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乌鸦上尉作品

这两天有几件事

让北航人非常开心

第一件是今天早上7点33分

我国第一枚民营商业火箭发射成功

它的名字叫做“重庆两江之心”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北航人之所以兴奋

是因为这个团队的

核心成员是我们北航人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火箭的身上

寄托着我们普通人飞上太空的梦想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这个公司的创始人

是北航的校友

他叫做舒畅

零壹空间的CEO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舒畅打算做这个方向的创业

还是因为2015年的事

那个时候

钢铁侠马斯克的SpaceX

已经成立了13年

经历3次重大的失败后

才在当年成功实现“火箭回收”

马斯克一举成为

改变世界的航天英雄

但是,在中国国内

像马斯克那样的民营航天公司

根本是一片空白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舒畅本科就读于北航

是飞行器设计专业

27岁进入航天科技集团

后来加入联想控股

很快就成了

其公司内部最年轻的投资VP

那时,他已经30岁了

在不少人心中

他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女儿也一岁半了

但是,马斯克当年的成功

深深触动了他

出乎所有人意料

舒畅选择离职创业了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后来有人采访他时

舒畅说:美国能有SpaceX这样的公司

中国一定也会有这样的公司

因为这是大国崛起的历史必然

当时出来创业的时候

想投资一家这样的公司

但是却没有

我突然就有一种很强烈的使命感

为什么不去尝试?

于是,舒畅就自己来做

2015年,在中关村创业大街

舒畅成立了零壹空间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和马斯克当初的经历一样

舒畅出去和别人讲自己的事业时

绝大多数人

都把他当成骗子

他们去校园开宣讲会、

去论坛发帖招聘

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根本没有什么人愿意加入他们

有的甚至答应了要来

最后一刻又跑了

没人相信这么一个年轻人

能掌控这么大的事业

这让舒畅一度觉得很迷茫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不过,舒畅身边很多前辈

都纷纷支持他

希望他坚持下去

据舒畅说,当时有一位老前辈

用小米雷军的例子鼓励他

说雷军当初做手机的时候

每次都用书包背着10部手机

一而再再而三地

给他讲手机的细节

他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烦得都不想见雷军了

可是,雷军最后

还是把小米做成了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一直到2015年12月24日

他们才拿到了天使轮融资

规模超过1000万元

也收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简历

从动力、电气、结构、地面、质量、计划等等

他们逐渐组建了

一个个专业的团队

其中也有不少人

是从航天院所出来的

和舒畅认识多年的好兄弟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2016年,国家也出台了政策

鼓励太空领域的创业

零壹空间获得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正轩投资、Star VC和春晓资本

超过1亿元A轮融资

慢慢的,舒畅建立的团队

有了自己的供应链

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技术

今天他们发射的火箭

从研发到今天发射只用了1年

火箭的整体系统设计、

重要产品的设计、

固体发动机等等

都是零壹空间自主研制的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虽然和钢铁侠马斯克的火箭比起来

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他们这次的发射成功

也仅仅是验证飞行、收集数据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但是,今天能看到

我们自己的民营火箭发射成功

已经让人很兴奋了

他们的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2岁

年纪轻轻大有可为

马斯克的SpaceX成立了十多年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几度面临崩溃

才做到今天闻名世界的地步

他们想要发展成

世界顶尖的民营航天企业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

在未来做得更好!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第二件是两天前

5月15日,封闭了370天

“月宫一号”实验舱

打开了舱门

四位志愿者步出实验舱

“月宫365”实验计划圆满成功!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

等五位国家院士

在外面亲自迎接4位志愿者走出“月宫”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这次实验打破了俄罗斯同类型系统

180天的记录

成为了世界上

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

密闭生存实验

有人或许会有个疑问

月宫一号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让五位国家院士亲自迎接?

简单来说就是:

这是一个实验室

在为我们在月球居住做好准备

我们想要的

不仅仅是在月球上插个旗子就完了

而是要在月球上

搭个月球舱种田生活!

毕竟种田是我们的种族天赋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详细一点说呢

就是按照计划

我们要在2025年之后

2030年之前登陆月球

而且,我们很可能要在月球

长期居住下来

人的生存需要水、食物和氧气

但是宇航员的东西

只能一次性带齐

定期从地面发射补给太昂贵

所以,想要宇航员

能稳定地在月球生存

最好的方法就是:

自己构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循环再生人类需要的这些东西

这样不就能在太空

长时间呆着了吗?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当然,这种系统不能一开始就在月球

必须先在地球上实验好了

拿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来类比

大家也许还记得

在我们上中学生物课的时候

讲生物圈的那一章

提到过美国的一个

叫做“生物圈2号”的计划

美国人在在亚利桑那州

建立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

起名为“生物圈2号”

他们的设计人员

将地球的大部分生态系统

按照比例各取一块

放到这个密闭系统内部

自己生产水、氧气和食物

想要看看不需要外界资源

他们仅凭这个系统本身

能不能正常生活下去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很遗憾,美国科学家最终失败了

他们犯了很多错误

比如生物圈2号内部的农田

使用了亚利桑那州的土壤

土壤中带有大量微生物

科学家将空气吹入土壤

想用土壤净化空气

结果,土壤中的微生物

反而疯狂消耗了

空气中的氧气

比如生物圈2号的设施

大量使用了混凝土

混凝土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从而导致系统二氧化碳不平衡

比如,由于它用的日光温室的结构

是直接用太阳光进行植物培养

但是又无法人工控制

影响了系统内部气体再生

导致它最后无法形成生态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月宫一号,正是一个类似的系统


不过实验目的完全不同

规模上也要小很多

这也是我们北航的刘红教授

集合了她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和团队一起构建出来的

我国第一个、全世界第三个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一共8人

分成两组交替进行

第一组60天,第二组200天

第一组再105天

其中第二组的时间

就比俄罗斯的记录长

这365天里,系统提供了

生命所需的一切资源

植物仓有专供植物生长的光源

有5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

志愿者可以在里面种粮食

他们出来之后

就带了不少自己种出来的菜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人在里面产生的二氧化碳

会被吸入植物舱

再由植物舱产生氧气

由此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再生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

通过净化后一部分成为生活用水

其余与净化后的生活废水和尿液

一起用于植物栽培

形成一个闭环回路生命保障系统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月宫一号里面的照明系统

还能去除对

人体有害的紫外与红外光谱

只提供对人体有益的

中波紫外光近红外光

让人呆在里面不光不会发霉长毛

还会越来越健康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系统也模拟了

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

比如按照实验预定计划

在第三班的时候会“停电”

观察在紧急情况下

系统能否维

最后要结束时

实验人员还故意

把时间由105天延长至110天

通过分析对志愿者心理的变化

模拟在地球外如果出现问题

飞船突然无法按时到达

需要更长时间呆在外太空

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这次北航月宫一号实验的成功

不仅仅意味着

我们中国的技术

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对整个人类

在未来探索月球的计划

都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

今天,这群85后北航人花了不到5亿,给母校刷了艘火箭?!

另外,过不了几天

我们的登陆月球背面的计划

就要开始进行了

这是2018年里

中国航天最重要的大事

也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其难度和意义都将是划时代的!

到时候发射成功

上尉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我想,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

飞上太空并不是我们梦想的终点

我们的征途

是星辰大海!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