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小米上市的消息,是科技圈的大新闻。除了扑朔迷离的高估值,小米还有一个问题外界一直没有参破:小米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米只是给出了一个整合式的概念:独特且强大的“铁人三项”模式。

铁人三项,指的是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

其中,小米最自豪的部分就是硬件。没错,在这个圈层,小米几乎是无敌的。由于其娴熟的硬件功底,小米在定价方面几乎是成本价的售卖,低价是王道,销量有保障。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而该管道内其中最典型的产品,就是是小爱同学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是整个生态中,少有的具备内外互联特性的产品。一方面智能音箱已经成为现阶段AI技术相对成熟的具象化产物,可以对内连接AI服务和音乐内容;另一方面,它又向外连接大量的电器和家居。

这样一个中枢式的设备,之前小米、360都寄希望于是智能路由器。但是历史证明,这是智能音箱的使命。

如此这般,看到了智能音响的无限种可能,国外已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国内各家巨头们也都将智能音响看做是AI浪潮下的落地载体。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家家都打“性价比”,难见爆款

很显然,目前智能音箱成为了一个巨头们一个个亲身入场的硬件市场领域,各家巨头们都已经对这片热土虎视眈眈。

在海外,继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问世之后,谷歌、苹果均已经跟进,苹果推出HomePod时那支创意十足的广告还在国内引发了一阵热转,让许多国内消费者第一次对“智能音响”的魅力有了启蒙。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互联网巨头们基于丛林文化练就的敏锐嗅觉,由于对未来变化的焦虑、担心错过下一个风口被人抢占先机、在关键性产品布局被人卡脖子等原因,国内互联网巨头也悉数到场,不管有枣没枣,先捅一竿子再说。

但是,一旦涉及到硬件,性价比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于是,除了售价89元起的小爱智能音响,还有同价的阿里方糖、79元的京东叮咚mini2以及最近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一连串不足百元的智能音箱陆续上市,似乎也预示着在国内市场,智能音箱行业正式进入了价格战的阶段。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在中国,要抢占市场,价格战永远有效。一旦在用户规模上起来了,就能提升对供应链与开发者的话语权,快速迭代,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构建自身的软硬一体化平台。

但是当前国内的产品在技术方面距离海外先进厂商的标准还有点遥远,比如亚马逊在语音的远场交互技术层面早早建立了自身的门槛,包括声源定位、远场唤醒、语音交互等。这恰恰是国内厂商的短板所在。在智能音箱这个市场,所有巨头玩了两年,全国总销量加起来还没有500万台。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爆款难寻,已经成为了国内智能音响市场的通病。

生于风口,死于浪潮?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厂商们为了抢占更多的客厅,不断刷新智能音箱的价格底线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特别是那些巨头之外的中小企业而言并不如此。

巨头们在这样一个垂直领域将价格做到79、89这样的低价时,很多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这样的策略很有可能直接杀死一批小公司。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小公司活不下去,智能音响又变成了巨头们的游戏,加之现在国内还缺少使用音响的客厅文化,谁也不会在做饭时想着去连接音响放一首歌来听听,这种“真小资”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广泛推行。

互联网大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和影响力,可以用资金和影响力介入每一个市场,做一整套解决方案,一次做出整个生态系统,但往往忽略了用户痛点、市场的真实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技术短板。

除了低价,国产智能音响们还拿得出什么?

因此,在中国照搬国外智能音响市场的打法很难行得通,需要融入更多关于产品使用场景、刚需性痛点、用户交互习惯方面的逻辑。

市场存在潜在需求,智能音响的风的的确确从海外吹向了国内,但想要形成真正的浪潮,还得在更高层面的技术角度建立壁垒,让用户真正体验到通过语音感受到人机交互的乐趣与体验的快乐,才能以高维打低维,快速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