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對生豬繁育性能的影響


黴菌毒素是某些黴菌產生的有毒二次代謝產物,普遍存在於管理不好的飼料原料中,毒素在穀物田間生長、收穫、飼料加工、倉儲及運輸過程皆可產生。

黴菌毒素對生豬繁育性能的影響

 一、黴菌毒素和危害

  目前飼料檢測到的毒素已超過350種,對豬危害最大的有:黃麴黴毒素、玉米赤黴烯酮(F-2毒素)、嘔吐毒素、赭麴黴毒素。

黴菌毒素對生豬繁育性能的影響

飼料中各種黴菌毒素之間有協同作用,幾種黴菌毒素協同作用對動物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副作用比任何一種黴菌毒素單獨作用的副作用都要大,而飼料原料和全價料中經常同時存在幾種黴菌毒素,使豬群中毒時臨床症狀更為複雜,特別是當有細菌性因素和病毒性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尤為突出,因而在臨床上多種黴菌毒素和細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豬群中毒的診斷變得更為困難。

黴菌毒素對生豬繁育性能的影響

 二、豬隻黴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狀


  豬群發生玉米赤黴烯酮中毒最明顯的症狀是:母豬外陰持續性紅腫。這是判斷是否為玉米赤黴烯酮引起的重要依據。這種紅腫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母豬發情,但出現症狀的母豬卻不接受公豬爬跨配種。

  豬群採食含有黃麴黴毒素、嘔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黴烯酮、赭麴黴毒素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毒素的飼料時,經常表現為食慾下降或不採食飼料,持續性體溫升高,全身皮膚出現紅點,陰囊部皮膚呈水浸樣病變,病豬犬坐,咳嗽,氣喘,包皮紅腫,關節腫脹,四肢僵硬,蹄部壞疽,頑固性下痢或便秘,部分出現嘔吐、直腸脫甚至陰道脫;母豬不發情,配不上種,懷孕母豬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或產後無乳。個別重症患豬出現癱瘓。

  解剖可見有肺炎、胃炎、胃潰瘍、腸炎和腎炎等症狀。有些黴菌毒素能直接導致肺水腫,肺炎由此而來,也是患豬出現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他病變還有淋巴結腫大充血、胸腔積水、心包積水、心臟周圍有黃色膠凍樣附著物,胃穿孔,胃內膜脫落,腸壁增厚,腸內部腐敗變黑,膀胱穿孔,肝硬變,皮下脂肪黃染,血液稀薄,凝血不良,膽囊發炎,胸腔前口或下頜淋巴結附近的結締組織有腐爛病灶等等。

黴菌毒素對生豬繁育性能的影響

 三、不同階段豬隻黴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狀

  1、仔豬:中毒的仔豬常呈急性發作,出現中樞神經症狀,頭彎向一側,頭頂豬欄,數天內死亡。

  2、生長育成豬:病程較長,一般體溫正常,初期食慾減退,後期食慾廢絕,腹痛,嘔吐、下痢或便秘,糞便中夾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亂。豬的面部、耳、四肢內側和腹部皮膚出現紅斑及出現黃疸、貧血等症狀,飼料轉化率下降,生長髮育遲緩。由於黴菌毒素能對豬的免疫系統造成損害,使豬群出現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體的危害。最近國外的科研機構還發現,黴菌毒素是引起豬群發生皮炎腎病綜合徵(PDNS)的主要病因。

  3、母豬:母豬黴菌毒素特別是黃麴黴毒素中毒時皮膚黃疸,四肢乏力,體溫正常,糞便乾燥,直腸出血,尿液顏色加深,甚至呈濃茶色(血紅蛋白尿)。

  (1)懷孕母豬:表現為死胎、木乃伊、流產或新生仔豬死亡率上升,以及產後發情不正常;

  (2)青年母豬:飼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黴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豬陰門紅腫,子宮體積和重量增加,表現發情或臨產症狀。

  (3)哺乳期母豬:表現為逐漸的拒食,表現持續發情或發情週期延長,影響哺乳期乳豬成活率;

  (4)當飼料中黴菌毒素含量超過5ppm時,母豬會出現直腸和陰道脫出的現象。

  4、成年公豬:表現睪丸萎縮。

黴菌毒素對生豬繁育性能的影響

  1、預防:碎粒、蟲蝕粒玉米粉中毒素最為集中,可對玉米進行過篩,將碎粒、蟲蝕粒玉米粉去掉。其次中在飼料中添加黴菌毒素處理劑,很多廠家都聲稱他們的產品能吸附飼料中的黴菌毒素,但如果是普通的硅鋁酸鹽或凝膠作用的有機烷酮,無論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對嘔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黴烯酮、赭麴黴毒素均未見真正效果,需用改性材料製成的黴菌毒素處理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