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用你所有的錢買房,你能發財嗎?不,你真的發不了財

1月15日,國家釋放了關於土地供應和農村宅基地重磅政策的明確信號,意思是以後咱們農村的土地可以用來交易了。很多網友就表示,現在的農村戶口既可以在城市裡享受到更好的基礎設施,又可以享受到農村戶口的諸多良好待遇,現在土地又可以交易了,是不是表示以後農村戶口要發了。


20年前,用你所有的錢買房,你能發財嗎?不,你真的發不了財

凡事稍微關心一下現在房價的人都知道,在20年前的房改政策之後,我國的平均放假增長了近20倍,一線城市更甚。記得在《夏洛特煩惱》中,回到過去的夏洛叫大春把上大學的錢全部拿去買房。。。我想著應該是現在所有人的一個想法。要是20年前,我爸媽把所有的錢都拿去在大城市裡買房,那我打個毛線的工,現在豈不是發達了。

我作為一個深圳的務工者來說,也曾聽當地人說起過,當初設立經濟特區的時候,當地就有很多人找銀行借錢,然後拼命蓋樓,買樓,現在手裡有兩棟樓出租給外來務工者,手裡還有16套房。我......

那個時候你在北京三環內或者深圳南山花100萬,你就可以買個三百平的房子。現在至少都要2000多萬。這是什麼機遇?這就是歷史機遇!

20年前,用你所有的錢買房,你能發財嗎?不,你真的發不了財

所以很多人都在說著:“哎!為什麼我爸媽怎麼沒想到買房呢?”20年前,咱們農村人生活都成問題,很多地方還剛解決溫飽問題。20年前,是無數農村家長南下去打工的日子,整個村成年人往外進廠,每天加班加點拿個四五百塊錢的時候。爸媽還都想著去哪打工來養活這一家子,剛從農村出來,哪知道什麼國家發展機遇?哪知道什麼政策?那時候還沒有落實九年義務教育,連給我們交學費都愁死他們了,哪有閒錢去買房。

話說回來,你有知道未來20年中國發展的怎麼樣?你又有什麼東西能給後代留下的?

誠然當初買了房的確實是可以發財,但當初下海經商的柳傳志、任正非不更是賺的盆滿缽滿。我們鄉里一個大學生,當初還南下襬攤賣鐘錶,抓住機遇,幾年間還成為上億身家的呢。所以說,國家機遇才是最重要的。今天的我們不能單純的想到依靠買房去發財,而是要正確的理解國家政策,同時還需要經營頭腦,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20年前,用你所有的錢買房,你能發財嗎?不,你真的發不了財

言歸正傳,我們先看看19大報告中房地產深改的內容。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從本次1月15號發佈的消息來看,明顯是為了去落實19大的精神。

同時很多人只關注到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而沒有仔細看到後面的三點: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

首先是租購併舉,國家要求地方政府在土地供應時,必須要求開發商保證有一些住房是用來租的而不是賣的,所以現在什麼“優客逸家、青客”之類的公寓中介火熱起來。而本次非房地產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現在無論是央企、國企、還是私有企業,都可以在自己土地上蓋房分給職工居住。如此一來,年輕人住房的壓力自然就小了,怪不得董阿姨放言要讓格力員工都住上兩室一廳。這就是多主體供給政策的打開。

那有人就說了,如此一來。房價抑制了,那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豈不是減少了。

20年前,用你所有的錢買房,你能發財嗎?不,你真的發不了財

當然,所以當地政府就必須去發展其他產業,避免過度的依賴房地產。在這方面,我個人認為我老家湖北武漢就做的比較好。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招商引資了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國家智能物聯網汽車示範區等,光去年一年就簽約超2500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89個。

這樣的規劃、投資就是要推動產業化升級,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為此,武漢還成立招財局,並且專門為高級別人才提供住房、大學生落戶等政策。這就是對中央政策的理解透徹,對未來發展把我得準,武漢,每天不一樣的面貌指日可待。

所以,房價抑制住了,你還認為單純靠買房能發財嗎?之所以現在很多人發不了財,成不了事,每天在抱怨,中國房價好高啊,機會少啊,工作難找啊,餓死都沒人管啊。國外怎麼好,怎麼好,就算失業也有政府救濟金之類的。你也不自己找找自身的原因,整天幻想著靠房子發財。

所以,從今天開始,放棄不該有的想法。腳踏實地,心態放積極,就能夠用你的正能量感染別人,別人就會積極與你合作,機會就越多;反之,整天抱怨,心態負能量爆棚,滿臉不忿,別人還怎麼和你打交道,想給你機會都不敢給。

最後,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明天會更好”吧!!!新時代,新心態,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