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理解自己的全球角色有何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中國稱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對當前中國理解自己的全球角色有何影響?

被稱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理解自己的全球角色有何影響?

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製造國、第一大出口國。

而中國作為消費市場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在汽車、智能手機、石油市場規模上中國都是全球第一。

中國還極有可能擁有規模首屈一指的外國直接投資市場。

中國掌握著龐大的資本,樂於投資。這增強了他們的自信,讓他們掌握優勢。他們可以隨便對世界上某個國家說:“如果要與我們為敵,那我們就關閉市場管道,以此作為懲罰。如果與我們交好,我們就能在這裡投資、建造馬路、橋樑。所以說站在我們這邊總比站在美國那邊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中國稱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奇怪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不想在這件事上大驚小怪。

那是在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測算經濟規模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實際匯率,好比一美元現在價值多少;購買力,要根據你的購買情況進行調節。

《金融時報》認為購買力才是更為準確的測算方法。IMF稱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就是按照購買力計算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但美國特別不願意大肆評價這件事。原因顯而易見。

而對中國來說,他們之所以沒有過多宣揚此事,我認為部分原因在於他們仍然有些顧慮,怕西方因為害怕而被激怒。不過我覺得整體而言中國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經濟實力及因此獲得的槓桿,還有為他們帶來的某種無形的自信。

中國正在迴歸。中國人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是中國版本的“讓中國再次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