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亮劍》中戲份不多,但是他們一樣個性十足,耐人尋味

《亮劍》中的小配角,雖然戲份少,但是一樣的個性十足,耐人尋味

《亮劍》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一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劇中除了主角們表現的很棒之外,配角們個個也是演技的擔當,特別是那些幾乎就出場了一次兩次的小配角,也讓人印象深刻。讓人能體驗到當年抗日時期人們的錚錚鐵骨。

我們老看看都有那些小配角讓我們過目不忘的。

專門攻擊下三路的沈泉。

他們在《亮劍》中戲份不多,但是他們一樣個性十足,耐人尋味

張大彪是一營長,沈泉是二營長。兩個人平常就互相不服氣,暗暗較勁。李雲龍發動戰士們實戰練習刺殺的時候,兩個人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和戰士們一樣打了起來。

話說張大彪戰力不差,但是對上沈泉還是半斤八兩,可見沈泉也是一個武術高手,而且是一個專門攻擊下三路的武術高手,從他踢張大彪襠部的熟練腿法來看,小鬼子肯定沒有少在這一招上吃虧,如此陰損,用來對付小鬼子正合適。

不過他的命沒有張大彪好,在一次戰役中,犧牲了。

騎兵連長孫得勝。

他們在《亮劍》中戲份不多,但是他們一樣個性十足,耐人尋味

這個人給人的影響尤為深刻,首先是他一出場就交代清楚了自己的出身,和長官走南闖北,但是就是不當漢奸,足以說明這是個有血性的人。在接著,騎兵當成步兵使喚,他們也跑的不必任何人慢,說明他是一個好連長,至少騎兵連的戰鬥力很強悍。

最後就是面對敵人的騎兵營,悍然不懼,為了掩護團長的撤離,甘願赴死,騎兵連雖然亡了,但是他還活在我們的心中。

手榴彈小王子王根生。

他們在《亮劍》中戲份不多,但是他們一樣個性十足,耐人尋味

他在劇中出場兩次,只有一句臺詞,那就是他自己的名字。是一個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小夥子,加入沒有戰爭,他也可以在家放羊,一手一個石子,管教那些羊兒服服貼貼,但是在戰爭時期,他毅然挺身而出。

雖然臺詞僅僅三個字,出場僅僅兩次,身懷絕技,虛懷若谷,不張揚也性格溫順,面對侵略者卻疾惡如仇,這不正是廣大中國人的代表嗎?

好劇之所以稱之為好劇,不是壯烈,也不是殘酷,而是他把那個時代的鮮明特徵帶給了我們,讓我們去體會先烈的情懷,不忘歷史,不忘國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