管理办法,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全年跨校、跨街、跨区交流350余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建学校教师紧缺问题。组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国家级培训计划”和省、市两级教师培训计划,共培育省、市级名校长和骨干校长50余名,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00余人。2017年实施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办法,组织开展17个订单式培训项目,共培训2000余人次,为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全区123所义务段学校实施学区制管理,参与率100%,师资等资源进一步盘活,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热”有所降温,并涌现出了实验小学、四黄中学、前川一小、盘龙一小等一批新的优质学校,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前川一小的“二程”文化、盘龙一小的“盘龙文化”、前川五小的“阳光教育”、王家河小学的“自律教育”、实验中学的“尊重教育”,在区内外形成了教育品牌。已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3所,市级3所,区级45所。2015-2017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在5C以上,小学各科成绩合格率接近100%,中考成绩逐年提升。

武汉长江新城黄陂片区大力发展教育,3年内还将增加32所学校

2017年接纳非本市户籍也未在本区购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5400余人,占全区学生总数的6.6%。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和外来人员的猛增,城区学校中小学人数也在迅猛增长。目前全区学生超过2000人以上的小学有10所,55人以上的大班额530个,占30%;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124个,占7%。前川和盘龙地区学校一再扩容,仍然无法满足需求,而部分农村学校校舍有剩余,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南部特别是盘龙地区学生迅猛增长,教师缺编严重。盘龙地区按照学生数需配置教师1004人,目前仅有590人,通过支教解决了200多人,缺口还有200多人。秋季新校投入使用,教师配置难以解决。学科结构性缺编,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科学教师最为紧缺,有的学校部分学科一名专任教师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